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秋日的陽光透過梧桐葉隙灑在胡同里,李建國站在那扇熟悉的紅漆大門前,手里攥著一張房產(chǎn)證。
十五年了,從當初全家人的激烈反對,到如今門庭若市的開發(fā)商,他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那間被所有人嘲笑的"破廁所",如今竟成了價值千萬的"金礦"。
01
1992年初春,北京城還帶著幾分蕭瑟。
李建國蹲在胡同口的小飯館里,對著一碗熱騰騰的豆腐腦發(fā)呆。他今年三十二歲,在一家國營工廠當車間主任,月薪一百二十塊,在那個年代算是不錯的收入。
"老李,你這是怎么了?愁眉苦臉的。"
同桌的老王端著油條在豆腐腦里蘸了蘸,好奇地看著他。
李建國嘆了口氣:"還不是房子的事兒。我媳婦懷孕了,現(xiàn)在住的那間平房太小,冬天冷夏天熱,孩子生下來怎么辦?"
"那就買房唄,現(xiàn)在北京的房子又不貴。"老王滿不在乎地說。
"哪有那么容易。"李建國苦笑著搖頭,"我手里就攢了六萬塊錢,想在城里買個像樣的房子,根本不夠。"
老王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誒,我倒是知道個地方。東城區(qū)有個四合院,主人要賣,價格不貴。"
李建國心頭一動:"真的?在哪兒?"
"就在南鑼鼓巷附近,不過..."老王的表情有些古怪,"那個院子有點特殊。"
"怎么特殊?"
"院子本身挺大的,但是房主只賣廁所那一間。"老王壓低聲音,"聽說是因為家里鬧矛盾,幾個兄弟分家產(chǎn),誰也不讓誰,最后只能把廁所單獨賣了。"
李建國愣住了:"廁所?那能住人嗎?"
"改造改造應(yīng)該可以,而且位置真的很好,就在胡同深處,鬧中取靜。關(guān)鍵是便宜啊,我聽說六萬塊就能拿下。"
六萬塊,正好是李建國的全部積蓄。
他的心開始劇烈跳動起來。南鑼鼓巷那一帶他知道,雖然現(xiàn)在看起來破舊,但畢竟是老北京的核心區(qū)域,交通便利,周圍還有不少名勝古跡。
"你能帶我去看看嗎?"李建國咽了咽口水。
老王點點頭:"行,下午我就帶你去。不過丑話說在前頭,那地方現(xiàn)在確實就是個廁所,你可別嫌棄。"
下午兩點,李建國跟著老王穿過蜿蜒的胡同,來到了一座看起來頗有年頭的四合院門前。
院子的主人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姓張,說話帶著濃重的北京腔。
"就是這兒了。"張師傅推開院門,指著西北角的一間小房子,"廁所在那兒,你看看吧。"
李建國走過去仔細打量。這間房子大約十平方米,青磚灰瓦,雖然現(xiàn)在是廁所,但結(jié)構(gòu)還算牢固。最重要的是,它獨立成間,有自己的小門,改造起來應(yīng)該不難。
"這個位置..."李建國環(huán)顧四周,心中暗暗盤算。
整個四合院坐北朝南,格局方正,雖然其他房間都有人住著,但這間廁所的位置其實很不錯,采光通風都還可以。
"張師傅,這房子真的六萬就賣?"李建國試探著問。
張師傅苦笑一聲:"實話跟你說吧,我們兄弟幾個為了這院子鬧了好幾年,誰也不肯讓步。最后沒辦法,只能把這間廁所單獨拿出來賣了,換點現(xiàn)錢分了算了。"
"那產(chǎn)權(quán)怎么辦?"
