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錦江
□ 古華書
錦江,成都的母親河,文化的聚集地,城市的風景線。她流淌著成都的基因,記錄著成都的歷史,見證著成都的變遷。
夢在靈魂盡頭
看見錦江悠悠
怡然神往
驀然回首
尋呀尋覓
朝光散花樓
走在合江亭
忽聞鹿鳴呦啊呦
雕欄花巷
繁華藏幽
知呀知否
煙火解了千愁
春暖花開
綠肥紅瘦
聲聲絲竹
伴了輕舟
江清月近人
往事如煙亦如秋
紅塵中
最是歲月可回首
可回首
夢在靈魂盡頭
看見錦江悠悠
怡然神往
驀然回首
尋呀尋覓
日照錦城頭
走在望江樓
忽見茗碗萬竿修
云影波光
濯錦東流
知呀知否
香箋寄了千愁
春花秋月
不念不憂
往事如煙
上了心頭
縱有風雅頌
君月我星執(zhí)子手
美景中
人生能有幾回眸
幾回眸
紅塵中
最是歲月可回首
可回首
美景中
人生能有幾回眸
幾回眸
(作者系成都市作家協會會員)
漫步巴河岸
□ 夏一木
天氣漸熱,總有生活的愁緒似一陣風撲面而來,心中悵惘。下班后去位于南灣國際廣場的游泳館游泳,到達目的地后,看看天色尚早,心念一動,想起關于巴河生態(tài)修復景觀建設的新聞屢見報端,便漫步到了河邊。
巴河生態(tài)修復項目是對巴城大佛寺至巴河下游李家灣閘壩段兩岸共30公里河道進行生態(tài)修復并改造提升濱河景觀,設有“巴山夜雨主題廣場”“花堤廊橋”“回風疏影”“巴人飛天”“綠灘劇場”“悠樂碧灘”等六個景觀節(jié)點。與南灣國際大東門相連接的后河橋下這一處項目叫做“綠灘劇場”。踏上濱河路,頓覺豁然開朗。一條寬闊的瀝青混凝土大道向巴河沿岸延伸,點綴在草坪、花園、湖水之間。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好一處如詩如畫的公園。
左側花團錦簇,暗香浮動,是一個藍紫色花系的花園,雖色系近似,卻不是同一種鮮花。低矮些的匍匐成一片,我心中模糊的涌現一個名字,藍雪花。高的如繡球,但比繡球疏淡,綻放如一簇浪漫的煙花,這是百子蓮,又名藍花君子蘭、紫君子蘭,莫奈的畫作里經常會出現百子蓮的身影。
已近黃昏,太陽將出未出的天氣透著一股悶熱,雖然戶外的舒適度不高,但河邊卻有那么多行人。兩個白衣白裙的女孩撐著傘以這片藍色為背景自拍互拍;一大片五彩繽紛的格桑花中,一位媽媽正舉著單反相機拍著她戴頭紗的小女孩,這一頭,有個青年人正把他的小女兒放進花叢中,一臉溫柔地認真給她拍照。
再往前已近水岸,有一個小小的湖泊,像是巴河遺珠,散落在草甸中,湖中種了睡蓮,一座精致的帶護欄的小橋跨湖而建,沿岸種滿了紫色的梭魚草,更多的是連片的美人蕉。此花在唐宋以前只有紅色花,因而叫“紅蕉”,后來產生了其他顏色之花,因其葉似芭蕉而花色艷麗,明清以后才稱之為“美人蕉”。誠不知是攝影忘憂,還是植物忘憂,臨水忘憂,還是風景忘憂,一路行來,為每一點小景致贊嘆,心情愈發(fā)開朗。發(fā)自內心感嘆,美,在于創(chuàng)造。何以解憂,一簞食一瓢飲一襲景。
一百多年前,梁啟超說過:“一日不到公園,則精神昏濁,理想污下。”一個人每天只要在公園待上短短的20分鐘,心情就會更愉悅、精神更集中、創(chuàng)造力也更蓬勃,這就是“公園20分鐘”理論。巴中城區(qū)依山傍水,說起巴中公園發(fā)展史,卻只有兩座山地公園,巴中最早的公園是南龕公園,后來城北多了望王山運動公園。而如今這片綠地填補了巴中水邊公園的空白。
夏日的晚上,涼風習習,商戶陸續(xù)將刨冰、燒烤、小商品攤擺放在路邊,人們扶老攜幼,帶著孩子,蹓著狗,耳邊是巴河夜游航行的汽笛聲,拍浪聲,對面是色彩斑斕光影變幻的燈光秀。甚至在下雨天,也時有撐著雨傘的人們,悠閑漫步在這美人蕉搖曳的巴河岸。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金城山,曲徑幽幽幾度回
□ 周漢兵
省級森林公園金城山,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qū)、蓬安縣與廣安市岳池縣的三縣(區(qū))交界處,主峰海拔824米,素有川北“小峨眉”之稱。
