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在全球貿(mào)易場上動作不斷,手里的關稅大棒揮得虎虎生風,而中國周邊的幾個鄰居,一個個都沒能扛住,先后向給特朗哦“跪”了。
說起來,這六個國家各有各的處境,有的是老盟友,有的是想兩邊討好,還有的是實在沒辦法,但說到底,都是被美國的關稅政策逼得沒了脾氣。
那到底是哪六個國家呢?
日本和韓國,作為美國在亞洲的老伙計,按說關系該鐵得很,可特朗普才不管這些,該施壓照樣施壓,之前日本還硬氣了幾天,首相石破茂公開說過不滿,韓國那邊新上任的總統(tǒng)李在明,屁股還沒把總統(tǒng)椅坐熱,就被美國的要價嚇了一跳。
但最后呢?還不是得低頭。
日本答應給美國投五千億,涉及半導體、汽車制造這些核心領域,韓國也跟著拿出三千五億,連造船、能源合作都包了進去,換來的是美國把對他們的關稅定在15%。這數(shù)看著比有些國家低,但你想想,歐盟也是這個數(shù),說白了就是美國給“自己人”劃的底線,想少交稅?行,拿真金白銀來換。
有人說這是“打一巴掌給顆糖”,可這糖吃得一點都不甜。
日本企業(yè)本來在全球布局好好的,現(xiàn)在被要求擴大在美國的生產(chǎn),等于硬生生把一部分產(chǎn)業(yè)鏈從原來的軌道上拽了下來。中國和日本在制造業(yè)上合作不少,它這么一調(diào),多少會影響到兩邊的產(chǎn)業(yè)協(xié)作。
韓國更別說了,李在明剛上臺就給美國送了份“大禮”,把高端造船和半導體工藝往美國遷,明擺著是割自己的肉喂美國。
其實日韓心里都清楚,15%的關稅不算低,但比起被美國往死里罰,已經(jīng)算“優(yōu)待”了,特朗普早就放話了,誰也別想搞特殊,想從美國這兒討便宜,就得按他的規(guī)矩來,所以哪怕心里再不情愿,日韓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比起日韓,東南亞的越南、菲律賓和柬埔寨,日子更不好過,這三個國家經(jīng)濟都靠出口撐著,而美國又是它們的重要市場,特朗普一抬手加關稅,它們的外貿(mào)立馬就得哆嗦。
越南被征了20%的稅,菲律賓是19%,柬埔寨稍微晚點,但最后也定在了19%。柬埔寨首相洪馬內(nèi)前段時間還在社交媒體上感謝特朗普,說這對柬埔寨經(jīng)濟是好消息。
可誰都知道,柬埔寨首相前陣子專門給特朗普打電話求情,還夸對方在柬泰沖突里“領導有力”,這姿態(tài)放得夠低了。
畢竟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被加了稅還得笑著道謝,想想都讓人覺得無奈。
菲律賓為了少交稅,答應給美國開放更多市場,農(nóng)業(yè)、醫(yī)療這些領域都讓美企優(yōu)先進來。
可菲律賓農(nóng)民本來日子就緊巴,美國的玉米、大豆憑著現(xiàn)代化種植,成本低得很,一旦大量涌進來,當?shù)剞r(nóng)民的生計怕是要更難了。
柬埔寨更實在,直接按美國的要求,查起了經(jīng)當?shù)爻隹诘闹袊唐罚B一些中資企業(yè)的出口平臺都停了,要知道,中資在柬埔寨可是重要的外資來源,這么一搞,等于自己斷了部分財路,但它也沒辦法,畢竟太依賴美國市場了。
這三個國家心里跟明鏡似的,向美國妥協(xié),不光可能得罪中國,畢竟中國是它們重要的貿(mào)易伙伴和投資來源,還會傷了自己的制造業(yè)和就業(yè)。
可在美國的關稅大棒面前,它們實在沒別的選,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還有個在大國之間來回晃的,就是印度,莫迪一直想在中美俄之間找平衡,俄烏沖突的時候,他靠著“中立”從俄羅斯買低價油,又跟美國套近乎,賺得盆滿缽滿。
