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八平米》
在手機上見縫插針看了吉井忍的《東京八平米》,一個在東京住八平米小公寓的女人的生活。
我對八平米有概念。初中高中階段在姥姥家,我擁有一間六平米的小屋子,是大院過道改建的,因為前身是過道嘛,所以有點像窯洞,屋體窄長,和主屋一門之隔,平時就掛個半截布簾子。小屋子里放了一張單人床,床頭擺一個比床邊柜稍稍高一點的小柜子。小柜子分兩層,上層是雙開小玻璃門,里面擺著我喜歡的琉璃小動物,小瑪瑙石頭什么的,下層柜門打開分成幾個格子,放貼身衣物和少女的百寶盒。
窄長小屋的另一端是一個可丁可卯一墻之寬的木書架,對面窗邊一張大寫字臺(因為屋子小,所以寫字臺顯得特別大),一張木質(zhì)靠背椅。另外還有個小圓凳子上面坐著一群小公仔,床對面的墻上有排掛鉤掛衣服,并貼滿畫報上剪下來的畫和明信片。同學(xué)朋友來找我玩,都是擠在那間六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嘰嘰嘎嘎,床上地上亂坐,可惜當時沒留下什么照片。我當時也沒覺得六平米小屋有多小,反正自己需要的東西都在了,我們那個時代一個十幾歲女孩能有多少行裝呢,何況還有兩間主屋的衣柜,飯桌、以及廚房作為外延。也就是說那六平米,只承擔少女的一小部分。而吉井忍作為一個對生活已經(jīng)有了全面掌控經(jīng)驗的中年女人,在歐洲中國旅居歸日,在大都會的八平米小公寓能把自己妥妥帖帖地安頓下來,過沒有空調(diào)沒有冰箱沒有浴室沒有洗衣機的日子,那是有點挑戰(zhàn)。
世界的大都會中,也只有在東京繁花深處,八平米的小公寓可以住出體面和舒服來。步行可達二十四小時便利店、超市和大小食肆,所以不必囤積食物和日雜,干凈的公共澡堂和洗衣房讓家里沒有浴室身體也可以清清潔潔,圖書館咖啡館都可以寫作閱讀,很靈活的不被judge的打工環(huán)境,還可以因此跟世界發(fā)生更多良性鏈接,交到各種各樣有趣的朋友,成為寫作題材。就像書中那句戳中了很多人的話,你的“小”不成問題,因為外面的世界足夠大。
我現(xiàn)在也在小大之間有點掙扎,不是居住環(huán)境的大小,是內(nèi)心映射的大小。瀕臨零社交的現(xiàn)狀讓我多少有點點為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擔心,太封閉畢竟不是很健康。幸好有書電影和劇作為無限外延,可以在心中為這個世界的所有的帶勁鼓掌叫好。人所有的現(xiàn)狀其實都是適者生存,也是自己選擇,自己抵達的,祝我在我在紐村八平米康好吧,親愛的們。
《相對無言》第三季 中二外公來一打
Joe的爸爸媽媽終于還是分開了,媽媽在曼徹斯特陪讀Joe,自己順便也圓個大學(xué)夢,整個人柔和多了,跟第一季中又緊繃又霸道的女人兩樣,可愛多了。爸爸留在湖區(qū),老房子賣了,一直在吭哧吭哧地裝修剛買就被燒了的房子,倆人各自都有了意意思思的男女朋友。姐姐回家待產(chǎn),延續(xù)的是她媽媽18歲未婚生子的命運。舅舅把啤酒廠估值搞上去賣掉。最中二的還是Joe的外公,直眉瞪眼要多可愛有多可愛,全劇我最愛就是他了。
這一季稍稍鏡頭稍稍不那么聚焦Joe,觀眾他周邊親人的命運多一點。
Joe還是走在聽音樂的路上。除了自閉癥的Joe,這部戲里還有其他幾個有點不一樣的孩子。整部劇給出來是平視視角,所以并不覺得這是一部關(guān)于殘障孩子的劇。人生在世,誰不是隱形地缺胳膊少腿兒地活著,不標簽化任何人就是最大的人性良善。
英國鄉(xiāng)村在綠色丘陵中蜿蜒的公路,跟新西蘭好像。
《重任在肩》第四季 培養(yǎng)新臥底迫在眉睫
這一季的反面女主Roz的扮演者是《西部世界》里面的老鴇機器人,她丈夫是我剛剛刷完的《相對無言》中爸爸的扮演者,不過在這部劇中,沒給他什么發(fā)揮余地,就是一個悲劇兮兮的工具人,在兩部戲中都總是求歡不得的感覺,好慘。
第四季秉承了前三部的氣質(zhì),停不下來的節(jié)奏。但是Roz沒有前三集的Lindsay有觀眾緣,雖然智商和業(yè)務(wù)也算趕趟兒,也不是一黑到底的反面。再就是Kate又跑去臥底去了,瞬間被Roz識破,AC12,你們需要培養(yǎng)新臥底了,老是一個人臥來臥去,臉上都快貼標簽了,想什么呢。英國警察機構(gòu)內(nèi)部互相滲透得厲害,間諜都用在內(nèi)部了,敵我矛盾真需要點臥底不一定調(diào)動得過來。英國黑警這一窩越挖越大,最后挖弄出個副首相來黑老大來都不奇怪,我瞎猜哈。
