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世錦賽屬實有點讓人沒想到,在巴黎奧運會上把世界紀錄踩在腳下的“亞洲飛魚”潘展樂,這次100米自由泳半決賽提前出局。
潘展樂站在世錦賽男子100米自由泳半決賽出發(fā)臺上時,誰能想到這位巴黎奧運會一鳴驚人的新星會以第10名的成績黯然離場。
結果第二組選手集體開掛,美國老對手阿萊克西飆出46秒81,直接把潘展樂擠到第10名,連決賽門檻都沒摸著。
有人翻出他上半年的商業(yè)活動照片,八塊腹肌變成了圓潤線條,有人扒出他賽前接受采訪承認狀態(tài)差。
還有眼尖的發(fā)現(xiàn),他在4x100接力賽后已經(jīng)露過疲態(tài),最扎心的是對比,李冰潔同樣多線作戰(zhàn)照樣拿獎,潘展樂卻栽在副項。
翻開比賽數(shù)據(jù),真相遠比表面殘酷,第一組預賽中,潘展樂游出的47.81秒放在國內(nèi)絕對稱王稱霸,但轉頭一看第二組選手的表現(xiàn),簡直像是打開了“洪荒之力”。
美國選手阿萊克西46.81秒,羅馬尼亞新星波波維奇46.84秒,這組前五名的成績個個都能在巴黎奧運會上摘金。
更諷刺的是,去年潘展樂還在抱怨阿萊克西比賽時故意濺水花干擾自己,也是因為這樣,這次他沒拿到比賽成績爭議很大。
這種“逆天改命”式的競技表現(xiàn),直接讓潘展樂成了賽程安排的“犧牲品”,半決賽分組抽簽的運氣,有時候比實力更殘酷。
但把所有責任推給分組顯然站不住腳,仔細看潘展樂今年的狀態(tài),問題早有端倪。
4×100米接力賽后他就坦言“狀態(tài)不在最佳”,而網(wǎng)友扒出的證據(jù)更扎心,從年初開始,他的商業(yè)活動排期肉眼可見地密集,八塊腹肌逐漸九九歸一,體重管理似乎也亮起紅燈。
對比同樣身兼多職的李冰潔,后者能在密集賽程中拼下兩枚獎牌,這種反差讓大家對這件事的爭議也很大。
頂級運動員的黃金期就那么幾年,代言費可以晚點賺,但競技狀態(tài)錯過就是永遠。
不過,競技體育的殘酷之處恰恰在于,沒有“如果”,深扒一下運動員在,會發(fā)現(xiàn)潘展樂的遭遇絕非個例。
全紅嬋這段時間因為受傷一直沒有參賽,再加上身體的發(fā)育,也有不少爭議和罵名。
運動員的巔峰從來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充滿未知,很多運動員都是在經(jīng)歷生長痛之后,開始遇見瓶頸。
他在采訪中承認“準備不夠充分”,這種坦誠反而比金牌更珍貴,畢竟,比起一場比賽的得失,學會在掌聲與質(zhì)疑中保持清醒,才是頂級運動員真正的必修課。
巴黎奧運會那個瘋狂的夜晚還歷歷在目,潘展樂觸壁瞬間電子屏跳出46秒40的全新世界紀錄,整個中國都在為他沸騰。
誰曾想一年后的新加坡世錦賽,同樣的100米自由泳賽道,他游出47秒81的成績連決賽都沒擠進去,比奪冠的美國選手足足慢了1秒。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難道真如網(wǎng)友所說,是接代言、上綜藝耽誤了訓練?
確實奧運金牌帶來的不僅是榮譽,更有真金白銀的商業(yè)價值,可這并不是最大的原因,最大的原因還是身體發(fā)育。
潘展樂自己在采訪里說了實話“奧運后突然找不到目標”這句話戳破了天才運動員最脆弱的軟肋,他們爬上山頂太快,反而忘了怎么繼續(xù)攀登。
泳池邊的變化騙不了人,去年奧運時他那八塊腹肌,入水動作干凈利落,這次世錦賽鏡頭掃過,肌肉線條明顯模糊了,轉身時水花都比往常大。
奧運會時的潘展樂確實有點高調(diào),不僅是亞洲首位在該項目奪冠的選手,更在4×100米接力中游出45秒92的驚人速度,被外媒稱為“東方神秘力量”。
可誰曾想到,短短一年后的新加坡世錦賽,他竟以47秒81的成績爆冷出局,連決賽都沒進。
翻開比賽數(shù)據(jù),問題其實早有征兆,潘展樂今年體重比巴黎奧運會時重了不少,本身他這個年紀,就是要面生長發(fā)育。
這些細節(jié)放在普通人身上不算啥,但對頂尖運動員來說,0.1秒的差距就是天堂和地獄。
有人翻出他接的代言,質(zhì)疑他“商業(yè)活動擠占訓練時間”,也有人拿他和全紅嬋對比,同樣是年少成名,同樣是身體發(fā)育后成績波動,為何一個被理解,一個被痛批?
但換個角度看,運動員也是人,不可能永遠活在“機器模式”里,代言收入是商業(yè)價值的體現(xiàn),但若因此背上“不務正業(yè)”的罵名,是否公平?
全紅嬋發(fā)育期技術調(diào)整,很多網(wǎng)友表示“小姑娘長身體正?!保瑥堄牿瓗Р①惸勉y牌,大家夸“精神可嘉”。
輪到潘展樂,他的體重波動就成了“墮落鐵證”,我們一邊喊著“體育精神高于金牌”,一邊用金牌數(shù)量給運動員判刑。
這種成王敗寇的思維,和當年劉翔因傷退賽時鋪天蓋地的罵聲如出一轍,只不過這次,我們換了個靶子。
贊助商需要曝光度,觀眾渴望新鮮感,但運動員的巔峰期就那么幾年,我們總說“不忘初心”,卻忘了初心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而是需要制度保障的生存底線。
翻開潘展樂這半年的訓練和賽程,這個問題就能懂,奧運后他體重漲了不少,200米自由泳預賽被淘汰,主項100自的訓練強度也明顯下滑。
他自己在節(jié)目里標水,站上奧運領獎臺那刻,狀態(tài)下滑,更多關注,傷病的困擾有點讓自己迷茫了。
多少運動員巔峰之后都會經(jīng)歷這種目標真空期,就像考完高考的學生,突然沒了奮斗方向。
但潘展樂清醒得很,他在節(jié)目結尾撂了句狠話,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活在2024年的這一天,這話糙理不糙。
看全紅嬋,奧運奪冠后商業(yè)活動也不少,訓練時間被壓縮得七零八落,失利后還是要自我消化;
我們總愛把運動員捧上神壇,卻忘了他們首先是個人,需要時間消化榮譽,更需要空間重建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