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根密云受災玉米
從田間到了市場
車斗里的玉米晃著暖光
一頭是田埂的焦灼
一頭是城里的牽掛
(圖片來源:北京新聞廣播)
8月2日清晨7點剛過
位于朝陽區(qū)北苑路的
北京優(yōu)農特色農產品市集里
“密農人家”的攤位前已漸漸熱鬧起來
一袋袋玉米碼放整齊
它們來自剛剛經(jīng)歷暴雨重創(chuàng)的
密云區(qū)太師屯鎮(zhèn)
每一袋都承載著一份特殊的牽掛
「斷裂的“鏈”與人心的“橋”」
時間倒回幾天前
北京“七下八上”的主汛期
暴雨如注
家住在密云區(qū)太師屯鎮(zhèn)北山村的嚴小立
躲過了洪水
但她的“事業(yè)”卻未能幸免
800多個蜂箱被洪水 沖走
50畝 沿著安達木河 的玉米地
也受到了影響
(圖片來源:北京新聞廣播)
“頭一次見這么大的水 ”
嚴小立的這片玉米地 位于密云水庫上游
前幾天根本無法進入
到處是 水坑
8月1日嚴小立采收玉米
(圖片來源:北京新聞廣播)
這片地里種下的“黏糯一號”鮮食玉米
本是她下半年的指望
如今卻成了心頭大石
“如果一周之內賣不完
玉米老了就全完了”
此時滯銷的玉米至少還有7萬斤
在困境中
嚴小立艱難地展開自救
村里的第一書記幫她聯(lián)系賣了6000斤
但只是杯水車薪
朋友們也紛紛幫忙
把求助信息發(fā)到了
密云區(qū)的“電商聯(lián)社”群里
正是這條信息
被孔博看到了
身為在密云長大 父母都是農民的人
他太了解其中的不容易
看到嚴小立的求助后
他幾乎沒有猶豫
將信息轉發(fā)到自己的兩個社群里
很快
愛心訂單開始刷屏
75個家庭的接龍
是75份沉甸甸的信任
他訂下了1000根玉米
比訂單數(shù)多出了近三分之一
為了給下單的市民省下每一分錢
他派車去 取玉米
(圖片來源:北京新聞廣播)
8月1日下午5點半
運載著1000根玉米的貨車
抵達位于 密云區(qū)河南寨鎮(zhèn) 的分揀車間
車間的燈光下
孔博 和員工們仔細檢查著每一根玉米
“太嫩的 太老的都不能要
必須把好關”
他解釋著多訂200根的原因
“如果篩選后還不夠
就用我們自己種的好玉米補上”
“災區(qū)農民有困難
我們得幫
但市民是出于愛心來支持
我們更不能讓他們吃虧
品質標準不能降”
孔博的這句話
為這座“人心的橋”砌上了
最堅實的基石——責任
(圖片來源:北京新聞廣播)
他的援助并未止步于這1000根玉米
孔博在自己的微信視頻號上
發(fā)布了一條公開承諾
“ 受災地區(qū)如有滯銷產品
我們盡所能無償提供技術指導
或代賣等服務
或者能力范圍的兜底收購對接市場 ”
承諾一出
求助信息從四面八方涌來
孔博劃著手機
一條條信息背后
是一個個焦急的農戶家庭
孔博和他的“密農人家”
在此刻成為了連接城鄉(xiāng)的橋梁
但一座橋 無法承載所有人的重量
「我們的土地能不能抵抗住下一場暴雨?」
一千根玉米的旅程
抵達終點后
留下的是更深層次的思考
我們的土地能不能抵抗住下一場暴雨
平谷區(qū) 農業(yè)技術骨干 現(xiàn)場勘查
(圖片來源:北京新聞廣播)
“對于可能受災的農產品
農業(yè)農村局 市場監(jiān)管局等相關部門
應及時介入進行品質和安全檢測
這既是對消費者負責
也是保護‘密云農業(yè)’
這個金字招牌的長遠之計”
北京鄉(xiāng)村振興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北京農學院經(jīng)管學院教授何忠偉強調
對此
密云 平谷 懷柔 延慶等多地
組織農業(yè)技術骨干
先后走進大華山鎮(zhèn)蘇子峪村
大興莊鎮(zhèn)大興莊村等地
實地察看地塊積水 玉米 大桃等
農作物長勢情況
現(xiàn)場為農戶答疑解惑
提供農業(yè)技術
保險政策等方面幫助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 長遠的問題
直指土地本身
如何增強京郊土地的“韌性”
何教授從專家視角給出了“ 良方 ”
??????
首先
是基礎設施的“硬升級”
“過去我們修的排洪渠可能只有一米寬
現(xiàn)在要考慮拓寬到五米甚至十米”
要疏導 不能堵
其次
是預警系統(tǒng)的“軟升級”
可以借助北京的AI技術優(yōu)勢
建立洪水識別模型
預測特定降雨量對具體村莊的影響
將預警時間再提前
最后
是保障體系的“全升級”
「站在泥濘上,仰望下一場“豐收”」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
當被問及如何從泥濘中“爬起來”時
何忠偉 很堅定
我們的土地能不能抵抗住下一場暴雨
嚴小立 平靜而篤定
“ 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吧
其實搞農業(yè)的人都是在賭
賭天氣 賭你的運氣”
這或許就是屬于土地的哲學
靠天吃飯
但不聽天由命
(圖片來源:北京新聞廣播)
嚴小立表示
無論這批玉米在未來十天內
是否全部賣完
都要 在 8 月中旬前 鏟 去
并 清整土地
因為新的種子已經(jīng)備好
“ 就像這次大雨一樣 總會過去 ”
1 0 多 天后
他們將 在這片泥濘卻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種下 新的農作物—— 大白菜
迎接新的“豐收季”
編輯 | 桑藝曼(實習)
責編 | 趙寧寧
主編 | 楊公元
監(jiān)審 | 楊 巍
來源|北京新聞廣播
部分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科普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