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財經圈一定有很多人睡不著覺,發(fā)生了重磅事件,四家國有銀行先后發(fā)布公告,將向財政部等募集資金5200億,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其中財政部向這四家銀行注資5000億,這是一個十分罕見的注資行為,在歷史上并不多見,每次實施都有重大背景。
1、5000億注資明細
這次募集資金的銀行有四家,分別是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募集資金金額依次為1050億元、1650億元、1300億元以及1200億元,合計是5200億元,站在募資方的角度來看,這是募資行為,站在投資方的角度來看,這是注資行為。
向建設銀行注資的是財政部,注資1050億元,建設銀行向財政部發(fā)行113.27億股,發(fā)行價格為9.27元/股;向中國銀行注資的也是財政部,注資1650億元,中國銀行向財政部發(fā)行272.73億股,發(fā)行價為6.05元/股。
向郵儲銀行注資的是財政部、中國移動和中國船舶,發(fā)行價格為6.32元/股,其中向財政部發(fā)行186億股,募資1175.8億元;向中國移動發(fā)行12.4億股,募資78.5億元;向中國船舶發(fā)行7.2億股,募資45.7億元 。合計發(fā)行205.7億股,募資1300億元。
向交通銀行注資的是財政部、中國煙草和雙維投資,發(fā)行價格為8.71元/股,其中向財政部發(fā)行129.07億股,募資1124億元;向中國煙草發(fā)行5.26億股,募資45.8億元;向雙維投資發(fā)行3.44億股,募資30億元。合計發(fā)行137.8億股,募資1200億元。
讀史以明志,歷史雖然不會簡單重復發(fā)生,但是總能給我們一些借鑒,這種大規(guī)模的注資行為在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除了今年這次以外,歷史上只有三次大規(guī)模向銀行注資的行為,而且發(fā)生時機都意義非凡,歷史上的這三次注資或許能夠為這次注資提供一些借鑒。
2、歷史上的三次注資
第一次向銀行大規(guī)模注資行為發(fā)生在1998年,當時財政部發(fā)行2700億國債,對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進行注資,其中工商850億、農行933億、中行425億、建行492億,當時的環(huán)境是亞洲剛剛經歷了金融風暴,中國也處于經濟改革的關鍵時期,銀行資本充足率僅有3.5%,距離巴賽爾協(xié)議要求的8%的目標相差甚遠,為了金融安全,通過降準釋放資金,由四大行向財政部購買特別國債,財政部再將發(fā)行國債募集的資金當做資本金注入到四大銀行,同時剝離了1.3萬億不良資產,最終讓我們的銀行輕裝上陣,避免了一次金融危機的發(fā)生。
第二次大規(guī)模注資行為發(fā)生在2003年到2008年,當時的背景是剛剛加入WTO,要適應國際競爭,要推動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是國有銀行國際化、規(guī)范化的核心一環(huán),當時國家以中央?yún)R金公司用外匯儲備對四大行注資,共計注資800億美元,2004年,中行和建行各225億美元,2004年對工行注資150億美元(同時財政部另外注資1240億人民幣),2008年,農行獲得190億美元注資(同時獲得財政部1300億人民幣注資),這次注資的同時,還進行資產重組,也就是剝離不良資產,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推動四大行在A股和H股上市,資本充足率提升的哦啊10%以上。
第三次注資行為發(fā)生在2010年,當時剛剛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國家實施四萬億投資計劃,四大國有銀行是信貸主體,也是推動經濟復蘇的主要金融機構,通過注資擴大信貸規(guī)模就十分必要,工行、建行、中行和交行通過A+H股配股融資,合計約4000億元,其中工商450億元、建行611億元、中行600億元、交行330億元,資本充足率提升到12%-14%。
3、國家注資銀行,有何影響?
國家向銀行大規(guī)模注資到底有何影響呢?對企業(yè)對普通人有什么用?要明白這背后的邏輯,我們首先得知道資本充足率是什么,銀行是做金錢生意的,吸納儲戶的資金形成負債,對儲戶支付利息,然后將這些錢再貸出去形成資產,同時向借款人收取利息,銀行的收益來自于存貸之間的息差,這就是銀行的商業(yè)模式。
為何那么多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最后都想做銀行呢?因為是無本生意,也并非是完全無本,只是杠桿率比普通的生意要大得多,普通的企業(yè)資產負債率大概也就是60%左右,能夠有兩三倍杠桿足以,但是銀行卻可以將杠桿放大到10倍,甚至更多,本金100元,可以將資產規(guī)模做大到1000元,這就是杠桿的魅力。
這個杠桿率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資本充足率,資本就是銀行的本金,做生意總是要出本金的,不然真的就是空手套白狼了,銀行要擴大生意的規(guī)模,也就是要向市場投放更多的信貸資金,就需要更多的本金,現(xiàn)在財政部向這些銀行注資5000億,將明顯提高銀行的信貸能力,按照10倍的杠桿,這5000億的資本金最終可形成5萬億左右的資產規(guī)模,也就是說將新增5萬億左右的信貸規(guī)模。
前段時間,國家要求銀行積極發(fā)放消費貸,利率甚至低到3%以下,這些都是銀行的信貸投放,背后都需要資本來支撐,所以,財政部向銀行大規(guī)模注資的行為,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國家為了經濟復蘇、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要給銀行更強的實力向市場投放信貸,這是一個信號,是一個已經裝上炮彈的信號,炮聲已經打響,是未雨綢繆的遠見行為。
有很多網(wǎng)友肯定最著急知道對股市的影響,當然是利好了,尤其是對這幾只銀行股,你們注意到沒有?募集資金的發(fā)行價格都低于當前的市場股價,比如建設銀行的發(fā)行價格為9.27元/股,而A股當前股價為8.52元/股,發(fā)行價較市場價高出8.8%,比H股的價格高得更多了,明天銀行有一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