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眼瞅著到跟前,日頭毒得能曬裂地,雨又下得急。四川盆地、湖北、湖南江西北部這些地兒,溫度早躥過35度。新疆吐魯番、重慶巫溪、四川達州更邪乎,40到43度烤得鋤頭把發(fā)燙。
青海東頭、甘肅中部、京津冀這些地方,大暴雨帶著雷雹往地里砸。
福建東南部、廣東中部海邊最危險,24小時能潑下100到180毫米雨水。低洼稻田泡水里,菜苗蔫頭耷腦,搭的瓜棚被風掀翻半邊。
老輩人說“七月秋谷成堆”,今年農歷七月立秋,莊稼人心里存著盼頭??裳郯颓皟旱奶靸?,熱得像“秋老虎”發(fā)威,雨下得比“龍舟水”還急。
農諺說“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今年立秋偏趕上雷陣雨,老周蹲田埂直嘆氣。去年鄰村老張信“立秋無雨是空秋”,沒澆水,半畝玉米干成了“柴火棍”。村頭李嬸家水稻正灌漿,她天不亮就下地,早晚各澆一遍水:“管它諺語準不準,該干的活不能懶。
”農業(yè)站老張說:“農諺是老輩的經(jīng)驗,可追肥、防蟲、排澇一樣不能落?!泵藁ńY鈴怕高溫,得早晚噴水降溫;玉米抽穗怕澇,田埂得挖深半尺排水。
內蒙古中部那片兒,雷暴大風能刮倒大樹,看瓜的棚子得再壓兩塊大石頭。
陜西關中平原熱得冒火,40度以上的天兒,下地只能趕星星出和月亮升?!袄状蚯?,冬半收”——這雷是福是禍?王大爺蹲地頭抽旱煙,煙鍋子敲得田埂直響。
去年雨水少,棉花減產(chǎn)兩成;今年雨水多,又得防稻瘟病,村支書大喇叭喊:“打藥別拖,露水干了就下地!”老話說“秋后一伏熱死人”,立秋后還有末伏,涼席別急著收,蒲扇還得攥手心里。
張老漢數(shù)著玉米棒直咧嘴:“結得倒密,就怕后期雨多,棒子發(fā)霉生蟲。
”農諺里藏著老輩的巧勁兒,可種地不能死磕老話兒——手機能查暴雨預警,天氣預報能標高溫區(qū)。王大娘把手機天氣預報截圖貼墻上:“以前看云識天氣,現(xiàn)在看手機更準當,兩樣都備著,心里踏實?!蔽磥韼滋欤邷剡€賴在黃淮、江漢、江南中北部,暴雨接著往華北、華南灌。
抽穗的玉米、結鈴的棉花、灌漿的水稻,哪樣都得盯著——排澇防旱,防暑降溫,莊稼人得多長幾個心眼兒。
農諺說的“谷成堆”到底能不能成?
還得看后面半個月雨水給不給力,日頭收不收威。
您老家立秋有啥農諺?評論區(qū)說說,給新手莊稼人支支招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