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間一直有個繞不開的"傷疤"——南京大屠殺。2012年,時任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的一句話,像一把鹽狠狠撒在這個傷口上:"南京大屠殺是不存在的",這話一出,引起了中方的強烈抗議與譴責。
(日本名古屋市前市長河村隆之,就“南京大屠殺”事件發(fā)表錯誤言論)
1、恩將仇報,名古屋前市長口出狂言
那么,這個河村隆之是個什么來頭?
資料顯示,河村隆之的父親---河村鈊男,當年就是日本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隊伍中的一員,隸屬101師團的下士。
戰(zhàn)后,此人受到人道主義優(yōu)待回國,但其子卻恩將仇報,把中國的仁慈當成了否認歷史的"證據(jù)",說什么"要真有屠殺,我爹能活著回來?"這種邏輯,簡直是把"忘恩負義"四個字演繹到了極致。
(河村隆之否認史實,南京從駁斥到指責到“斷交”)
南京市的反應相當硬氣:立即暫停與名古屋的官方往來。要知道,這兩個城市可是中日"乒乓外交"的見證者,1978年結為友好城市。
河村這一鬧,直接幾十多年的友誼小船給掀翻了。更氣人的是,面對中方的嚴正抗議,河村不僅拒絕道歉,2017年又跳出來放話:"要是真有30萬人被殺,全日本人都該去南京下跪。"這種言論,活脫脫就是日本右翼勢力的標準嘴臉——死不認賬還要倒打一耙。
2、名古屋市的態(tài)度,發(fā)生180度轉變
誰能想到,13年后的今天,名古屋市的風向居然出現(xiàn)了變化。日前,現(xiàn)任市長廣澤一郎在記者會上突然放出風聲:"作為友好城市,持續(xù)交往并共同積累歷史非常重要。"這話雖然說得委婉,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名古屋當局終于扛不住了!
(日本名古屋市長廣澤一郎表示,希望與南京市恢復交流)
更耐人尋味的是,廣澤這次承認:"日本軍隊進入南京后,確實發(fā)生了殺害非戰(zhàn)斗人員的行為。"不過,措辭上還在玩文字游戲,避開了"大屠殺"這個關鍵詞。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26日,名古屋市議會要組團去南京"破冰",還要帶上廣澤的親筆信。這架勢,活像是給當年掀桌子的河村善后。其實這已經(jīng)是他們第三次嘗試修復關系了——2018、2019年就曾兩次組團去南京,可惜當時日方態(tài)度還不夠誠懇,事情一直沒辦成。
而這個態(tài)度轉變的背后,也是有原因的...
2012-2023年中斷交往期間,南京GDP從7200億增長到1.69萬億,名古屋汽車出口對中國依賴度提升37%,中日貿(mào)易額逆勢增長28%。
(南京大屠殺11組檔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明眼人都懂,名古屋這次低頭,一部分原因也是被現(xiàn)實狠狠教訓了?,F(xiàn)在中國手里攥著三張王牌:經(jīng)濟實力、國際話語權、鐵證如山的歷史檔案。特別是201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后,日本再想裝聾作啞可就難了。
3、中方劃下紅線:歷史問題沒有模糊空間
日本某些政客總愛玩文字游戲,但在南京大屠殺這個問題上,中國給日本劃下的紅線比富士山還要清晰,這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想跟中國正經(jīng)打交道,先把這幾件事辦明白了!
首先,把"南京大屠殺"事件堂堂正正寫進教科書!現(xiàn)在日本某些教科書還在用"南京事件"這種模糊表述,甚至有的右翼教材直接寫成"日中沖突",連德國歷史教科書都白紙黑字寫著"南京大屠殺",日本還有什么臉裝糊涂?
(“南京大屠殺”不能被遺忘,受害者及其家屬有權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賠償)
其次,日本當局必須在正式場合道歉,對當年受害者給予充分合理的賠償,徹底清算戰(zhàn)爭罪責,可悲的是,近幾年來,日本一些右翼人士的一些拒絕賠償?shù)难哉摚觿×藲v史創(chuàng)傷。
以史為鑒才能開創(chuàng)未來,中國對日本的訴求本質是捍衛(wèi)人類正義:承認罪行、真誠道歉、糾正教育、永續(xù)和平。歷史不容篡改,南京同胞的苦難是中華民族永恒的記憶,也是對人類文明的警醒。
然而,如今日本防衛(wèi)費連續(xù)5年翻倍,還在西南諸島部署了反艦導彈,與北約暗度陳倉搞“亞太北約化”,這個時候廣澤一郎遞來橄欖枝,就必須拿出行動證明其誠意,是真的想要和平?還是化身“披著羊皮的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