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 27 日,特朗普在蘇格蘭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談后宣布,美歐達成貿易協(xié)議,對歐盟輸美商品征收 15% 的關稅。
馮德萊恩后來表態(tài)沒忘了給自己臉上貼金,她稱談判很艱難,鑒于此前懸而未決的 30% 關稅威脅,能減免15% 的稅率已不容小覷。
她表示“我們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
勒龐痛斥,打臉馮德萊恩
瑪麗娜?勒龐,她是法國極右翼政治家,現(xiàn)任國民聯(lián)盟主席,是法國政壇的重要人物。
曾于 2012 年、2017 年和 2022 年連續(xù)三次參選法國總統(tǒng),得票率逐漸增加。
2017 年和 2022 年,她都進入總統(tǒng)大選第二輪,與馬克龍展開對決,雖最終落敗,但人氣穩(wěn)步上升,使國民聯(lián)盟成為法國主要政治派別之一。
而“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這一表態(tài)遭到了勒龐的強烈痛斥。
勒龐在社交平臺 X 上發(fā)文,稱該協(xié)議是歐盟在政治、經濟和道義上的慘敗。
她指出,擁有 27 個成員國湊一起的歐盟才只拿到15%的稅率,還要負擔大筆投資、武器購買等附帶條件。在協(xié)議中所獲條件還不如英國,英國的貿易稅率為10%。
勒龐給出了她犀利批判的三點理由。
擁有 27 個成員國的歐盟,在此次協(xié)議中所獲得的條件,竟然比不上早已脫歐單干的英國。
27國湊一起不如英國,法國經濟、軍事、道德全面投降
“ 馮德萊恩和特朗普達成的貿易協(xié)定在政治、經濟和道德層面均是一場慘??!”
法國極右翼國民聯(lián)盟的議會黨團領袖勒龐在社交平臺上憤怒發(fā)聲,更是將這筆交易比作法國工業(yè)及能源和軍事領域的 “投降書”。
而英國在貿易談判上展現(xiàn)出了更大的靈活性,此前已經和美國談妥每年 10 萬輛汽車免稅額度,連數(shù)字稅都成功免除。
反觀歐盟,內部 27 個國家利益訴求各不相同,在談判中難以迅速達成一致,投票決策過程漫長。
就像在此次美歐貿易談判期間,歐盟內部還在為德國車企的美國市場和法國農民的牛肉標準等問題爭吵不休,嚴重耽誤了談判的黃金時期,被特朗普拿捏得死死的。
在布魯塞爾官僚機構的影響下,各成員國主權不斷被稀釋,在這場貿易博弈中處于劣勢。
經濟層面,歐盟委員會接受的一系列條款明顯不對等。
每年歐盟將不得不從美國進口數(shù)千億歐元的天然氣和武器裝備。這對于法國工業(yè)而言,無疑是沉重打擊。
法國的鋼鐵企業(yè)在協(xié)議后就面臨困境,美國雖然表面設定了 10% 基礎關稅,但在關鍵領域全是特殊條款,導致歐盟出口美國的每噸鋼鐵得多掏別人兩倍的錢,而英國鋼企卻享受零關稅。
法國在能源和軍事主權方面受到嚴重損害,大量進口美國武器裝備,意味著在軍事領域對美國的依賴加深,工業(yè)發(fā)展也因不平等的貿易條款處處受限,說這是對法國工業(yè)的 “投降” 毫不為過。
道德層面,法國農民成為了德國工業(yè)的犧牲品。
協(xié)議中的條款迫使法國進一步向美國農產品開放單一市場,以此來換取德國汽車出口關稅的降低。
法國農民一直以來堅守自身的農產品標準,可在此次協(xié)議下,不得不面臨美國農產品的沖擊,利益受到極大損害。
而這僅僅是為了滿足歐盟內部部分國家工業(yè)利益的妥協(xié),這讓勒龐認為在道德層面,歐盟也輸?shù)靡粩⊥康亍?/p>
其他聲音
除了勒龐,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哈達德也在社交平臺上表達了對該協(xié)議的擔憂。他稱此協(xié)議存在不平衡性,當前狀況令人不滿且不可持續(xù)。
美國摒棄自由貿易,選擇經濟脅迫手段,完全無視世貿組織規(guī)則,而歐盟若只是一味讓步,不僅會助長美國的掠奪行為,還會引發(fā)歐洲公民對歐洲的排斥情緒。
其實內部對平白對加征了百分之十幾的稅率都不滿意,但也沒有辦法。
勒龐稱法國農業(yè)成了德國工業(yè)的犧牲品,但德國總理默茨也對貿易協(xié)議不滿,他直言對歐美貿易協(xié)議不滿意,但也無法期待更好的結果。
要知道之前歐盟對美出口的綜合稅率不足3%。按2024年美歐貿易額算,而現(xiàn)在光稅收一年就要給老美多交近千億。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更是稱,這份協(xié)議 “不是互利共贏的貿易合作,而是單方面屈服”。
歐盟委員會前貿易總司司長德馬迪更是直接將協(xié)議比作“黑手黨式的勒索”。
德國工業(yè)聯(lián)合會也批評歐盟在協(xié)議中 “不對等的妥協(xié)”,認為 15% 的關稅將給歐盟帶來 “重大的負面后果和巨大的痛苦”,對許多商戶構成生存威脅。
西班牙《國家報》指出,協(xié)議強化了美歐關稅的不對等,美國對歐關稅大幅提高,遠高于以往。
此次美歐協(xié)議的達成,本質上就是不平等的,各項條款完全惠及美國,更像是歐盟在重重壓力下的無奈妥協(xié)。
勒龐將其痛斥為 “法國投降書”,雖然言辭激烈,卻也反映出歐盟在這場貿易談判中的諸多困境。
歐盟內部的利益分歧、決策機制的拖沓,在面對美國強硬的談判策略時,顯得毫無招架之力,抱團并未取得理想的結果。
恐怕日后,勒龐等右翼勢力主張的“法蘭西優(yōu)先”,和“疑歐” 立場未來在法國會受歡迎。
但歐盟的帶頭大哥之一法國,如果總是試圖讓法國在歐盟事務中爭取更多本國利益,減少對歐盟的依賴,可能會使歐盟進一步走向分崩離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