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職場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和困境,領導安排了新的任務給我,但卻是我不熟悉的領域,我接受還是拒絕?我如果接受了,應該怎么開展工作?
其實細細說來,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看:一種是領導特別看重你,想要考驗考驗你的能力,讓你去拓展一下新的領域。這種情況在行政管理上經常會碰到,在干部提拔之前,先到地方去掛職鍛煉,或者去分管不同的部門,學習新的業(yè)務,就會碰到自己的知識盲區(qū)和能力邊界。而另一種則是領導特別不待見你,特別找了你不擅長或不熟悉的領域,讓你碰碰壁,給你穿穿小鞋。比如在很多企業(yè)中,領導只安排任務卻不給資源,或者是故意把很難完成的事情交給你去處理。
那到底該不該接受這樣的任務呢?其實很簡單,看似是難題,其實沒得選,不管遇到哪種情形,只有接受才是正確的選擇。第一種情形接受代表著晉升的機會,不接受只會“止步于此”,這個比較好決策;而第二種情形,在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接受意味著一種態(tài)度,雖然很難,但后續(xù)在實干中可能還有轉機;一旦不接受,逃避工作的大帽子已經輕輕扣上,離辭退也就不遠了。
其實,在現實中我們要意識到“管理”能力,實際是“通才”而不是“專才”。我們能看到很多所謂的“能人”,不管讓他去在哪個領域開拓,他都能做出一番事業(yè)來,這又是為什么呢?說穿了很簡單,“能人”對于管理本質的理解比一般人要透徹,只要通過有限的學習補充專業(yè)知識,再通過有效的方法論和管理經驗相結合,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將各種資源利用起來為自己所用,完成一個新領域的拓展。
我們來看看曾國藩是怎么做的吧!上期說到曾國藩在家守孝修養(yǎng)期間,咸豐皇帝下旨,讓他“令其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xiāng)民、搜查土匪諸事務。伊必盡力,不負委任?!?/strong>曾國藩一開始是不想接受這個任務的,但是經過朋友的勸說,加上他自己立志做圣人的圣賢之心,最終他還是接受了這個不太好干的任務。
為什么說任務不太好干呢?因為曾國藩是文官,所謂“團練”就是民間保安隊,組織訓練團練剿匪是武官做的事情,專業(yè)不對口;另一方面,曾國藩看透了咸豐這個大領導,沒啥大本事就會瞎指揮,也不給什么實質性的資源,就怕干到最后吃力不討好。
當然這道旨意不單單發(fā)給曾國藩一個人,很多省份在家鄉(xiāng)的官員都收到了這樣的旨意。我們先看看這些在家丁憂的官員是怎么干的!第一類人明哲保身,知道這件事關乎到本地官員的利益,在職權上也有沖突,干脆采取敷衍的態(tài)度。比如找一間辦公室,掛上一個招募本省團練的牌子做做樣子,拖著幾天交個差了事。第二類人假公濟私,確實借著圣旨的名義組織起一支民兵隊伍,但主要目的是保護自己的私有田產,根本不會去主動剿匪。第三類人中飽私囊,借著圣旨籌款練兵的名義,壓榨本地富戶捐款捐財,然后再從中提成發(fā)橫財。由此可見,大清王朝集團公司的地方官員已經腐敗墮落到何種程度!
