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特殊時期最著名的毛主席畫像,一度印刷了9億多張,比當時全國總?cè)丝诙家唷?/p>
可畫像本身卻非常奇怪,不僅讓當時的人們摸不著頭腦,就連毛主席本人都不滿意。
這樣一幅“奇怪”的油畫,為何會傳遍大江南北,最后成為了世界上印數(shù)最多的油畫呢?
這幅畫,就是大名鼎鼎的油畫《毛主席去安源》。
毛主席有很多畫像,而這幅《毛主席去安源》雖然是主席的畫像,可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畫上的毛主席,既不是青年時期,也不是中年時期,更不是老年時期,幾乎算得上是“三不像”。
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來,這一切都是油畫作者的刻意安排。
1967年,北京正準備籌辦一場主題為“毛澤1東思想的光輝照亮了安源工人運動”的展覽,在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xué)院就讀的劉春華幸運地被選派參加籌備工作。
組織分給他的任務(wù)非常艱巨,同時也十分光榮:畫一幅反映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畫。就這樣,為了完成任務(wù),他來到安源煤礦體驗生活。
經(jīng)過一段時間和老鄉(xiāng)們的接觸,劉春華心中有了一個基本構(gòu)想,但很快,他也遇到了第一個難題。
毛主席1921年來到安源,當時只有28歲,如果按照年輕時主席的照片來繪制這幅畫像,很多人會接受不了。
這可怎么辦呢?
思來想去,畫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他決定把毛主席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形象結(jié)合起來,把各個年齡段最有代表性的特點組合起來。
這樣一來,雖然畫像不像青年,也不像中年和老年,顯得有些“三不像”,但人們一看,就自然而然地知道這是毛主席。
有了想法,劉春華立刻行動起來,根據(jù)從鄉(xiāng)親們口中聽到的信息,他完善了各項細節(jié),創(chuàng)作出了這幅畫。
油畫剛剛問世,就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參觀展覽的群人們對這幅油畫推崇備至,留言寫滿了整整4大本。
人們希望這幅畫能夠出版,有人甚至說出版后要認購幾百張。
在中央的認可下,這幅畫開始在全國公開發(fā)表,并大量印制發(fā)行,紅極一時。家家戶戶都懸掛著這幅畫,就連周總理住室里唯一的一幅繪畫作品也是它。
然而,在看到畫像時,毛主席卻提出了異議,還表現(xiàn)出了一些不滿!
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在畫家詢問老工人,毛主席當年穿的什么衣服時,老人家說不清,但他們告訴畫家,先生身份的人一般都穿長褂,而且他們肯定毛主席腳上穿的是草鞋。
但在繪制前,畫家認為一身長衫配一雙草鞋好像有點不倫不類,于是決定將草鞋改為布鞋。
但在看到畫中自己的穿著時,毛主席卻提出了異議和不滿。
主席評價說:“神氣還像我,只是這衣服太好了,我那時沒有這么好的大衫,都是舊的,沒有這個好?!?/p>
“我在安源不是穿長袍,是穿短衣?!?/p>
主席的評價通過非正式的渠道在人們中間逐漸傳開。從此,對《毛主席去安源》油畫的宣傳也就開始降溫了。
即便如此,這幅畫的價值依然很高,1995年秋天,畫以550萬元的高價在北京拍賣。而另一幅由作者親手臨摹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畫,至今仍保存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