"產(chǎn)權(quán)沒問題,我們已經(jīng)去房管所問過了,可以單獨過戶。雖然面積小,但該有的手續(xù)一樣不少。"
李建國在院子里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越看心里越有底。
這地方雖然現(xiàn)在看起來不起眼,但地理位置實在太好了。往東走十分鐘就是王府井,往西走十分鐘就是什剎海,而且胡同里還保持著老北京的韻味,說不定以后會有發(fā)展。
"我考慮考慮。"李建國最終說道。
回到家里,李建國把這件事告訴了妻子劉美華。
劉美華正挺著五個月的肚子在廚房忙活,聽到這話差點把手里的鍋鏟扔了。
"你瘋了?六萬塊錢買個廁所?"她瞪大眼睛,"李建國,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你聽我說完..."李建國試圖解釋。
"我不聽!"劉美華氣得臉都紅了,"六萬塊錢,那是咱們攢了多少年的錢?你要拿去買個廁所?以后咱們住廁所里?孩子也住廁所里?"
"可以改造的,而且那個位置真的很好..."
"再好也是廁所!"劉美華的聲音越來越高,"李建國,我告訴你,這件事我絕對不同意!"
02
晚上,李建國的父母也來了。
老爺子李國富今年六十八歲,在胡同里住了一輩子,是個很有威望的老人。他聽說兒子要花六萬塊買個廁所,當場就拍了桌子。
"胡鬧!簡直是胡鬧!"老爺子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李建國,你是不是讓那些投機倒把的人給騙了?"
李建國的母親王桂花也在一旁幫腔:"建國啊,你爸說得對。六萬塊錢不是小數(shù)目,能在郊區(qū)買個不錯的房子了,你為什么非要買個廁所?"
"媽,您聽我解釋..."
"解釋什么?"老爺子一揮手,"我活了這么大歲數(shù),還沒見過買廁所住的。你這是要讓咱們老李家丟人現(xiàn)眼??!"
劉美華坐在沙發(fā)上,一邊摸著肚子一邊抹眼淚:"建國,咱們好好的日子不過,你為什么要折騰?現(xiàn)在住的房子雖然小點,但好歹是個正經(jīng)房子啊。"
李建國看著一家人都反對的樣子,心里也開始動搖。
也許他們說得對,六萬塊錢買個廁所,確實聽起來很荒謬。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他總覺得那個地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直覺告訴他,這個決定可能是對的。
"爸,媽,你們能不能跟我去看看?"李建國最后說道,"看了再決定行不行?"
老爺子冷哼一聲:"看什么看?廁所還能看出花來?"
"就去看看,好不好?"李建國幾乎是在懇求了。
第二天上午,李建國硬拉著全家人來到了那個四合院。
春天的陽光灑在青磚灰瓦上,整個院子顯得古樸而寧靜。幾只麻雀在房檐下嘰嘰喳喳地叫著,給這個老院子增添了幾分生氣。
張師傅熱情地接待了他們,詳細介紹著院子的歷史。
"這院子有一百多年歷史了,是我太爺爺那輩傳下來的。你們看這房梁,這磚墻,都是上好的材料,到現(xiàn)在還結(jié)實著呢。"
李國富雖然嘴上不說,但眼睛里還是流露出了欣賞的神色。作為老北京人,他對四合院有著天然的感情。
"這院子確實不錯。"老爺子小聲嘀咕了一句。
劉美華挺著肚子在院子里慢慢走著,雖然臉上還帶著不滿,但也不得不承認這里的環(huán)境確實很好。
"建國,你過來。"
李建國走到妻子身邊,劉美華指著那間廁所說:"你真覺得這地方能住人?"
李建國仔細看了看,腦子里已經(jīng)開始構(gòu)思改造方案:"你看,這間房子雖然小,但結(jié)構(gòu)很好。咱們可以把里面重新裝修,做個衛(wèi)生間,外面搭個小廚房,再弄個小閣樓當臥室..."
