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國家沒和我國建立外交關(guān)系,可只要從它那路過就得交150萬的過路費。收完咱們的錢還不算完,它轉(zhuǎn)頭就把主意打到了美國頭上,居然也找美國要錢,關(guān)鍵是美國還不敢吱聲。放眼全球這么多國家,愣是沒一個敢招惹它的。這國家到底啥來頭?為啥能這么“豪橫”?背后的事真是讓人忍不住想探究一番。
到底是哪個國家這么肆無忌憚?它憑啥這么狂?
不少人第一反應(yīng)會猜是俄羅斯,也有人覺得是沙特阿拉伯。但咱先別急著下結(jié)論,您絕對想不到,這地界其實是中美洲的小國家巴拿馬!是不是驚掉下巴?很多人都以為是大國,結(jié)果答案卻是個存在感不算強的小國,夠讓人琢磨一陣的?
在1979年以前,巴拿馬妥妥是個窮國。那會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是常態(tài),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艱難。到了酷熱的夏季,情況更是雪上加霜,巴拿馬不僅飲用水短缺,食物也嚴(yán)重不足,人們的生存都成了難題,生活狀況和印度人沒啥兩樣。
當(dāng)年壓根沒人把這個中美洲小國當(dāng)回事,誰能料到,短短幾十年過去,巴拿馬搖身一變成了全球最“霸氣”的國家之一?,F(xiàn)在每年光靠過路費就能進賬500多億,這賺錢能力簡直讓人驚掉下巴!曾經(jīng)那個被人輕看的小地方,如今靠運河生意硬生生在國際舞臺上刷出了超強存在感,這逆襲劇本誰看了不喊一句牛?
這500億可不是人民幣,而是真金白銀的美元!在全球各國收取的過路費總和里,這個國家一下子就拿走了5%。瞧瞧這操作,簡直把“霸道”倆字寫在腦門上了!
說起來也挺讓人納悶的,巴拿馬在收取過路費這事上那叫一個“不挑主顧”,不管是來自哪個國家的,它都照收不誤,這膽子可真不?。?/p>
在美洲地界,有個叫巴拿馬的小國,那架勢可夠牛氣的。不管啥國家的船只打這過,它眼皮都不抬,直接伸手要錢。您猜怎么著?就連全球數(shù)一數(shù)二的美國,到了巴拿馬這,也得老老實實把錢掏出來。咱們中國也不例外,每次路過都得交150萬,一年算下來,光過路費就得砸進去100億!這小國到底憑啥能讓大國們都“乖乖買單”?背后的門道可太值得琢磨了。
在過路費這事上,像俄羅斯、蒙古這些國家掏的錢可能算是最少的。而在需要繳納過路費的國家里,美國一年給巴拿馬交的過路費那叫一個多,穩(wěn)穩(wěn)地排在頭一名,咱們中國交的過路費緊隨其后,在各國中也算是數(shù)額較大的。
這不禁讓人犯嘀咕,巴拿馬不過是個彈丸之地,論規(guī)模既不算多大也不算極小,就算眼下經(jīng)濟狀況有了起色,咋就敢打起中美兩國的主意收過路費?一個小國哪來的底氣對兩個大國下手,這事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背后到底有啥門道?
實際上,這高額過路費中美兩國竟是自愿繳納的,巴拿馬究竟有啥能耐?居然能讓兩個強國心甘情愿掏錢?
這事大概率和巴拿馬的發(fā)展壯大歷程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
在中美洲最南端有個存在感不算高的國家,叫巴拿馬。這地面積不大,滿打滿算也就7萬平方公里,擱地圖上看就跟巴掌大的一塊地似的。首都設(shè)在巴拿馬城,要說住這的人數(shù)量也不多,統(tǒng)共就400來萬。別看地小人口少,這地的地理位置可有講究了,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多琢磨琢磨它在區(qū)域里的獨特價值。
這話到底啥意思?
就拿咱們中國來說,重慶一個市級行政區(qū)的面積就比巴拿馬整個國家還大。重慶生活著3000多萬人口,可巴拿馬全國才400萬左右。單從人口數(shù)量看,巴拿馬的勞動力缺口巨大,和重慶比起來,勞動力狀況簡直是天差地別。
倒霉事一樁接一樁,1501年,西班牙的勢力伸到了巴拿馬,巴拿馬從此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轉(zhuǎn)眼間到了1821年,巴拿馬又被劃入了哥倫比亞共和國的版圖。這一連串的遭遇,讓巴拿馬的命運多舛,接連遭外力擺布,著實引人感慨,也不禁讓人對這段殖民歷史展開思考與爭論。
1903年,美國也插了一腳。在美國背后鼓搗下,巴拿馬宣布獨立。但這所謂的獨立不過是表象,美國哪會白白“幫忙”,其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目的是要壟斷巴拿馬眾多港口和碼頭的使用權(quán)。
剛掙脫殖民統(tǒng)治的枷鎖,巴拿馬轉(zhuǎn)頭又栽進了美國設(shè)的局。本以為擺脫了外來壓迫能喘口氣,誰成想美國的手伸得可真長,在背后搞了不少小動作。內(nèi)有經(jīng)濟爛攤子、社會矛盾冒頭,外有大國干預(yù)施壓,內(nèi)外問題扎堆冒頭,整個國家一度亂成一鍋粥。這剛出狼窩又入虎口的遭遇,讓巴拿馬的發(fā)展之路走得那叫一個磕磕絆絆,也不禁讓人唏噓,小國在大國博弈間求生存,咋就這么難?
說起來,那時候的巴拿馬就是個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國際上壓根沒什么存在感,隨便誰來了都能欺負(fù)一下、占點便宜??烧l能想到,這么個曾經(jīng)任人拿捏的小國,如今竟然能坐收全球一半國家的“過路費”!這前后反差之大,簡直讓人跌破眼鏡,也不禁讓人好奇,它究竟是怎么做到從“小透明”變成“收費大戶”的?
巴拿馬最近狠賺過路費這事究竟咋回事?背后到底有啥勢力在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