盛夏,驅車到達山門,已是一覽眾山小。進入山門,迎面是一片松林和竹林,頓時有了森林的韻味。那密密麻麻的松林,樹枝斑駁,挺拔高聳,遮天蔽日;那蒼翠的竹子一大簇一大簇的,你挨著我,我擠著你。
穿過林區(qū),踩著有些青苔的石梯,小心翼翼地往下走,面前突然橫出一道“天梯”。這“天梯”全是石板鋪成,有上百梯,最陡峭之處有六七十度角度。站在上面,腿有些打顫,幾個膽子小的打了退堂鼓。我越往上越吃力,走不了十幾步,又停下來喘一會兒氣。
邁上最后一步梯子,眼前出現一個不大的平壩。說是平壩,其實就是一塊沒有山峰的山石,面積也就三四個平方米。上面立有一碑,赫然刻著“觀日臺”三個大字。站在這里,臨崖俯瞰,腳不禁發(fā)抖,急忙退了回來。眺望四周,群山連綿起伏,松柏蒼茫浩淼,呈現于林間遠遠近近的房舍錯落有致,簡直是一幅濃墨重彩潑灑出的天然山水畫。很遺憾的是,由于急著下山,沒有欣賞到那垂慕已久的“群山夕暈”圖。
從觀日臺下來,在一個岔路口向右轉,這里到處都有懸崖峭壁,陡峭如削,依山而建的石棧道盤旋于半山腰上。上面是山崖,下面是懸崖,走在上面心里發(fā)怵。一路前行,怪石嶙峋,深邃滄桑的“小西天”、五彩斑斕的煙霞壁……每一處,都是一個杰作,都有一段故事。
小西天,原來是在巖壁上鑿出石窟,供奉佛像。據說,是唐代武將何滔(死后封“靖忠公”)退兵鎮(zhèn)守此山,見眾人向往西天,禮佛心切,為穩(wěn)定軍民之心,令兵將和山民在此巖上鑿石打洞造佛,取名“小西天”。
煙霞壁,高20多米,長30多米。從正面看,五彩石圖案像一幅色彩厚重的油畫,特別是線條中夾雜的顏色,斑斕生動,對比效果強烈。稍遠一點看,則像一條舞動的彩色河流,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是五彩斑斕,煞是好看。
再前行七八十米,呈現一石門,上書“南京門”,門兩邊刻著:重門豎立金城固,夾巖生成磐石安。傳說,這門是明末張獻忠所建。駐足觀看,戰(zhàn)墻至今猶在,昔日的槍眼也清晰可辨。
突然一個陡然轉彎,我們已然行于峭壁之上了?!吧稚n茫欲滴翠,曲徑幽幽幾度回。恢宏寺廟古風在,尋奇探險莫忘歸?!痹啻巫x過描述金城山的這詩句,原以為只是作者溢美夸張之說,徒步身臨其境,詩中韻味撲面而來。
穿行林間小道,陽光透過樹的縫隙投下斑駁疏影,照在身上,也照進心靈。這細碎的光斑,帶著草木的清香,把徒步的時光釀成了一杯淺淺的蜜酒,溫潤而不醉人。
(作者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城南記敘(組詩)
□ 劉宣
國檢中心
在城南,噴薄而出的朝陽
被國檢中心大樓的目光
盯住
向東,通往中江的城市快速通道
把青翠的群山挖開一個小口
像一個嘹亮的小喇叭
喚醒國檢中心忙碌的一天
水電氣三表檢測
是民生計量
電梯,壓力容器,壓力管道
各種大型游樂設施等
確保持種設備安全
材料分析,無損探傷
產品質量分析報告
一組組數據,一份份報告
閃耀著質量強國的光芒
國家級檢測中心
與國家級經開區(qū),相得益彰
仗劍走天涯
旌城之南
整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欣欣然醒來
柳梢堰坦露的肌腱
在朝陽的注視下
泛起潾潾波光
更加壯實,更加俊美
一輛輛廂式大卡車
在橫跨柳梢堰的高速路上急馳
一張張生動的臉
像母親目送自己的孩子
目送智能智造,新質生產力
仗劍走天涯
城南新貌
這些年,城南的改變
如保利國際的高樓
雨后春筍般一幢幢拔地而起
這些年,改革開放的春風
駐守在柳梢堰兩岸
柳梢堰的河水
把創(chuàng)新的基因,在經開區(qū)
漣漪一般擴散
深深地根質于這遍沃土
開出燦爛的花朵
結出豐碩的成果
(作者單位:德陽市市場監(jiān)管局)
來源 | 消費質量報
編輯 | 李星彤
校對 | 聶行
責編 | 張可
審核 | 陳春曉
版權聲明 | 本文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