小圓臉小史因為一貫的橫沖直撞差點掛了,坐著輪椅再沒法睡來睡去了。
還有好幾處BUG比如警察局里吉米還是吉姆那個黑人新人小哥,本來就是黑警,AC12里那個被脅迫的懷孕的IT女警還跑到他的電腦里透資料給黑警上司,這都有必要嗎,他自己跟他們組織匯報不就得了。前幾季這個IT女警還挺盡心盡力的,這季突然就叛變,現(xiàn)在又生孩子去了,看的人發(fā)蒙。
即便這樣,還是很好看。
《重任在肩》第五季 英劇庭審跪了
昨晚在墨爾本的酒店本季看的最后一季,時差原因困得要命,又太想知道結(jié)果,恨不能用小棍兒撐著眼皮子看,庭審時間過長,把我給困得啊。最后知道Hastings老爺子總算保住了。
這一季對上一季有點含糊的叛變IT女警和法律顧問的疑點,都有了交代,果然事出反常必有妖。很多人不喜歡這一季新出場的《布萊切利四人組》中扮演Susan的Anna Marrtin,覺得她陰陽怪氣。我因為《布萊切利四人組》看出感情來了,愿意站她,不管怎么樣,是好演員,讓人覺得這幫然怎么一個個這么聰明,這么強啊,法律縟節(jié)對她們簡直就是一呼一吸,盡在吞吐之間。
可憐AC12,堂堂反腐機器,除了Kate,差不多個個都被抓過了,小史被虐完,這次輪到Hastings吃苦了,老爺子的坑最后也沒填上,比如電腦到底怎么回事,真的是在看黃片嗎,為什么堅持射殺金牌臥底,舉止總有點鬼鬼祟祟眼神游離怎么搞的?都得等最后一季大盤收市了。
《重任在肩》第六季 有時候你不是輸了而是沒時間了
在墨爾本期間,被這個劇勾著,見縫插針快馬加鞭地刷,最后在回程機場loudges把第六季刷完了。
結(jié)局有點被晃點,第四個H,原來是個已經(jīng)被收監(jiān)的以傻裝傻的傻帽,說好的最高層腐敗呢。不過想想也真實,警匪這一對關(guān)系,常常糾纏在一起,任何國家任何時期,都摘吧不清楚。腐敗對權(quán)利的滲透,永遠春風(fēng)吹又生。人性光輝無法跟遮天蔽日的利益抗衡。
AC12反腐三人組已經(jīng)人性光輝得有點晃眼了,Haistings對正直善良有信仰,他說“I care about only one thing and one thing only, that is bent coppers”。(我在乎且只在乎一件事,就是抓壞警察。)最后落的結(jié)局是妻子離散,投資失敗,一無所有,蝸居在小酒店里,操心著天下倡廉。還被強迫提前退休,他傷感地說,有時候你不是輸了,而是沒時間了。
小史腰完了,嗑止痛藥上癮,再不能隨時泡妞犯男人都會犯的錯誤,但遇到壞人還是會隨時奔跑,動如脫兔。編劇最愛的工作狂大主角Kate,兩次分居,終于也在本季成功蹲了次局子。她和小史的過命交情很感人,雖然沒有家人沒有溫暖大后方,他們知道,任何時候他們還有彼此——家門和車的鑰匙。
三人組的悲壯路徑,印證了韓劇《文森佐》最后那段臺詞“正義既脆弱又虛無,惡很堅固,很寬廣?!?/p>
本劇被中國粉絲譽為英國版本《人民的名義》和英國春晚,在英國播放當晚街上都沒人,在國內(nèi)熱度一般。在此墻裂推薦一把。
《貓魚》
朋友拿來的《貓魚》很早看完了,稍稍筆記一下。
首先陳沖的文筆,算演員中第一人了吧。這跟她的父母輩出處和受教育度強相關(guān)吧。
在食物匱乏的年代,陳沖的哥哥帶回來十幾只蛤蟆,養(yǎng)在浴缸里,兄妹兩個人不知道怎么樣把它們變成菜。她媽媽回來后,站在浴缸旁看了一會,拎著蛤蟆腳在浴缸邊狠狠一甩,看它不動了,就在它嘴邊剪開一個口,拽一把,整張皮就撕下來了……陳沖說,自己為人母后,懂得母親面對蛤蟆時候的勇敢和無情其實是在給她做榜樣。
陳沖的媽媽鉆研針灸原理,提出了針刺穴位的陣痛,可能是因為刺激了腦內(nèi)某些區(qū)域釋放的物質(zhì),與中央灰質(zhì)腦區(qū)釋放內(nèi)阿片肽的設(shè)想。她解釋說,阿片受體好比一把鎖,而生命的進化絕不會允許“沒有鑰匙的鎖”那樣奢侈的浪費?!版i”的存在意味著一定有相應(yīng)的“鑰匙”存在?,F(xiàn)在科學(xué)家證實,腦內(nèi)果然能產(chǎn)生于罌粟驚人相似的化學(xué)物質(zhì),作用于阿片受體——就像鑰匙作用于鎖。這個被稱為內(nèi)啡肽——“內(nèi)在的嗎啡”的物質(zhì),決定了一個人對痛覺、快感、欲望與情緒的體驗。她說有些能忍受酷刑的英雄,也許只是基因賦予了他異常富足的內(nèi)啡肽——天然止痛藥;而有些經(jīng)不住酷刑的叛徒,也許就是缺乏了同樣的天然物質(zhì)加持。