可特朗普不吃這一套,直接給印度來了個25%的關稅,還加了額外懲罰,涉及石油化工、電子元件這些行業(yè)。
莫迪估計也沒料到,自己又是“四國安全對話機制”成員,又是“稀土聯(lián)盟”的關鍵角色,居然被美國從背后捅了一刀。特朗普嘴上還說著“莫迪是我朋友”,手上的動作可一點不含糊,他嫌印度對美國出口多、進口少,還說印度是“全世界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言外之意就是:想跟我做生意,就得乖乖聽話。
印度對美國的出口一年能有九百多億,25%的關稅砸下來,保守估計得損失兩百億,可它又不敢真跟美國鬧翻,畢竟對美貿(mào)易依賴太深,只能一邊談判一邊觀望。特朗普這招也夠狠,就是明著告訴莫迪:別想腳踩兩只船,要么跟我站一隊,要么就等著挨罰。
不過話說回來,這六個國家里,有三個的妥協(xié),明里暗里都傷了中國的利益,這就不得不提了。
越南是最直接的,它為了讓美國把關稅降一點,答應了個特殊條款:凡是經(jīng)越南轉口到美國的第三國商品,美國要征40%的稅。
這哪是針對第三國啊,分明就是沖中國來的,之前中美打關稅戰(zhàn),不少廣東、廣西的制造企業(yè),都把貨拉到越南組裝一下,再以越南的名義出口美國,能省不少稅,現(xiàn)在越南這么一答應,這條路基本就被堵死了,這些企業(yè)怕是得重新找出路了。
日本和印度則是在稀土上動了心思,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話語權一直挺穩(wěn),可美國早就想擺脫對咱們的依賴,拉著日、印、澳搞了個“稀土聯(lián)盟”。日本在和美國的協(xié)議里,直接說要在美日澳建稀土定價中心,把中國排除在外,它國內(nèi)的企業(yè)還減少了對咱們高性能磁材的出口配額,這不明擺著要搶咱們在稀土定價上的主動權嘛。
印度更積極,不僅答應給這個聯(lián)盟多供稀土礦,還限制中國企業(yè)參與相關項目,連之前和咱們合作的探礦項目都給取消了,甚至被美國逼著,不讓咱們和它在稀土提煉技術上有交流。說白了,就是想斷咱們在稀土產(chǎn)業(yè)鏈上的優(yōu)勢,幫美國搭臺。
可有意思的是,這三個費盡心機討好美國的國家,自己也沒撈著好。日本投了那么多錢,企業(yè)產(chǎn)業(yè)鏈被打亂;印度被加了高關稅,損失慘重;越南堵死了轉口的路,自己的中轉貿(mào)易也受影響。這就像給美國遞了投名狀,結果轉頭就被美國薅了羊毛,早知如此,何必呢?
結語
特朗普這一系列操作,明著是跟這些國家談貿(mào)易,其實不少心思都繞著中國來,他知道硬剛中國不容易,就從周邊國家下手,想通過拿捏它們來給咱們施壓,畢竟加關稅這事兒,對美國來說幾乎沒成本,能唬住一個是一個。
說到底,在國際這張牌桌上,沒什么人情可講,硬實力才是底氣,這些國家的妥協(xié),與其說是向特朗普低頭,不如說是被美國的實力逼到了墻角,只是可惜了那些為了討好別人,不惜損害鄰居利益的,最后往往發(fā)現(xiàn),自己才是那個被算計的。
這貿(mào)易場上的博弈還在持續(xù),中國周邊的這些鄰居會怎么選,美國的關稅大棒還會揮向誰,都不好說,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誰想靠著犧牲別人來換自己的安穩(wěn),多半是行不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