"說得倒輕松。"劉美華白了他一眼,"改造也要錢的。"
"不會花太多錢的,我可以自己動手。"
就在這時,隔壁院子里傳來了一陣嘈雜聲。
"什么情況?"張師傅皺了皺眉頭。
很快,一個穿著中山裝的中年男人匆匆走了過來。
"老張,不好了!"中年男人氣喘吁吁地說,"聽說政府要在這一帶搞什么旅游開發(fā),好多外地人都來看房子了!"
張師傅一愣:"旅游開發(fā)?"
"是啊,我剛從街道辦回來,聽他們說要把這一片胡同保護起來,搞什么文化旅游。"中年男人擦了擦汗,"老張,你這院子可別急著賣啊,說不定以后能值大錢呢!"
聽到這話,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李建國的心跳得更快了,他覺得自己的直覺可能是對的。
但是張師傅卻搖了搖頭:"算了,我們兄弟幾個已經(jīng)商量好了,這廁所該賣還是要賣。再說了,旅游開發(fā)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的事兒,我們等不起。"
中年男人還想勸說什么,但張師傅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
回家的路上,一家人都沉默不語。
剛才那個消息讓每個人都在心里盤算著什么。
"建國。"老爺子突然開口了,"你真覺得那地方有前途?"
李建國點點頭:"爸,我有這種感覺。雖然現(xiàn)在看起來不起眼,但那個位置真的很好。而且您也看到了,已經(jīng)有人在打聽旅游開發(fā)的事情了。"
老爺子沉思了一會兒:"六萬塊錢不是小數(shù)目..."
"我知道,但是機會可能就這一次。"李建國認真地說,"爸,我想試試。"
劉美華在一旁聽著,心情復(fù)雜。作為妻子,她當然希望支持丈夫的決定,但六萬塊錢對他們家來說確實是一筆巨款。
"如果真的買了,咱們住哪兒?"她問道。
"先住現(xiàn)在的房子,等孩子大一點了,我們再搬過去。反正那地方暫時也住不了人,需要慢慢改造。"
老爺子看了看兒子,又看了看兒媳婦,最后嘆了口氣:"建國,你是成年人了,有些事情你自己決定吧。但是我丑話說在前頭,如果這錢打了水漂,你可別后悔。"
李建國鄭重地點了點頭:"爸,我不會后悔的。"
03
三天后,李建國再次來到了那個四合院。
這次他帶著六萬塊現(xiàn)金,裝在一個舊皮包里,沉甸甸的。
張師傅已經(jīng)準備好了所有的手續(xù),房產(chǎn)證、轉(zhuǎn)讓協(xié)議、稅費清單,一樣不少。
"李師傅,你真的想好了?"張師傅最后確認了一遍,"這錢交了可就沒法退了。"
李建國深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想好了。"
他打開皮包,一沓沓嶄新的鈔票映入眼簾。這是他和劉美華攢了七八年的積蓄,原本打算買房子、養(yǎng)孩子用的。
現(xiàn)在,他要把這些錢全部押在一個十平方米的廁所上。
"那行,咱們?nèi)シ抗芩^戶吧。"
房管所里人不多,辦事員看到李建國要買一個廁所的產(chǎn)權(quán),表情很是古怪。
"同志,你確定要買這個?"辦事員推了推眼鏡,"這可是廁所啊。"
"確定。"李建國堅定地說。
"那好吧,不過我得提醒你,這種特殊房產(chǎn)以后轉(zhuǎn)讓可能會有困難。"
李建國沒有多說什么,默默地在各種文件上簽字、按手印。
一個小時后,他拿到了屬于自己的房產(chǎn)證。
證書上寫著:房屋所有權(quán)人李建國,房屋坐落東城區(qū)XX胡同XX號,建筑面積10.2平方米,房屋用途其他。
看著這張薄薄的紙,李建國的心情五味雜陳。
他成了北京城里最特殊的房主之一——一個廁所的主人。
回到家里,劉美華看到房產(chǎn)證,眼圈紅了。
"建國,咱們家的錢都沒了。"她撫摸著肚子,聲音有些哽咽,"孩子還有四個月就要出生了,以后的日子怎么過?"
