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漢文
我今年71歲,只有一個女兒。我的老伴在女兒讀高中時,就因病去世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們父女倆相依為命。
我年輕時候總盼著能有個兒子,可天不遂人愿,計劃生育讓我沒敢再生。
人人都說閨女是貼心小棉襖,比兒子孝順有用。雖然這話不假,可只有一個女兒的我,心里頭還是很想老了有兒子陪、有孫子抱的。
為此,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總想女兒能找個上門女婿,或者嫁到家附近,這樣我也能時常見到。
可是,閨女中專畢業(yè)那年,卻找了個鄰省的對象。
當時我一聽就急了:幾百公里的路,坐火車得晃悠一整天。如果女兒真嫁過去,一年能回幾趟家?
可那時候看著閨女紅著眼睛說:“爸,我舍不得他”,我這心就軟了下來,只能勉強答應。
沒想到半年后,她居然把女婿帶了回來。當時女婿高高瘦瘦的,人也斯斯文文的,見了我就喊叔叔,手里提著兩箱奶,站在門口搓著手笑。
他說想在我們這邊扎根,并且已在我們市里開發(fā)區(qū)找了工作。我瞅著閨女眼里的光,啥也沒說,買了兩只老母雞,一只燉了鍋湯,一只做了鹽焗雞,好好地跟女婿喝了幾杯。
倆孩子結婚時,也沒大辦,就領了證,兩親家吃了個飯。
為了讓女婿在城里安家,我把攢了大半輩子的積蓄取了出來,幫他們在市里買了套小三居。
交房那天,我摸著白墻掉眼淚,閨女拉著我的手說:“爸,以后我們就在這給你養(yǎng)老?!?/p>
女兒結婚第二年,就生了娃,是個外孫。聽到是個男娃,我高興地直接請了假去女兒那邊。
親家母也來了,她是農(nóng)村人,手腳麻利,照顧起女兒的月子一套一套的。也因為這樣,她總和我不對付。
我給孩子換尿布,她說我動作慢;我熬小米粥,她說火大了。
有天夜里我還聽見她跟女婿嘀咕:“你老丈人也沒規(guī)矩,天天喊孫子、乖孫,好像孩子是給他們家生的一樣?!?/p>
聽到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想想閨女夾在中間難做人,原本要住一周的,我第四天就收拾東西回了自己家。
外孫三歲前,基本是親家母帶著。我每半個月就會去農(nóng)村老家采購一些土雞蛋、小雞仔和綠色蔬菜,然后坐公交去市里看外孫。
孩子那時候不認生,見了我就喊姥爺,張開胳膊要抱抱。我抱著他在小區(qū)里轉(zhuǎn)悠,逢人就說“這是我大外孫”,聽著別人夸孩子長得俊,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外孫四歲那年,親家公突然中風半癱了,親家母得回去照顧。小孩離不開人,我二話不說就搬去了市里幫忙照顧,這一住就是十二年。
每天早起晚睡,接送孩子上學,陪他做作業(yè),周末帶他去公園玩耍。
外孫上小學時,數(shù)學總跟不上。我就拿著他的課本,戴著老花鏡研究,然后給他輔導。
有次期中考試,在我的用心輔導下,他數(shù)學考了92分。放學時他舉著卷子沖進廚房,我正在燉排骨,他抱著我的腿喊:“姥爺,你看!我終于考上90分了!”