下面我們來看看業(yè)務不熟的曾國藩是怎么做的?曾國藩到長沙后,以圣旨為大旗,不干則已,干則大刀闊斧、雷厲風行。他把湖南全省的團練民兵聚集在一起,共同訓練,主動出擊四處剿匪,土匪往往由幾十至上百人組成,一擊即潰,曾國藩又對土匪采取重刑,捕獲者直接斬首示眾,于是很快湖南的匪情穩(wěn)定下來。
大家可能會覺得為什么這么容易?首先是因為曾國藩自身名望很高,在京城雖然得罪了皇帝,但他直言進諫的風骨也得到了有識之士的認可,在京城又是湖南官員的領袖,所以在湖南家鄉(xiāng)一呼百應;第二是因為曾國藩在這方面曾經做過深入調研和研究,對于問題產生的根源,分析的非常清楚,在應對策略上胸有成竹。
局勢稍微穩(wěn)定之后,曾國藩在長沙內設了審案局,并發(fā)布了一道《與湖南各州縣公正紳耆書》,將業(yè)務怎么做說的很明白,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
首先,他詳細分析了匪患猖獗的原因。“會匪、邪教、盜賊、痞棍數者,在在多有?;驀[聚山谷,糾結黨羽。地方官明明知之,而不敢嚴辦者,其何故哉?蓋搜其巢穴,有拒捕之患;畏其伙黨,有報復之懼;上憲勘轉,有文書之煩;解犯往來,有需索之費?!薄耙淮尾粦?,則膽大藐法;二次不懲,則聚眾橫行矣?!?strong>簡單來說,匪患是地方政府長期不作為的結果。
其次,他明確了長沙防守的戰(zhàn)略方針。“長沙重地,不可不嚴為防守。”“防守之道,第一要人心鎮(zhèn)定,第二要查拿奸細?!绷硗馕恼轮?,也詳細闡述了防守的戰(zhàn)術動作,要求大家協(xié)力相助,長沙必能堅如金石。
第三,他鎖定了打擊對象。“共有素行不法,慣為猾賊造言惑眾者,告知團長、族長,共同處罰,輕則治以家刑,重則置之死地。其有逃兵、逃勇,經過鄉(xiāng)里劫掠擾亂者,格殺勿論。其有匪徒痞棍,聚眾排飯,持械抄搶者,格殺勿論?!?strong>重點懲治打擊三類對象,妖言惑眾者,逃兵逃勇,匪徒痞棍。
最后,他制定了行動準則,并表明了決心。“若有劇盜成群,嘯聚山谷,小股則密告州縣,迅速逮捕;大股則專人來省,或告撫院轅門,或告本處公館。朝來告,則兵朝發(fā);夕來告,則兵夕發(fā),立時則辦,不逾晷刻。”“國藩奉命以來,日夜悚惕,自度才能淺薄,不足謀事。唯有‘不要錢、不怕死’六字,時時自矢,以質鬼神,以對君父,即藉以號召吾鄉(xiāng)之豪杰。”簡單的說,在行動上兵貴神速,在態(tài)度上至真至誠!
大家看看,在這樣的明確清晰的行動綱領下,如果能夠有效的執(zhí)行,是不是能很快產生成果!同時,曾國藩設立的審案局,也在流程執(zhí)行層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這個審案局相當于皇帝授權的掃黑除惡指揮中心,在實際操作中省去了很多繁瑣的公務流程,扁平化辦公,極大的提高了效率。曾國藩命令,凡是有土匪、流氓、搶劫犯等被抓獲,不必上報州縣,直接送到審案局。只要送來的嫌疑人,一不需要參照法律,二不需要實際證據,只要有舉報者的證詞,稍加訊問,立即砍頭。還有些罪犯,曾國藩命人制作木籠,將犯人壓入木籠游街示眾,甚至在木籠中直至站死和餓死。
在這樣高壓的政策下,湖南匪患很快得以控制。但反噬也隨之而來,曾國藩殘酷的手段,遭到湖南本地官員的抵制和厭惡,“曾剃頭”的綽號也在湖南鄉(xiāng)間流傳起來。
湖南剿匪怎樣反噬曾國藩我們下次再說,先總結一下曾國藩在這次任務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首先是迎難而上的勇氣。想真正做事情的人,總是會逆流而上,激流勇進,風險往往也伴隨著巨大的機遇;然后是深入調研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做事情不能只憑一腔熱血,真正成事往往歸功于事無巨細的謀劃與布局,能夠認清問題的本質和根源,才能對癥下藥,藥到病除。最后是雷厲風行的作風。在認清目標后,能以最果斷的手段快速執(zhí)行,短期內達成最佳效果。這讓我想起前兩年我國在面對新冠疫情的決策時,所謂“霹靂手段,菩薩心腸”就是最好的證明。
職場小劇場:小曾在朋友的勸說下,終于接受了公司的新任務:組織本地的保安隊,打擊盜匪,保護公司財產。面對自己不熟悉的業(yè)務,小曾首先通過深入調研,制定了本次任務行動綱領,然后利用自己積累的聲望,快速組織了本地的保安隊。他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在本地居民的協(xié)助下,帶領保安隊主動出擊,很快打擊了多個盜匪團伙,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然而,小曾采取的手段過于嚴厲,大家都叫他“曾剃頭”,反噬也隨之出現。。。。。。們下回接著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