李建國把妻子摟在懷里:"美華,相信我,這個決定是對的。咱們省著點花,我再想辦法多掙點錢,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可是萬一那個廁所一直就是廁所呢?萬一政府不搞什么旅游開發(fā)呢?"
"那也沒關(guān)系。"李建國輕撫著妻子的頭發(fā),"最不濟,咱們把它改造成一個小房子,也比租房子強。"
劉美華沒有再說什么,但眼淚還是忍不住流了下來。
她不是心疼錢,而是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
第二天,李建國請了假,開始著手改造那間廁所。
他先是把里面徹底清理了一遍,然后開始規(guī)劃改造方案。
十平方米的空間確實不大,但如果合理利用,還是能夠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的。
他打算把房間分成兩部分:一半做衛(wèi)生間和廚房,一半做起居室。如果以后真的要住進來,可以在房頂搭一個小閣樓當臥室。
改造工程比想象中要復(fù)雜。
首先是水電改造,原來的廁所只有一根下水管,現(xiàn)在要重新布置上下水管道,還要拉電線。
其次是防水工程,老房子的墻面和地面都需要重新處理。
最后是裝修,雖然面積小,但該有的功能一樣不能少。
李建國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就泡在那間小房子里干活。
劉美華有時候也會過來幫忙,但她挺著大肚子,干不了什么重活,只能在一旁遞遞工具,倒倒水。
"建國,你說咱們這樣做值得嗎?"一天傍晚,劉美華看著滿身灰塵的丈夫,心疼地問道。
李建國停下手里的活,看著妻子:"美華,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氣。但是我真的覺得這個決定是對的。你看這個位置,你看這個環(huán)境,我相信它不會一直是個廁所的。"
"可是現(xiàn)在它就是個廁所啊。"劉美華苦笑道。
"那咱們就讓它不再是廁所。"李建國握住妻子的手,"美華,給我一點時間,好嗎?"
劉美華看著丈夫堅定的眼神,最終點了點頭。
改造工程持續(xù)了兩個多月。
李建國幾乎把所有的業(yè)余時間都投入進去,手上磨出了厚厚的繭子,人也瘦了一圈。
但是看著那間小房子一天天變樣,他的心里充滿了成就感。
原來陰暗潮濕的廁所,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雖然小但很溫馨的小房間。
白色的墻壁,淺藍色的地磚,簡單但整潔的家具,還有一個小小的廚房和衛(wèi)生間。
雖然空間局促,但功能齊全,完全可以滿足一個小家庭的基本需求。
"真沒想到,這地方還能變成這樣。"張師傅有一天路過,看到改造后的房子,忍不住贊嘆道。
李建國擦了擦汗,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還行吧,至少現(xiàn)在不是廁所了。"
"小李,我得佩服你的眼光和勇氣。"張師傅豎起大拇指,"要是我兒子有你這個魄力就好了。"
就在這時,院子里又來了幾個陌生人。
他們穿著考究,說話帶著外地口音,在院子里指指點點,還不時地拍照。
"這些人是干什么的?"李建國好奇地問張師傅。
張師傅搖了搖頭:"不知道,最近總有這樣的人來看房子。聽說有的是開發(fā)商,有的是投資客,都對這一帶的老房子很感興趣。"
李建國心中一動,看來那個關(guān)于旅游開發(fā)的消息可能是真的。
04
1992年夏天,李建國的兒子出生了。
小家伙健康活潑,哭聲洪亮,李建國給他取名李陽,希望他像陽光一樣溫暖明亮。
有了孩子之后,家里的開銷更大了,但李建國并沒有后悔買那間廁所的決定。
相反,他更加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因為他發(fā)現(xiàn),最近那個胡同里的變化越來越明顯了。
首先是來看房子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甚至開出了很高的價格想要收購院子里的房間。
其次是政府開始在胡同里做一些基礎(chǔ)設(shè)施的改造,修路、改水電、整治環(huán)境。
最重要的是,他聽到了一些風聲:政府確實在計劃把這一帶開發(fā)成文化旅游區(qū)。
"建國,你說咱們那個房子現(xiàn)在值多少錢?"一天晚上,劉美華抱著剛滿月的兒子,好奇地問道。
李建國想了想:"應(yīng)該比六萬要多吧,具體多少我也不知道。"
"要不咱們賣了吧?"劉美華試探著說,"現(xiàn)在孩子還小,住那么小的地方不方便。如果能賣個好價錢,咱們可以在別的地方買個大一點的房子。"
李建國搖了搖頭:"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我覺得這只是開始,以后肯定還會漲。"
"你就那么確定?"
