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聲明:本文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名均為化名,部分細節(jié)經(jīng)過文學化處理。
"老頭子,你瘋了嗎?六萬塊錢買個破柜子!"
"你懂什么,這是花梨木,明式家具!"
張大爺和老伴的爭吵聲從三樓傳下來,驚動了整棟樓的鄰居。
客廳里,一個高達兩米的紅木書柜靜靜矗立,雕工精美,木紋如行云流水。
老伴氣得直跺腳,拿起抹布就要擦拭這個"敗家玩意"。
01
張建國今年六十八歲,退休前是市里一家國企的工程師。
三年前退休后,原本以為能在家安享晚年,卻沒想到閑下來的日子讓他渾身不自在。
老伴李秀英每天忙著買菜做飯,兒子張磊在外地工作,偌大的房子里就他一個人轉(zhuǎn)悠。
起初他嘗試過釣魚,坐在河邊一待就是半天,可魚沒釣到幾條,倒是把腰給坐出了毛病。后來又試著學太極,在公園里跟著一群老頭老太太比劃,練了兩個月覺得太慢,也放棄了。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半年前的一個周末。那天李秀英去女兒家?guī)兔O子,張建國一個人在家無聊,打開電視看到一檔古董鑒寶節(jié)目。節(jié)目里,一位老先生拿著一個看似普通的瓷碗,專家鑒定后竟然估價八萬元。
"我的天,一個破碗就值八萬?"張建國瞪大了眼睛。
電視里的專家正在解釋這個碗的年代和工藝特點,什么"胎質(zhì)細膩"、"釉色純正",聽得張建國云里霧里,但有一點他聽明白了——這些古董都是有錢人家傳下來的,現(xiàn)在都成了寶貝。
從那天起,張建國就迷上了古董。他先是在網(wǎng)上查資料,買了一堆關于古董收藏的書籍,每天埋頭研究。什么"明清家具"、"宋代瓷器"、"民國字畫",他都要了解一遍。
李秀英看著老頭子突然變得這么用功,起初還挺高興,以為他找到了新的愛好??蓻]過多久她就發(fā)現(xiàn)不對勁了。
"老張,你又買書了?"李秀英看著快遞小哥送來的包裹,語氣里帶著不滿。
"就買了幾本專業(yè)書,研究研究。"張建國接過包裹,有些心虛。
"幾本?我數(shù)了數(shù),這個月你就買了二十多本書,花了多少錢你自己算算。"
張建國不敢接話,抱著書包就往書房跑。他知道老伴說得對,光買書就花了近三千塊,但是沒辦法,這些知識都是必須的基礎。
真正讓李秀英炸毛的是張建國開始跑古玩市場。
那是個周六的早晨,張建國吃完早飯就換上了最好的衣服。
"你這是要去哪兒?"李秀英問。
"隨便走走,透透氣。"張建國故意含糊其辭。
等到下午兩點多他才回家,手里還提著一個小包裝盒。
"這是什么?"李秀英盯著盒子問。
"就是個小玩意兒,不值錢。"張建國說著就要往房間里走。
李秀英一把拉住他:"拿來我看看。"
盒子里是一個巴掌大的青花瓷片,看起來有些年頭了,但明顯有裂紋。
"你花多少錢買的?"
"不貴,就...就兩百。"
"兩百?!"李秀英的聲音拔高了八度,"一個破瓷片要兩百?你是不是被人當冤大頭了?"
"這不是破瓷片,這是明代青花的殘片,你看這釉色,這發(fā)色..."張建國試圖解釋。
"我不管什么明代清代,兩百塊錢能買多少菜?夠咱們吃一個月的!"
這是兩人的第一次爭吵,但絕不是最后一次。
從那之后,張建國就像著了魔一樣,每個周末都要往古玩市場跑。起初他還試圖瞞著老伴,后來索性攤牌了。
"我退休金每個月三千多,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怎么了?"張建國振振有詞。
"可你買的都是什么?"李秀英指著客廳里新增的幾樣東西,"這個所謂的'宋代影青碗',還有那個'民國粉彩瓶',都是假的!連我這個外行都看得出來。"
"你懂什么?古董收藏本來就有風險,交學費是正常的。"
"交學費?兩個月你就交了八千多學費!"
