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看著手中的這份戰(zhàn)犯名單,毛主席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華老也憂慮不已,只因名單上的13個國民黨戰(zhàn)犯至今未能達到特赦的標準,如今他們已經(jīng)是最后一批了,去留還是需要毛主席決定。
過了一會兒后,毛主席淡定地說道:“把他們都放了吧!”
事后再看,毛主席果然高明。
這13人到底有何特殊?毛主席為什么要將他們全部釋放?
首批特赦成員
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老蔣帶著殘余兵力逃往寶島,妄圖東山再起。
跟隨老蔣離開的還有胡宗南、陳誠、何應欽等國民黨將領,而李宗仁等人選擇與老蔣他們分道揚鑣,李宗仁先是留在了香港,之后便前往美國。
除了這些將領之外,大部分的國軍將領被我軍俘虜,新中國成立后,他們被送到了功德林戰(zhàn)犯管理所,在那里進行改造。
他們有許多人拒絕改造,因為他們心中還抱有老蔣會派人來救他們的希望。
他們以為自己會受到看管人員的嚴刑拷打,但這都沒有,他們每天要做的就是學習與勞動。
漸漸地,他們逐漸認識到我黨的思想,也明白國民黨根本不可能卷土重來。杜聿明、王耀武、邱行湘等將領積極進行改造。
他們這些人早就認清老蔣的真面目,尤其是王耀武,在征戰(zhàn)未結束之前,他就告誡過家人,千萬不要跟隨老蔣前往臺灣。
那個時候解放戰(zhàn)爭即將接近尾聲,老蔣特地將王耀武叫到家中,并請他吃了一頓飯??粗⑶榭畲睦鲜Y與宋美齡,他的心中卻十分警惕。
他認為,老蔣如此做,就是想要他繼續(xù)堅守,與我軍對抗到底。而若是他的家人跟隨老蔣前往臺灣,那必定成為自己的掣肘,他只能任由老蔣擺布。
幸而王耀武被俘之后,他的妻子帶著孩子躲到了香港,老蔣并未發(fā)現(xiàn)。而在功德林中,王耀武也曾寫信請求照顧他的妻兒,中央得知后爽快答應了。
正是因為中央這樣的態(tài)度,才讓王耀武在管理所里積極改造。
還有杜聿明,作為老蔣最忠誠的部下,在功德林中他算是徹底感受到了絕望。剛開始的時候,他拒絕改造,甚至一直說老蔣會回來的話。
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并沒有生氣,而是全心全意照顧他。
當他生病的時候,我黨竭盡全力救治他,甚至為其買來珍貴的藥品,這讓杜聿明感到十分不自在。
他寧愿我黨虐待他,畢竟他做了那么多對不起人民的事。但我黨與國民黨形成的鮮明對比,讓他直問自己的內心。
淮海戰(zhàn)役爆發(fā)后,老蔣不顧杜聿明的身體狀況,硬生生將他拉到了戰(zhàn)場上,完全不顧他的死活。而我黨卻全力救治,讓杜聿明的心松動了。
而后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杜聿明徹底失望。當?shù)弥约旱募揖煸谂_灣受苦,并未得到應有的補貼,還有自己的長子自殺的事情后,杜聿明悲痛萬分,對老蔣痛恨不已。
那個時候,他才明白,老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性格,從來沒有改變過。
在這之后,杜聿明變了,他積極改造,學習我黨思想,并勸說其他頑固的將領。
我黨將這些人的改變都看在眼里,因此在1959年,我黨公布了第一份特赦名單,其中杜聿明、王耀武等人赫然在列。
我黨的態(tài)度讓其他將領看到了希望,他們也希望能夠出去,與家人團聚。
至此,其他將領都積極改造,爭取下一批特赦。然而,也有一部分人頑固到底,曾犯下重大罪行,始終沒有達到特赦的標準。對于這些人,我黨該如何處理?
