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廣州華商學院建校二十周年系列學術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學術講座舉行。我國外交領域資深專家于洪君教授、學校首席科學家陳新滋院士、學校校長胡軍、黨委書記陳玉歡、全體校領導,學校顧問、全體中層干部,師生代表參加本場學術講座。
活動在廣州校區(qū)中央圖書館報告廳設立主會場,肇慶校區(qū)設立線上分會場,400余名師生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參與。
啟動儀式
回顧辦學廿載,錨定學術方向
啟動儀式由劉少波副校長主持。劉少波副校長首先代表學校向蒞臨現場的領導、專家及師生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學校辦校二十周年,始終秉持“創(chuàng)百年名校、育華夏英才”的辦學理念,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社會服務等領域成果斐然,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華商辦學之路。
此次系列學術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高水平的學術活動,回顧辦學歷史,總結辦學經驗,展望學校未來發(fā)展。以學術交流凝聚發(fā)展共識,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為學校下一個二十年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副校長劉少波主持)
胡軍校長在致辭中全面回顧了學校自2005年創(chuàng)辦以來的發(fā)展歷程,并指出,自辦學以來,我校高度重視學術研究與學科建設,作為一所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高校,學校始終將學術創(chuàng)新與國家戰(zhàn)略需求緊密結合,此次二十周年校慶系列學術活動,正是學校落實“創(chuàng)百年名校,育華夏英才”辦學理念的生動實踐。胡軍校長表示,學術是大學的靈魂,是推動知識創(chuàng)新、服務社會發(fā)展的核心力量。希望通過系列活動,在校內搭建一個高水平、跨學科的學術交流平臺,匯聚各方智慧,碰撞思想火花,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師生能以更廣闊的視野思考時代命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華商智慧。
(學校校長胡軍致辭)
首場講座
聚焦多邊體系,彰顯中國擔當
啟動儀式后,首場學術講座正式開講,講座由校長胡軍主持。
(學校校長胡軍主持)
胡軍校長指出,在當今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博弈的時代背景下,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正經歷深刻變化,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在當代多邊外交舞臺上發(fā)揮著日益關鍵的作用。講座特邀嘉賓、中國外交領域資深專家于洪君教授,長期從事世界社會主義、世界政黨政治、現代國際關系和新中國外交研究。本次講座,于教授將從全球治理的宏觀視角出發(fā),系統(tǒng)梳理國際多邊體系的發(fā)展脈絡。胡軍校長勉勵全體師生員工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多關注國際局勢,深入思考多邊主義的意義和價值,為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貢獻自己的力量。
啟動儀式后,于洪君教授以“世界多邊體系演進與當代中國的多邊外交”為題發(fā)表主旨演講。他從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切入,系統(tǒng)梳理了歐洲多邊機制的起源、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重構,以及聯合國主導下的全球治理體系演變。于洪君教授指出,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博弈加劇,多邊主義面臨嚴峻挑戰(zhàn),但構建包容型國際秩序的歷史趨勢不可逆轉。
(于洪君教授演講)
談及中國角色時,于洪君教授強調,中國始終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捍衛(wèi)者和積極踐行者。從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到新時代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中國通過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推動金磚國家擴員、主導上海合作組織等實踐,不斷為全球治理注入正能量。他特別提到,中國倡導的不是排他性的小圈子,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大格局。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成為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核心思想,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于教授結合豐富案例,闡述了多邊體系演進規(guī)律與中國外交戰(zhàn)略,為師生帶來一場思想盛宴,助力拓寬全球視野、深化對中國國際角色的認知。
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師生圍繞中國外交等問題踴躍提問,于洪君教授結合歷史案例與現實國情逐一解答,鼓勵青年學子樹立“全球視野、中國情懷”,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
育人導向
學術校慶賦能,培育時代新人
薪火賡續(xù)守初心,奮楫篤行啟新程。本次活動是廣州華商學院二十周年校慶系列學術活動的開篇之作,既彰顯了學校二十年來的辦學成果,也體現緊跟時代脈搏、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與社會責任感人才的育人追求?;顒油ㄟ^高水平學術交流,激發(fā)師生對國際事務的關注,引導青年學子樹立全球治理意識,為推動世界和平發(fā)展貢獻華商智慧與力量。
二十周年校慶不僅是廣州華商學院辦學歷程的關鍵轉折點,更是學校邁向新征程的重要里程碑。面對全球發(fā)展之大勢、國家發(fā)展之態(tài)勢,未來,學校將圍繞二十周年校慶、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等中心工作,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以服務灣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為導向,以現代教育模式為支撐,重點打造“十大工程”,凸顯“學術校慶”“文化校慶”特色,舉辦更多高水平學術活動,持續(xù)深化內涵建設,把二十周年校慶辦成一場有政治高度、有學術深度、有思想厚度、有情感溫度的華商盛會,為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教育事業(yè)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更加精彩的答案回應民辦高校高質量發(fā)展的問題!
(圖文/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劉育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