張建國被說得啞口無言。確實,他買的東西大部分都不對,要么是現(xiàn)代仿品,要么是價值很低的普品。但他不服氣,總覺得自己只是運氣不好,沒遇到真正的好東西。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三個月前。那天張建國在市里最大的古玩市場閑逛,走到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前,看到攤主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神色有些焦急。
攤位上擺著一些瓷器和小件,看起來都很普通。張建國正要離開,忽然看到角落里放著一張家具的照片。
"師傅,這個柜子怎么賣?"張建國指著照片問。
攤主抬頭看了看他,猶豫了一下說:"這個不在這里,在我家里放著。"
"能看看嗎?我對明清家具有點興趣。"
攤主仔細打量著張建國,見他穿著得體,氣質(zhì)也不像是來搗亂的,就點了點頭:"行,不過得去我家看,東西太大搬不動。"
當天下午,張建國跟著攤主來到城郊的一處老房子。一進門他就被震住了——客廳里立著一個近兩米高的書柜,通體紫紅色,木紋清晰美麗,雕工精細,一看就不是凡品。
"這是什么木頭?"張建國試探性地問。
"花梨木,我爺爺留下的。"攤主嘆了口氣,"家里急用錢,不得不賣。"
張建國圍著書柜轉(zhuǎn)了一圈,越看越喜歡。柜子分上下兩層,上層是玻璃門,下層是實木門,所有的五金件都是銅制的,雖然有些包漿,但保存得很好。
"多少錢?"張建國直接問價。
"八萬。"攤主報了個價。
張建國心里一緊。八萬對他來說不是小數(shù)目,家里的存款總共也就十五萬,這一下子就要花掉一大半。
"能便宜點嗎?我是真心喜歡。"
攤主想了想說:"最少七萬,不能再少了。這可是真正的老花梨,現(xiàn)在市面上根本買不到這樣的貨。"
張建國在心里盤算著。按照他學到的知識,真正的老花梨木現(xiàn)在確實很稀少,而且這個柜子的工藝和保存狀況都很好,如果是真的,七萬確實不貴。
"我回去考慮考慮。"張建國沒有當場決定。
接下來的三天,張建國食不甘味,滿腦子都是那個書柜。他翻遍了手頭的資料,對照書柜的特征,越來越確信這是一件真品。
第四天,他忍不住又去了攤主家里,這次帶著放大鏡仔細觀察了木紋和雕工。
"師傅,我想要,但是價格上能不能再商量商量?"
攤主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老哥,不是我不給你便宜,實在是家里等著用錢。我兒子要結婚,現(xiàn)在就差這筆錢了。"
"那...六萬五怎么樣?"
"六萬八,這是底價了。我這柜子要是拿到大古玩店去,起碼要賣十萬以上。"
張建國咬了咬牙:"六萬,現(xiàn)金,今天就能給你。"
攤主猶豫了很久,最后點了點頭:"行,就六萬。但是運費你出。"
就這樣,張建國花掉了家里近一半的積蓄,買下了這個花梨木書柜。
02
書柜運到家的那天,整個家都炸了鍋。
搬家?guī)煾蒂M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書柜抬上三樓,放在客廳里。近兩米高的書柜在客廳里顯得格外顯眼,幾乎占據(jù)了一面墻。
李秀英看著這個龐然大物,氣得說不出話來。
"爸,您這是干什么?"兒子張磊恰好周末回家,看到客廳里的書柜,臉色也變了。
"買了個書柜,以后我的書就有地方放了。"張建國試圖輕描淡寫。
"書柜?這得花多少錢?"張磊追問。
張建國支支吾吾不肯說實話,李秀英在一旁氣得直掉眼淚:"六萬!整整六萬塊錢!"
"什么?!"張磊差點跳起來,"爸,您瘋了嗎?六萬塊錢買個柜子?"
"這不是普通的柜子,這是花梨木的,明式家具,很有收藏價值的。"張建國據(jù)理力爭。
"收藏價值?爸,您別被人騙了?,F(xiàn)在仿古家具到處都是,真正的古董哪有那么容易買到?"