"不是確定,是直覺。"李建國認真地說,"美華,你相信我,再等等。"
劉美華看著丈夫堅定的表情,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
1993年春天,李建國的直覺得到了驗證。
政府正式宣布了南鑼鼓巷地區(qū)的保護和開發(fā)計劃,要把這一帶建設(shè)成為展示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窗口。
消息一出,整個胡同都沸騰了。
房價開始快速上漲,原來幾萬塊錢的房子,現(xiàn)在動輒十幾萬、幾十萬。
李建國那間十平方米的小房子,也有人開價十二萬想要收購。
"建國,十二萬啊!"劉美華激動得聲音都顫抖了,"咱們買的時候才六萬,現(xiàn)在翻了一倍!"
李建國也很興奮,但他還是搖了搖頭:"還不夠,我覺得還能漲。"
"你瘋了?十二萬還不夠?"劉美華瞪大了眼睛,"建國,咱們不能太貪心啊。"
"不是貪心,是我覺得這個價格還沒有反映出它真正的價值。"李建國耐心地解釋,"你想想,這可是北京城里最核心的地段,而且政府要大力開發(fā),以后肯定還會有更多的人想要在這里投資。"
劉美華猶豫了:"可是萬一房價跌了怎么辦?"
"不會跌的。"李建國很確定,"這種地方,只會越來越值錢。"
事實證明,李建國的判斷是正確的。
1994年,有人出價二十萬想要買他的房子。
1995年,這個價格漲到了三十萬。
1996年,已經(jīng)有人出價四十萬了。
但是李建國始終沒有賣。
他的堅持讓家里人都有些不理解,包括剛開始支持他的老爺子。
"建國,四十萬啊!"李國富苦口婆心地勸說,"你當初買的時候才六萬,現(xiàn)在漲了這么多,該知足了。"
"爸,我知道您是為我好。"李建國誠懇地說,"但是我真的覺得現(xiàn)在還不是賣的時候。"
"那你要等到什么時候?"
李建國想了想:"等到它真正變成金礦的時候。"
老爺子被他這話弄得哭笑不得:"什么金礦不金礦的,房子就是房子,能住人就行了。你這孩子,怎么越來越貪心了?"
李建國沒有多解釋,因為他知道,有些事情只有時間能夠證明。
05
時間來到了1999年。
這一年,南鑼鼓巷地區(qū)的開發(fā)已經(jīng)初見成效。
古老的胡同被修繕一新,各種特色小店、咖啡館、藝術(shù)工作室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
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到這里來體驗老北京的文化,整個地區(qū)的商業(yè)價值快速提升。
李建國那間小房子的價值也水漲船高,已經(jīng)有人出價八十萬想要收購。
八十萬,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李建國的工資現(xiàn)在是每月八百塊,八十萬相當于他八十多年的工資。
"建國,這次你總該賣了吧?"劉美華看著那份收購意向書,心臟都快跳出來了。
李建國仔細看了看那份文件,收購方是一家投資公司,他們想要在這一帶開發(fā)高端民宿項目。
"他們?yōu)槭裁匆I咱們這間房子?"李建國問道。
"聽說是要連同隔壁幾間房子一起收購,然后統(tǒng)一改造成精品酒店。"劉美華解釋道,"建國,八十萬啊,咱們這輩子都花不完。"
李建國沉思了很久。
八十萬確實是一個很誘人的數(shù)字,足夠他們在北京買一套很不錯的房子,還能剩下不少錢。
但是他的直覺告訴他,這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再等等吧。"他最終說道。
"還等?"劉美華幾乎要崩潰了,"李建國,你到底要等到什么時候?"
