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科技巨頭們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分化。
2025年以來,美股科技八巨頭(英偉達、微軟、蘋果、谷歌、亞馬遜、Meta、博通、特斯拉)股價表現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英偉達、博通、微軟、Meta跑贏標普500指數,而蘋果、特斯拉、谷歌和亞馬遜則明顯落后。
瑞銀認為,這一分化背后反映了市場對不同公司AI投資回報預期的重新評估。目前的關鍵在于識別哪些公司能在AI基礎設施大規(guī)模投資的同時保持強勁的資本收益率。
AI投資的雙刃劍效應
瑞銀表示,市場分化的背后是投資者對各公司基本面預期的顯著差異。
從6個月CFROI(現金流投資回報率)修正數據可以看出,博通獲得了最積極的盈利預期修正,而特斯拉和蘋果則面臨負面修正。谷歌、Meta、微軟和英偉達的CFROI修正相對平穩(wěn),表明投資者對這些公司的盈利預期相對穩(wěn)定。亞馬遜的修正略微為負,反映了市場對其云計算業(yè)務競爭加劇的擔憂。
這些細微的修正體現了當前市場對科技公司基本面變化的高度敏感性,直接影響了股價表現。
瑞銀認為,當前科技巨頭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在AI基礎設施大規(guī)模投資的背景下,能否維持強勁的資本收益率。從2025年公司利潤變化的驅動因素分析,增長因素仍是主要推動力。
分析師表示,市場正在從對科技巨頭的集體樂觀轉向基于基本面的差異化定價,投資策略的重點應從此前的"廣泛布局科技股"轉向"精選個股"。那些能夠在AI投資浪潮中保持強勁資本收益率、同時增長預期相對保守的公司,可能提供更好的風險調整后收益。
估值水平回歸理性
就整體而言,美股科技八巨頭估值正在回歸理性。
根據瑞銀市場隱含收益率(MIY)分析,科技八巨頭相比過去五年已處于相對便宜的估值水平。更重要的是,這些公司相對美股整體市場的歷史估值溢價近期已明顯收窄。
從2020年7月到2025年7月的數據顯示,科技八巨頭的MIY從歷史高位逐步回落,目前處于相對合理區(qū)間。相對估值溢價的收窄表明,市場對這些公司的預期已變得更加理性,不再簡單地給予"成長性溢價"。
分析師認為,這一估值重新校準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入場時機。特別是對于那些基本面依然強勁、但股價表現相對落后的公司。
科技八巨頭作為整體仍展現出令人矚目的盈利能力。該群體預計CFROI將保持在20%以上,同時實現15%的資產增長率,推動經濟利潤持續(xù)增長。
分析師表示,從歷史趨勢看,這些公司通過提高利潤率成功抵消了資產周轉率的下降。
2015年至2024年期間,該群體的營業(yè)利潤率從約25%提升至超過40%,而資產周轉率則從0.6倍降至0.4倍左右。這一變化反映了商業(yè)模式向更高利潤率業(yè)務的轉型。
科技八巨頭的經濟利潤占美股市場總經濟利潤的比重超過30%,為其市值占比提供了基本面支撐。預計2025年該群體經濟利潤將達到約6000億美元,其中英偉達、微軟、Meta和蘋果是主要貢獻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