兒媳婦趙莉也在一旁幫腔:"爸,您想想,要是真值錢,人家為什么要賣?肯定是假的。"
張建國被圍攻得有些惱火:"你們都不懂,就知道瞎說。這是真正的老花梨,現(xiàn)在市面上根本買不到。"
"那您怎么證明它是真的?"張磊問。
"我...我研究過,書上都有介紹,這個木紋,這個工藝,絕對是真品。"
一家人爭吵得不可開交,最后還是李秀英哭著回了臥室,張磊和趙莉也黑著臉走了。
接下來的幾天,家里的氣氛異常緊張。李秀英不跟張建國說話,做飯只做一人份,張建國只能自己解決吃飯問題。
鄰居們也開始議論紛紛。
"聽說老張花了六萬買了個柜子?"
"真的假的?六萬塊錢,夠我們家用兩年的了。"
"肯定是被騙了,現(xiàn)在專門有人做假古董騙老年人。"
這些議論聲傳到張建國耳朵里,讓他更加郁悶。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看走了眼,但每次看到書柜,心里又覺得不可能是假的。
一周后,張建國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有個老朋友叫王教授,退休前在大學里教美術史,對古董家具很有研究。
"老王,你幫我看看這個柜子怎么樣?"張建國把王教授請到家里。
王教授圍著書柜仔細觀察了半個小時,時不時拿放大鏡看木紋,用手敲敲柜子聽聲音。
"建國,這個柜子不錯。"王教授最后說。
"真的?"張建國眼睛一亮。
"木頭是真的花梨木,工藝也是傳統(tǒng)工藝,應該有一定年份了。你多少錢買的?"
"六萬。"
王教授點了點頭:"價格合理。真正的老花梨木現(xiàn)在很稀缺,這個柜子要是保存得好,值這個價。"
聽到專家的肯定,張建國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他趕緊把王教授的話告訴了李秀英。
"王教授說了,這柜子是真的花梨木,六萬不貴。"
李秀英冷冷地說:"真的又怎么樣?能當飯吃嗎?六萬塊錢存銀行一年利息都有兩千多。"
"你就是不懂收藏的樂趣。"張建國有些無奈。
"我不懂?我懂的是過日子。你看看你買的那些破爛,哪個值錢了?"
李秀英指著房間里張建國之前買的那些古董:"那個'宋代碗',人家古玩店的老板都說是現(xiàn)代仿品。還有那個'民國瓶子',網(wǎng)上一模一樣的才賣五十塊錢。"
張建國被說得啞口無言。確實,他之前買的東西基本都不對,但這次不一樣,這次有專家認證。
可是李秀英顯然不買賬:"專家?什么專家?就是你那個老朋友?他要是真的懂,怎么自己不去收古董發(fā)財?"
這話讓張建國徹底沒了脾氣。
矛盾進一步激化是在書柜到家后的第二周。
那天張磊又帶著妻子回來了,還叫上了小舅子趙強。
趙強在古玩街有個朋友,據(jù)說很懂行。
"爸,我們今天請了個專家來看看您這個柜子。"張磊開門見山。
趙強的朋友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自稱小李,一進門就開始對書柜指手畫腳。
"這個柜子一看就是新做的,你看這些雕花,線條太規(guī)整了,明顯是機器加工的痕跡。真正的明清家具都是手工雕刻,不會這么規(guī)整。"
小李說得頭頭是道,還拿出手機拍照:"還有這個木紋,太完美了。真正的老花梨經(jīng)過幾百年,木紋會有自然的變化,不可能這么均勻。"
張建國急了:"可是王教授說這是真的花梨木。"
"花梨木是真的,但不代表是古董?,F(xiàn)在用老花梨木做新家具的廠家很多,就是為了冒充古董。"小李很肯定地說。
"那這個柜子值多少錢?"趙莉問。
"新花梨木家具的話,最多兩萬塊錢,還得看工藝。這個工藝一般,一萬五差不多。"
聽到這個估價,李秀英差點暈過去:"一萬五?我們花了六萬買了個一萬五的柜子?"
