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回首,看“梅癡”無數(shù)。
當(dāng)今中國畫壇,能稱作“梅癡”的畫家不多,蘇州人氏許偉清可以 算一個。
偉清是蘇州光福人?!岸刺旄5亍钡墓飧9沛?zhèn)是典型的江南仙界,登臨光福最高的銅井山頂,舉目俯瞰,茫茫太湖,水天一色,太湖七十二座峰盡收眼底。光福最出名的是“香雪海”。香雪海是中國最佳賞梅地之一,清朝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到光福探梅,還賦詩贊美。光福自古就讓畫家著迷,唐伯虎的老師周臣當(dāng)年就隱居于此,而光福西磧山西麓的“黃茅石壁”便是唐伯虎畫太湖的地方。偉清自懂事起,每年梅花綻放時節(jié),他就看到一批又一批畫畫的人,背著畫夾,架著畫板,在香雪海里寫生、畫梅。偉清自幼愛畫畫,17歲在光福拜師學(xué)藝,在團扇上畫工筆山水,畫畫是他的“謀生之道”。改革開放,他到廣州做“外貿(mào)”,那時候,涉外的大酒店里中國畫賣得好,外國人喜歡啥,他就投其所好畫點啥,畫畫是他的“致富之門”。1995年,離光福不遠的胥口鎮(zhèn)形成了書畫市場,偉清作為職業(yè)畫家,入駐十年,他的畫相當(dāng)熱賣。
熱之余,冷思考。一名優(yōu)秀畫家必須要有個性,即獨特性,這種藝術(shù)上的獨特性并不是憑空臆造 ,也不是狂熱任性所為。它應(yīng)該是生活積累,獨特感悟所得。偉清雙腳踏著家鄉(xiāng)的土地,雙目看熟了家鄉(xiāng)的山水,聞慣了她的芳香,爛熟于她的倩影,別的畫家需要拍照,寫生方能畫出,而他睡夢中也能躍然紙上。偉清要將自己的繪畫藝術(shù)定格于梅花,一個自己最熟悉、最鐘情的題材。這不是他從小夢想的重復(fù),而是一個畫家對自己最熟悉題材的選擇。
2002年,偉清在蘇州甪直古鎮(zhèn)展出的一幅梅花畫,被某高爾夫球場的臺灣藉老總一眼看中,他通過展方牽線,找到了偉清,并把他請到球場。原來那是個建設(shè)中的球場,硬件基本到位,軟裝遲遲沒到位,為啥?就是掌門人沒有找到合適的表現(xiàn)形式和題材。見到偉清梅花圖的一剎那,那老總心頭的疑團解開:中國國畫,梅花題材。結(jié)果,偌大的球場休息區(qū),貴賓區(qū)等,全部選用偉清的各式梅花圖,而總經(jīng)理辦公定里一張八尺整張的“雪梅圖”更讓主人喜出望外。從此,總經(jīng)理辦公室里經(jīng)常高朋滿座。人們在品茶之余,就是觀賞偉清的梅花圖。球場總經(jīng)理的客人中不少來自臺灣,人人見了都說好,一傳十、十傳百,許偉清的梅花圖在臺灣名聲鵲起,不少臺灣朋友通過各種關(guān)系,請偉清畫梅花。
偉清愛梅,他尋梅、訪梅、探梅、思梅,以梅花為師,他與梅花交友。在杭州超山,跪拜了唐梅;在天臺國清寺,他拜謁了隋梅;在北京、在無錫、在長興,哪里有賞梅圣地,那里必有他深深的印痕。浙江有座東方梅園,目前是國內(nèi)植株最多、品種最全、交易量最大、信息流最快的梅花主題園之一,2015年偉清一年之中就去了四次,梅花起蕾時、綻放時、花謝后,春夏秋冬、風(fēng)雷雨電,看梅花花開花落,看梅樹起承轉(zhuǎn)合,體會著、揣摩著、思想著……。偉清的梅畫到了一定水準,一定境界。
收集先人的梅畫,100幅、200幅、300幅,只是開始;跟著名家研修,一期、二期、三期,總在路上。對于偉清,每天都是新鮮的,每年都會出現(xiàn)涅槃,這是最重要的。
藝術(shù)之樹常新、常青。
文 | 葉正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