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wǎng)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wǎng)易汽車8月11日報道 2025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賽道已殺到白熱化階段。價格戰(zhàn)、智能化、800V、補能體系……一波接一波。
但在熱鬧背后,留給國際豪華品牌的舒適區(qū),正在迅速被壓縮。
一汽奧迪選擇的應對方式,不是單點突破,而是一場雙線齊發(fā)的戰(zhàn)略攻勢,PPC豪華燃油智能平臺 + PPE豪華純電平臺同步上陣,同時帶來全新A5L與Q6L e-tron家族。
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jīng)理安德楷在現(xiàn)場開門見山地說: “面對中國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基于PPC+PPE兩大全新平臺,一汽奧迪將堅持‘油電共進’雙線領跑。”
在奧迪中國總裁羅英瀚看來,這不僅是一次新車發(fā)布,而是奧迪在華品牌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產(chǎn)品布局,一汽奧迪以全新平臺與先進技術,打造契合中國市場需求的豪華新選擇。
奧迪中國總裁羅英瀚
在新能源浪潮中,燃油車并未退出舞臺。PPC平臺的首款車型A5L,就是一汽奧迪對豪華燃油車的再定義。
表面上,它是一臺加長版的B級轎車,但細看配置與技術,已經(jīng)跳出“傳統(tǒng)燃油車”的范疇:
空間進化:車長4908mm,軸距加長77mm,后排躺角28°,標配“云感座椅”,坐感更柔和,支撐更到位。
動力與底盤:第五代EA888發(fā)動機,匹配HDI全域智能混動技術,兼顧高性能與低能耗;標配漸進式可變轉向比系統(tǒng)+quattro智能四驅,操控更精準。
智能化水平:E3 1.2電子電氣架構、華為乾崑智駕?技術、OTA遠程升級能力,甚至配備雙激光雷達,這在燃油車中極為少見。
安德楷直言: “一款完美的豪華B級車,必須好看、好開、安全、豪華、智能。”
這一句,幾乎是A5L的產(chǎn)品宣言。
相比PPC,PPE平臺是奧迪面向新能源時代的核心武器。
Q6L e-tron家族,是PPE豪華純電平臺在中國落地的首批產(chǎn)品。
補能效率:全域800V高壓平臺,搭載107kwh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10分鐘補能294公里,解決純電補能焦慮。
智駕能力:與華為聯(lián)合研發(fā)的“奧迪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針對中國道路場景進行優(yōu)化,城市與高速都能精準適配。
空間與續(xù)航:長軸距設計,大電池版本專為中國用戶定制,續(xù)航里程大幅提升。
羅英瀚強調:“正是這些細節(jié)構成了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始終在為中國客戶尋找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和最大化的價值。”
這意味著,Q6L e-tron并不是一個“全球車型簡單引入”的產(chǎn)品,而是為中國市場專門定制的版本。
“即使閉上眼睛,您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哪輛車是奧迪,哪輛不是。”羅英瀚在采訪中的這句話,讓很多現(xiàn)場媒體會心一笑。
這種差異體現(xiàn)在細微之處:車輛的行駛質感、車內氣味、過彎時的穩(wěn)定性、剎車的線性感受、乘坐的舒適性……正是這些細節(jié),讓一臺奧迪無可爭議的是奧迪。
而一汽奧迪的挑戰(zhàn),是在保留這種德系精工基因的同時,融入中國市場的需求:加長車身,優(yōu)化后排舒適度;電池和電驅方案的本土化適配;智駕系統(tǒng)針對中國路況的深度優(yōu)化;與本土生態(tài)伙伴協(xié)作,加速迭代......
這種融合,讓奧迪在中國市場既能保持品牌辨識度,又能滿足本土用戶的核心需求。
這一次,奧迪不再單打獨斗。
新產(chǎn)品背后,有兩位“中國最強外援”,華為與寧德時代。前者,讓它在智駕體驗上直奔高階,不僅技術領先,也更懂中國的路況與駕駛習慣;后者,為PPE平臺的產(chǎn)品提供更大容量、更高效率的電池,讓續(xù)航與補能效率同時站上新高度。
但奧迪想要的,并不是“拿來主義”,而是深度合作,一起定義產(chǎn)品標準,一起推動技術落地。也就是說,這臺車從設計之初就根植于中國市場的真實需求,而不是簡單地將全球產(chǎn)品搬到中國銷售。
在豪華車的世界里,傳承與革新從來不是對立面。
從1988年進入中國,到2025年A5L與Q6L e-tron家族的同臺亮相,一汽奧迪已經(jīng)在中國深耕了37年。它見證了燃油車的輝煌,也迎來了新能源的浪潮。
油電共進,不只是“兩條腿走路”,而是為了在不同發(fā)展階段、不同使用需求的用戶之間找到平衡。
在純電市場持續(xù)升溫的同時,中國依然有大量用戶對燃油車的豪華感、成熟度與便利性有穩(wěn)定需求;而在燃油車市場趨于飽和的情況下,純電是品牌增長的新引擎。
正如羅英瀚所說: “品牌形象與品牌傳承,不是靠金錢就能買來的,而是需要時間、持續(xù)投入和長期努力才能建立。”
這一次,一汽奧迪的目標,不只是守住豪華的陣地,而是重繪豪華的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