"等到它真正發(fā)揮出最大價值的時候。"
"什么叫最大價值?"
李建國指了指窗外:"你看看現(xiàn)在這里的變化,游客越來越多,商業(yè)越來越繁榮。我覺得這只是開始,以后這里會成為北京最熱門的旅游區(qū)之一。"
劉美華看著丈夫,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七年了,從最初的六萬到現(xiàn)在的八十萬,她眼看著那間小房子的價值一路飆升。
但是丈夫始終不肯賣,這讓她既興奮又焦慮。
興奮的是,他們確實擁有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焦慮的是,萬一房價跌了怎么辦?萬一政策變了怎么辦?
"建國,咱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她勸說道,"要不這樣,咱們賣一半,留一半?"
李建國搖了搖頭:"房子不能切開賣。而且我覺得現(xiàn)在賣還是太早了。"
就在這時,七歲的兒子李陽跑了過來。
"爸爸,媽媽,你們在說什么呢?"小家伙好奇地問道。
"沒什么,大人的事情。"劉美華摸了摸兒子的頭。
"是不是在說咱們家那個小房子?"李陽眨著大眼睛,"我聽同學(xué)說,咱們家有個很值錢的房子。"
李建國蹲下來,看著兒子:"陽陽,你覺得爸爸應(yīng)該把那個房子賣掉嗎?"
李陽想了想:"爸爸,那個房子是不是很特別?"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每次咱們?nèi)ツ抢?,你都會站在那里看很久,眼睛里有光?李陽認真地說,"老師說,眼睛里有光的時候,說明那個東西對你很重要。"
李建國被兒子的話感動了,他把李陽抱了起來:"陽陽真聰明。是的,那個房子對爸爸很重要,不只是因為它值錢,還因為它代表著爸爸的一個夢想。"
"什么夢想?"
"夢想有一天,它能變成真正的寶貝。"
劉美華在一旁聽著,心情復(fù)雜。
她開始理解丈夫的堅持了。
對李建國來說,那間小房子已經(jīng)不只是一項投資,更是他對未來的信念和堅持。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這個消息讓整個城市都沸騰了,也讓南鑼鼓巷地區(qū)的房價再次飆升。
李建國那間小房子的價值已經(jīng)超過了一百萬。
一百萬,這個數(shù)字讓所有認識李建國的人都震驚了。
"老李,你真是有先見之明啊!"老王在胡同口的小飯館里,一邊喝酒一邊感嘆,"當初你花六萬買那個廁所的時候,我還以為你瘋了呢。"
李建國笑了笑:"說實話,我當時也沒想到會漲這么多。"
"那你現(xiàn)在準備賣嗎?一百萬啊,夠買好幾套房子了。"
李建國搖了搖頭:"還不是時候。"
"還不是時候?"老王瞪大了眼睛,"老李,你這胃口也太大了吧?"
"不是胃口大,是我覺得奧運會還沒開呢,等奧運會開了,這里會更熱鬧。"
老王豎起大拇指:"服了,真服了。不過老李,你可得小心點,爬得越高摔得越疼。"
李建國點了點頭:"我知道,但是有些機會錯過了就不會再有了。"
06
2003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李建國所在的工廠因為經(jīng)營不善要破產(chǎn)了,他面臨著失業(yè)的危險。
這個消息對李建國一家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李建國今年四十三歲,在這個年紀失業(yè),重新找工作會很困難。
"建國,要不咱們把房子賣了吧。"劉美華憂心忡忡地說,"現(xiàn)在值一百多萬呢,夠咱們生活很多年了。"
李建國坐在沙發(fā)上,抽著煙,一言不發(fā)。
他知道妻子說得有道理,現(xiàn)在確實是一個賣房子的好時機。
但是他心里還是有些不甘心。
奧運會還有五年才開,到那時候,南鑼鼓巷的價值肯定還會再漲。
"建國,你說句話啊。"劉美華看著沉默的丈夫,心里更加著急了。
"我在想。"李建國終于開口了,"美華,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想想別的辦法。"
"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咱們除了那間房子,還有什么值錢的東西?"