看著外孫如此高興,我也高興得差點把菜燒糊了。
那時候我退休金一個月才3500多,除去給孩子買零食、買輔導書,剩下的都攢著。
每年換季,我都會給他買新衣服,從里到外換一遍,而我自己很少換新的,總覺得人老了用不著穿太好,把最好的留給孫輩,自己圖個樂呵就行。
外孫上初中那年,個頭躥得比我還高。有天放學回來,他耷拉著腦袋說想買雙運動鞋,因為班上同學都穿牌子的,他沒有的話,在班里很沒地位。
我瞅著他磨破邊的舊球鞋,心一軟,第二天一早就拉著他去商場挑了雙最貴的,要899元——這價錢能給我買十幾雙老布鞋了。
雖然心里還是有點舍不得,但看著外孫穿著新鞋在鏡子前轉(zhuǎn)圈圈,說“姥爺你真好”時,我又覺得這錢花得很值。
那時候他每周回一次家,我總會提前燉好他愛吃的紅燒肉。他一邊扒拉米飯一邊跟我說學校的事,說哪個老師嚴厲,哪個同學調(diào)皮。
我坐在旁邊聽著,時不時給他夾塊肉,感覺這日子真的很幸福。
然而,這些美好,卻在外孫中考結束后慢慢變了。
4年前外孫中考,不知怎么回事落榜了,分數(shù)只能去郊區(qū)讀普通高中。那個學校很差勁,離家也遠。
同時禍不單行,那個暑假閨女和女婿所在的廠子開始裁員,兩人都沒保住工作。那段時間家里的氣氛像結了冰,我每天變著花樣做飯,可桌子上誰也不說話。
后來一天午飯時,女婿跟我說:“爸,我想把這房子賣了,搬回我老家那邊生活。我表哥在教育局,給孩子找個好點的高中不難,那邊的高考分數(shù)線也比我們這邊低,我們夫妻去那邊也有不少工作機會?!?/p>
當時閨女沒應聲,可我知道她動心了。我也沒說什么,只說他們想怎樣就怎樣辦吧,心里卻百般不舍。
決定搬回去的那天,閨女紅著眼圈跟我說:“爸,等我們站穩(wěn)腳跟就接你過去。”
我強笑著點頭,轉(zhuǎn)身去銀行取了五萬塊錢塞給她:“妞,賣房手續(xù)慢,這錢你們先拿著周轉(zhuǎn)吧?!?/p>
房子掛出去三個月才賣掉,比買的時候賺了好幾萬,也算不虧。
搬家那天我去幫忙收拾,看見外孫把我給他買的那些輔導書都扔在垃圾桶里,卻小心翼翼地把親家母去年給他織的毛衣好好疊在箱子最上面。
看到這一幕,我內(nèi)心很不是滋味??勺詈笏蛣e時,還是笑著給外孫塞了幾百塊零花錢,跟他說:“到了那邊要好好念書,姥爺有空就去看你!”
他們走后的頭三個月,外孫幾乎每周都會給我打電話,說新學校的事,說奶奶做的菜太咸。我每次都要跟他聊上半個鐘頭,掛了電話還捧著手機笑半天。
可慢慢地,電話越來越少。有時候我打過去,他說兩句就說要寫作業(yè),匆匆掛了。
閨女說他功課緊,我信了,托人買了套最新的復習資料寄過去,可后來問起,他說還沒拆封。
去年冬天我去看他們,坐了七個小時的火車。剛進門,就看見外孫正給親家母捶背,嘴里念叨著:“奶奶你今天燉的羊肉真好吃,比學校食堂強多了?!?/p>
親家母笑得合不攏嘴,讓我很是羨慕,又有點嫉妒。
吃飯的時候,親家母一個勁給外孫夾肉,外孫也有樣學樣給親家母夾菜,卻沒給我夾??粗郎线@一幕幕,我瞬間覺得沒了胃口。
女兒好像看出我的失落,晚上私底下勸我說:“爸,你別往心里去,孩子大了,跟奶奶親也正常?!?/p>
我啥也沒說,但轉(zhuǎn)身回到房間,淚水卻莫名打濕了眼眶。
回家那天,我又給外孫塞了個紅包,這次比以往都多,一共5000元。因為外孫上大學了,用錢的地方多。
然而外孫接過錢,跟我說了謝謝,轉(zhuǎn)身就塞給了親家母。
親家母笑著拍他的頭:“奶奶有錢,你自己留著買學習用品吧?!眱扇诉€因此推來推去,其樂融融的樣子,好像我這個掏錢的人根本不存在似的。
前幾天看見親家母曬的朋友圈,她手腕上戴著個銀鐲子,說是外孫用獎學金給她買的。
看到這條朋友圈,我內(nèi)心很不好受。沒想到我把外孫當親孫子一樣供養(yǎng)了12年,到頭來,他卻跟他奶奶最親。
老話常說“外孫是狗,吃了就走”,這些年,我算是明白這句老話的道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