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游客紛紛前來避暑,貴州人內(nèi)心崩潰了!
暑假旅游高峰再度來臨,貴州又一次被大量游客涌入,變得擁擠不堪。
從城市夜市到各大景區(qū),幾乎看不到風景,只有密密麻麻的人群。
這樣的場景讓本地網(wǎng)友忍不住感嘆:這是來避暑的,還是來打仗的……
每年暑假都是旅游旺季,但今年游客數(shù)量之多還是讓人意外!
原本以涼爽著稱、夏季平均氣溫僅二十多度的貴州,這次也感受到了高溫帶來的壓力。
原本計劃趁著假期來貴陽欣賞央視推薦的美景,順便感受清涼的夏日。
可沒想到,這個想法不止自己有,大家都抱著同樣的目的。
貴州的山水風景舉世聞名,如今游客數(shù)量也堪稱全國領先。
游客本意是來欣賞美景的,結果一進去才發(fā)現(xiàn),到處都是人。
如果不是外面還有原始森林的景色,誰能想到這里竟然是旅游景點。
從黔靈山到黃果樹瀑布,即便是本地人看到這樣的景象,也難以相信這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其實這也并不奇怪,近年來全球氣溫持續(xù)上升,尤其是夏季,炎熱程度遠超以往。
過去35度就已經(jīng)讓人難以忍受,如今卻成了常態(tài)。
甚至在河南,8月第一周的體感溫度預計將達到50度。
這種極端高溫,已經(jīng)不只是河南的現(xiàn)象,而是周邊多個省份的普遍情況。
在這種天氣下,即便下雨也難以緩解,反而讓人感覺更加悶熱。
而貴州雖然地處南方,但夏季氣候一直相對涼爽,氣溫維持在二十度左右,晚上睡覺甚至還需要蓋被子。
如此宜人的氣候,加上風景優(yōu)美,自然成為避暑熱門選擇。
于是全國各地的游客都涌向貴州,原本的旅游變成了“攻城略地”,貴州本地居民反倒成了少數(shù)。
當然,也有人沒選擇貴州,傳統(tǒng)的避暑勝地海南依然受到游客青睞。
畢竟夏天怎能不玩水,海邊自然成了避暑的好去處,三亞、青島等地依舊人氣高漲。
三亞的情況大家早已熟悉,今年也延續(xù)了往年的熱度。
在眾多避暑目的地中,有一個地方卻首次成為焦點,那就是中國最北端的北極村。
不得不說,今年北極村確實火了一把,往年最高溫也不過二十多度的地方,今年竟然安裝了空調(diào)。
原因是幾天氣溫突破35度,不過也只是短暫現(xiàn)象,隨后又回歸到二十多度。
這樣的氣候自然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年輕人,對這種冷門網(wǎng)紅打卡地更是趨之若鶩。
不過要說游客最多的,還得是首都北京。
作為全國接待游客最多的城市,北京的故宮、頤和園、人民英雄紀念碑、長城等景點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旅行目的地。
盡管大家都知道北京人多,也知道這些景點會是人擠人,但還是要去。
為此,今年故宮也采取了限流措施,并在周邊安排了大量救護車,以防有人中暑。
事實上,這種擔憂并非多余,確實有很多游客在排隊過程中中暑,救護車也頻繁出動。
北京本來就不是避暑城市,今年天氣又格外炎熱,人群聚集地更是熱浪翻天。
不過這幾天北京天氣突變,開始下起暴雨,市中心雖未直接受影響,但故宮也因此關閉了一天。
和北京一樣,西湖、秦始皇兵馬俑、上海迪士尼等熱門景點也都是人滿為患。
甚至連敦煌都排起了長隊,很多人頂著烈日也要去打卡。
然而,假期出行第一要務不是玩得開心,而是注意安全。
前幾天有游客在三亞旅游時被蛇咬傷,不幸離世,家人朋友無不悲痛。
原本是一次放松的旅行,卻成了人生最后一次出行,誰能想到在三亞這樣的旅游城市還會遭遇毒蛇。
即使沒有蛇,各地也都有各自的風險,比如北京的中暑、登山失蹤、下水溺水等。
旅游固然重要,但安全更不能忽視,別讓開心事變成悲劇,這才是最應該注意的!
參考信息源:[1]官方媒體:中國商報 2025年07月17日《今年暑假旅游有多熱?OTA數(shù)據(jù)告訴你!》[2]官方媒體:CTDU中旅聯(lián) 2025-07-29《暑期旅游爆冷,游客都去哪了》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jié)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