李建國突然想到了什么:"對了,咱們可以把房子租出去?。?
"租出去?"
"是啊,現(xiàn)在南鑼鼓巷這么熱鬧,肯定有很多人想在這里開店做生意。咱們可以把房子租給他們,收租金。"
劉美華眼睛一亮:"這個主意不錯,既能有收入,又不用賣房子。"
李建國立刻行動起來,開始打聽租房的行情。
他發(fā)現(xiàn),南鑼鼓巷地區(qū)的商鋪租金確實很高,像他那間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如果租給別人開店,每月至少能收三千塊錢。
三千塊錢,比他的工資還要高。
很快,李建國就找到了租客。
是一對年輕的夫婦,想在這里開一家特色小店,賣一些手工藝品和紀念品。
"李師傅,您這房子位置真好,我們很滿意。"年輕的丈夫說道,"租金咱們按您說的,每月三千五,一年起租。"
李建國點了點頭:"行,那咱們簽合同吧。"
簽完合同,李建國拿到了四萬二千塊錢的租金,這筆錢足夠他們家生活一年了。
"建國,你真聰明。"劉美華高興地說,"這樣既有了收入,房子還是咱們的。"
李建國也很滿意這個安排。
他覺得這是一個雙贏的方案:租客能夠在好位置開店做生意,他們能夠獲得穩(wěn)定的租金收入,而房子還能繼續(xù)升值。
2004年,李建國找到了新工作,在一家私營企業(yè)當管理員,雖然工資不如以前高,但加上租金收入,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更讓他高興的是,南鑼鼓巷的發(fā)展越來越好,游客越來越多,商業(yè)越來越繁榮。
他那間小房子的價值也在穩(wěn)步上升,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人出價一百五十萬想要收購了。
"建國,你說咱們是不是應(yīng)該考慮賣了?"一天晚上,劉美華看著電視里關(guān)于南鑼鼓巷的報道,若有所思地說道。
"為什么突然這么說?"
"我擔心萬一房價跌了怎么辦?現(xiàn)在已經(jīng)這么高了,還能漲到哪里去?"
李建國想了想:"美華,你還記得我當初為什么要買那間房子嗎?"
"因為你覺得那個位置好。"
"不只是位置好,還因為我相信它會越來越值錢。"李建國認真地說,"現(xiàn)在雖然已經(jīng)漲了很多,但我覺得還沒有到頂。"
"那你覺得什么時候是頂?"
李建國指了指電視:"等奧運會開完了,我們再看情況。"
2005年,南鑼鼓巷被正式確定為北京奧運會的文化展示區(qū)之一。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地區(qū)的房價再次暴漲。
李建國那間小房子的價值已經(jīng)超過了二百萬。
二百萬,這個數(shù)字讓李建國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十三年前,他花六萬塊錢買下的那間廁所,現(xiàn)在竟然值二百萬。
這意味著,他的投資回報率超過了三千倍。
"建國,現(xiàn)在你總該滿意了吧?"劉美華看著最新的評估報告,激動得手都在顫抖。
李建國也很激動,但他還是搖了搖頭:"還不夠。"
"還不夠?"劉美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建國,你到底要多少才夠?"
"不是錢的問題。"李建國解釋道,"我覺得奧運會還沒開呢,等奧運會開了,全世界的人都會知道南鑼鼓巷,到那時候..."
"到那時候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