陳沖有一個那么棒那么美的媽媽,科學(xué)家的客觀,是超越意識形態(tài)的。但最后也是遺忘了一切離開這個世界,她八十歲左右病后,對陳沖說,我知道我的腦子要比我的心臟先走,過去姥姥也是這樣,科學(xué)對這個問題一點辦法也沒有,只有禱告。那之后她的記憶不斷減退,思緒不斷回到造物主身上。
看書的時候,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書中內(nèi)容和現(xiàn)實發(fā)生了一些鏈接。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原來饒毅是陳沖的媽媽的博士研究生,他出國留學(xué)陳沖媽媽作為導(dǎo)師為他寫了很多封起了決定作用的推薦信??粗鴷叙堃隳贻p青澀的照片,聯(lián)想的是他怒懟協(xié)和,并在協(xié)和出了4+4模式深陷質(zhì)疑旋渦時候,為其客觀背書的新聞。
媽媽在紐約進修期間,寫信給陳沖,說她合租的臺灣留學(xué)生室友訂了一份《中央日報》,她有時候會借來看看。這個消息玲陳沖心驚肉跳,那個年代,在大陸偷聽臺灣電臺是要坐牢的,母親居然閱讀臺灣報紙,后果不堪設(shè)想。后來母親告訴她,那封信寄出不久,她就每天開始收到一份《人民日報》。那個年代,檢查來往信件類似現(xiàn)在的社交媒體審查吧。
陳沖的藝術(shù)繆斯貝魯斯對陳沖說,我跟你坦白一件事吧,初次見你的時候,我擔心你的儀態(tài)他原來美國化了,還將一口純正的美國腔。陳沖說你知道嗎?美國有一個說法,“You can take the girl out of Chinatown, but not the Chinatown out of the girl. ”(你可以把女孩搬出中國,卻無法把中國搬出女孩)。
這句話我現(xiàn)在有深刻體會,年輕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己很不中國,當然也不外國,有點無國界感,四六不搭的,去哪兒都行,都能呆下來?,F(xiàn)在老了,深刻地承認,我就是一個北京人,甚至很想念小時候煩得不行的北京風(fēng)沙和嘈雜。我在網(wǎng)上關(guān)注了好幾個北京人過日子的視頻博主,一家人說著垮了吧唧的北京話,吃吃喝喝,游游蕩蕩。發(fā)到家群里說好羨慕他們杠杠的腸胃啊,八子說,我羨慕他們能混在一起。這個不難,早晚回北京一起混。
陳沖書中提到的她導(dǎo)過和演的片子,多數(shù)我都沒看過,所以關(guān)于那些片子的文字對我來說,是獨立存在的,不依附什么。有個片子的男主角是易烊千璽,17歲的他的表演讓她想到《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一句話,說到底愛情是一種本能,要么第一次就會,要么就一輩子也不會。這句話我不那么同意,不是不同意對易烊千璽的評價,是不同意關(guān)于愛。我覺得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獲取和得到提升的。那部誕生片子誕生于新冠期間,加繆在《鼠疫》中像先知一樣警示人類:“瘟疫存在于每一個人的體內(nèi),沒人可以免疫?!睈垡彩恰J灞救A說,Man can do what he will ,but he can’t will what he will.人可以做他所意愿的事,卻無法選擇意愿本身。
翻來翻去,書中還有很多勾勾畫畫折折疊疊,有點寫不動了。
《貓魚》中還有一段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我現(xiàn)在找不到了,大意是陳沖和他哥哥都是出生在高中生插隊落戶的年齡,他爸爸說,越是歌中唱的美麗的地方,越是不能去,當代的人聽不懂這話中的寒意。
后面的私貨:
現(xiàn)在看書速度極慢,而且不專注,看幾頁就覺得手機在勾魂,非常討厭的感覺。蔣方舟在播客中說,為了對付這種不專注,她卸載了所有會謀殺時間的社交APP,需要的時候再裝回來,用完即卸,我要不要也試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