張建國臉色鐵青,但還是不服氣:"你們就憑幾分鐘的觀察就下結論?真正的鑒定需要很專業(yè)的知識。"
"爸,您就別固執(zhí)了?,F(xiàn)在騙老年人的套路太多了,專門挑您這種剛入門的下手。"張磊語重心長地說。
"要不這樣吧,我?guī)湍?lián)系一下,看能不能退貨。"趙強提議。
"退什么貨?我買的時候就說了不退。"張建國有些惱火。
一家人又是一陣爭吵,最后李秀英撂下狠話:"老張,這個柜子要么你想辦法賣掉,要么我們就分居。我受不了跟一個瘋子生活在一起。"
說完,李秀英就收拾東西去了女兒家。
接下來的一個月,張建國一個人住在家里。兒子偶爾回來看看,但話里話外都是勸他把柜子處理掉。
張建國心里很矛盾。一方面,他確實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被騙了;另一方面,他又舍不得這個柜子。不管怎么說,這木頭是真的花梨木,工藝也很精美,放在家里確實有不同的感覺。
一個月后,李秀英終于回來了。
"我想通了,反正錢已經(jīng)花了,吵架也沒用。"李秀英進門就說,"但是我有個條件。"
"什么條件?"張建國忙問。
"以后你不許再買古董了,家里的錢我來管。這個柜子既然買了,就留著用吧,但是我要把它擦干凈。"
張建國如釋重負:"好好好,都聽你的。"
其實李秀英心里也清楚,老頭子買這個柜子主要是因為寂寞。退休后沒事干,找個愛好也是好事,只是這個愛好有點燒錢。既然錢已經(jīng)花了,與其天天吵架,不如接受現(xiàn)實。
而且她仔細想過,六萬塊錢確實不少,但也不至于傷筋動骨。家里還有些積蓄,老兩口的退休金加起來每個月也有六千多,夠用了。
03
李秀英說要擦柜子,可不是隨便說說。第二天一早,她就開始了徹底的大掃除。
"這個柜子放在這里這么久,上面肯定落了不少灰。既然要用,就得收拾干凈。"李秀英穿上圍裙,拿著各種清潔工具開始干活。
張建國在一旁有些緊張:"小心點,別把木頭弄壞了。"
"你當我是傻子?我知道怎么擦木頭家具。"李秀英沒好氣地說。
她先用雞毛撣子把表面的灰塵撣掉,然后用微濕的抹布輕輕擦拭?;ɡ婺镜募y理在濕潤后更加清晰,整個柜子似乎都亮了起來。
"還別說,這木頭確實挺好看的。"李秀英一邊擦一邊嘀咕。
張建國聽了很高興:"我就說嘛,這是好東西。"
李秀英從上到下、從里到外,把整個柜子擦了個遍。上層的玻璃門擦得透亮,下層的木門也被擦得光可鑒人。
擦到柜子側面的時候,李秀英發(fā)現(xiàn)了一些細節(jié)。
"這些雕花還挺精細的。"她仔細觀察著柜子側板上的花紋,"這是什么花?"
張建國湊過來看了看:"這是牡丹花,寓意富貴。明清家具上經(jīng)常用這種圖案。"
李秀英用抹布仔細擦拭著雕花的每一個細節(jié),生怕漏掉任何一個角落。擦著擦著,她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里怎么感覺不一樣?"李秀英停下手,仔細摸了摸右側板的一個部位。
張建國也湊過來看:"哪里不一樣?"
"你摸摸看,這一塊的手感跟別的地方不太一樣。"李秀英指著一個拳頭大小的區(qū)域。
張建國伸手摸了摸,確實有些區(qū)別。那塊區(qū)域的木紋似乎有些異常,摸起來也稍微有些松動。
"可能是木頭有些開裂了吧,老家具都有這種情況。"張建國不以為意。
李秀英卻較起了真:"不對,這不像是開裂。你看,這里的紋理跟周圍的不太一樣,好像是兩塊木頭拼接的。"
她拿著抹布繼續(xù)擦拭那個區(qū)域,想把木紋看得更清楚一些。就在她用力擦拭的時候,忽然聽到"咔嗒"一聲輕響。
"什么聲音?"張建國也聽到了。
李秀英停下動作,兩人都愣住了。
就在這時,他們發(fā)現(xiàn)剛才那塊手感異常的區(qū)域竟然稍微凹進去了一點。
"這...這是怎么回事?"李秀英有些慌張。
張建國仔細觀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那塊區(qū)域好像是一個小的活動板,剛才在李秀英的擦拭下,可能是觸發(fā)了什么機關。
"別動,讓我來。"張建國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按了按那個凹陷的部位。
隨著他的動作,又傳來幾聲輕微的機械聲,那塊活動板竟然慢慢地向里推進,露出了一個黑洞洞的空間。
"天哪,這是個暗格!"李秀英驚呼出聲。
兩人互相看了看,都有些不知所措。
這個發(fā)現(xiàn)完全出乎意料,誰也沒想到這個書柜里居然藏著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