頑固將領的結局
1975年,我黨做下一項重要決定:將功德林的全部戰(zhàn)犯釋放。這一決定瞬間引發(fā)轟動,但我黨有自己的考量。
隔天,華老便拿著戰(zhàn)犯名單來找毛主席,并點明有13名戰(zhàn)犯根本不符合特赦的標準,詢問他們是否能夠釋放。
毛主席看著手中被標注的13個名字,這些人無不是犯下大事的人,如周養(yǎng)浩,他曾殺害抗日英雄楊虎城。
過了一會兒后,毛主席平靜地說道:“把他們都放了吧!”
身邊的人并不明白毛主席的意思,但經(jīng)過商討后決定遵從毛主席的意思,畢竟已經(jīng)過去十幾年,他們這些將領的輝煌不再,沒有太大的威脅。
對于這些被特赦的人員,我黨是寬容的,并決定為其找尋適合的工作。
但依舊有部分頑固的成員想要回到臺灣,回到老蔣的手下。
而當時在臺灣的國民黨內部也不消停,老蔣的病愈發(fā)嚴重,只能將工作全部交給蔣經(jīng)國。而蔣經(jīng)國的資歷根本不能服眾,只能與其他官員斗智斗勇。
當?shù)弥@些被特赦的人想要來臺灣的時候,老蔣的第一個反應便是拒絕。
這些想要來臺灣的人員中,有一部分無非是自家的家人被帶到了臺灣,還有一部分是因為自己孤家寡人一個,回到國民黨或許還有個一官半職。
我黨并不在意這些人的想法,派人將他們送到了香港,讓他們與臺灣方面接觸。
然而,申請了好幾個月,臺灣那邊根本沒有回復,他們對此徹底失望。有的人選擇留在香港謀生,而有的人選擇離開,此后無人再談及國民黨的身份。
當時許多已經(jīng)特赦的人員得知這個消息沒有震驚,反而是早有預料的感覺。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是被老蔣盛情邀請的,比如黃維。
黃維算得上是比杜聿明更加頑固的將領,他的“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在功德林里拒絕改造,與其他的將領格格不入。
有的時候,黃維還與那些積極改造的將領大打出手。即便這樣,我黨依舊讓工作人員細心照顧他,并努力勸說他。
然而,即便是家人的勸阻,依舊未能改變他分毫。
當時黃維的妻子帶著孩子回到了大陸,因為他們在臺灣實在活不下去了,老蔣根本不發(fā)放任何補貼,生活的重擔都落在他的妻子身上。
她想盡一切辦法回到大陸,并見了黃維一面,希望黃維能夠好好改造,這樣他們很快便能團聚,但卻被黃維大罵了一通。
不過,最后在其他將領的勸說以及我黨的關懷下,黃維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成為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成員。
其后臺灣方面想要為其發(fā)放這幾年的薪水,并希望他能夠回到國民黨,卻被黃維拒絕了。他選擇留在大陸,不再助紂為虐。
之后再看毛主席全部釋放的考量,才發(fā)現(xiàn)他是真的高明。
鮮明對比,高下立判
其實在我黨決定送這些人員前往香港的時候,臥病在床的老蔣發(fā)出感嘆:“這是要我的命啊!”
這之后,老蔣逝世,特赦人員也來到了香港。他們遭到了國民黨的冷遇,被“潑了一身冷水”。
我黨的關懷與寶島國民黨的冷漠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讓部分人認識到國民黨的無情。這也彰顯毛主席對臺灣回歸祖國懷抱的信心。
正是因為我黨的政策,讓一部分國民黨將領致力于兩岸統(tǒng)一。如李宗仁,他雖然沒有被送進功德林,但也在美國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
在回國之后,李宗仁便試圖聯(lián)系在臺灣的將領,希望他們能夠回到大陸。
甚至在晚年,李宗仁致力于兩岸統(tǒng)一的工作,遺憾的是到最后都未能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
還有鄭洞國,曾經(jīng)是國民黨將領,在聽說我黨出兵抗美援朝的時候,對我黨改觀,后期更是致力于緩和兩岸關系的工作。
這些事情表明,我黨才是真正的為人民的政黨,而老蔣不得人心,終究走向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