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實習生 假婷婷
2025年8月5日中午,40歲的四川資中人李亮(化名)成功采集造血干細胞,成為四川第90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走出醫(yī)院那天,陽光正好。不久之后,遠在上海的一個小小生命,也將因為這個陌生人,重新獲得感受世間美好的機會。
實際上,這場充滿愛心的“生命接力”是基于長達17年的堅守和等待。從2008年登記成為志愿者到2025年成功配型和采集,李亮用25次獻血、兩次配型的經(jīng)歷,詮釋了什么是“盡己所能”。他總說自己做的都是小事,可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串聯(lián)起了一條跨越17年的“生命接力”賽道。
四川第90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李亮(化名)
一粒種子的萌芽
2008年4月,彼時還是大學生的李亮在校園里第一次了解到了“三獻”的概念。當時,四川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來到他的學校進行宣講,“造血干細胞捐獻”“無償獻血”“器官和遺體捐獻”像一顆種子落進了他心里,“當時就覺得,這是能實實在在救人的事?!彼攬鎏盍说怯洷恚炱鹦渥油瓿裳獦硬杉蔀榱艘幻煅杉毎璜I志愿者。
也是從那天起,李亮的人生多了一項雷打不動的習慣——無償獻血。17年間,他累計獻血25次,9400毫升的獻血量相當于兩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和。“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慣了,僅僅是力所能及地做了點于社會或他人有益的事。”他總說,自己能做的也只是個人能力范圍內(nèi)的小事,可他的這件小事一堅持卻是十幾年。
17年里李亮累計獻血25次共計9400毫升
兩次愛心的顫動
2019年的一個午后,李亮第一次接到四川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芭湫统晒α?!”電話里的消息讓他瞬間熱血上涌,可這份激動很快被一盆冷水澆滅——因未知原因,那次捐獻最終未能成行。他當時挺失落,感覺像是錯過了一場重要的約定,但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依舊該獻血獻血,該工作工作,只是心里那粒種子,還在悄悄等待發(fā)芽的時機。
2025年6月的一天,李亮的手機突然響起,電話那頭,四川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帶來了一個讓他心跳加速的消息:“您的造血干細胞與上海一位血液病患兒配型成功。”放下電話,這個40歲的男人難掩激動——從2008年大學時成為志愿者,他等待這一天,已經(jīng)等了17年。
得知配型成功后,李亮和弟弟通了電話,這個同樣堅持無償獻血的男人,是家里對這件事唯一的“知情者”。
“先別告訴老娘?!崩盍练磸投诘艿堋T谒劾?,母親沒讀過多少書,或許無法理解“抽干細胞”不是“抽骨髓”而是抽外周血,與其讓她擔驚受怕,不如自己做了這件事情再解釋。
李亮接受造血干細胞采集
一種平凡的偉大
為了順利捐獻,他開始調(diào)整作息、健康飲食,并且規(guī)律運動,“想在捐獻時能有最好的身體狀態(tài)?!痹诰璜I造血干細胞之前幾天需要打“動員針”,就是注射一種叫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促進造血干細胞大量生長釋放到外周血中。這個過程中,李亮坦言身體有些輕微不適,但他說:“這點不舒服,我能扛得住?!?/p>
采集造血干細胞時,看著血細胞分離機的管子里,自己的血液緩緩流動,李亮說:“我很榮幸能實現(xiàn)幫助他人的小小愿望,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救助一個生命,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事情。雖然我此生不可能從事軍人或醫(yī)務工作者這類為生命奉獻的職業(yè),但我真切地希望那個小朋友能順利地健康成長,將來也能力所能及地援助他人。”
造血干細胞捐獻也被稱為骨髓捐獻,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捐造血干細胞就是“抽脊髓”,對于這種誤解,李亮希望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讓更多人了解,“捐獻造血干細胞和獻血差異不大,也不可怕?!彼M苡懈嗳肆私饩璜I造血干細胞的過程,也希望更多人能知道,那支小小的血樣,可能就是別人苦苦等待的希望。
經(jīng)過近4個小時的采集,167ml造血干細胞混懸液被分離出來,立即由專人送往上海用于救助患兒。
采集完成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
四川完成90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
志愿者超14萬
在李亮的故事里,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正如他所說:“我不是英雄,只是剛好能幫上忙的普通人。”而這世上最動人的溫暖,往往就藏在這些普通人的堅持里,在某個不期而遇的時刻,成為點亮別人生命的光。
數(shù)據(jù)顯示,四川省造血干細胞捐獻量從2016年突破100例到2021年突破400例僅用5年,增速持續(xù)刷新紀錄。截至2025年8月5日,全省造血干細胞志愿登記人數(shù)達141493人,成功捐獻突破900例,為近千名血液病患者點燃生命希望。
【知識多一點】
造血干細胞怎么捐?
捐獻造血干細胞就像獻一次“特別的血”,很多人認為捐獻造血干細胞會傷身體,其實真沒那么可怕!現(xiàn)在大部分捐獻都是從手臂抽血,就像獻成分血一樣:
1. 先打“小招呼”針:捐獻前幾天,醫(yī)生會給你打幾針“動員劑”,把藏在骨頭里的造血干細胞“喊”到血管里。
2. 躺著就能救人:躺在采血床上,護士扎個針,血液流進機器,把需要的干細胞分離出來,剩下的血再流回身體里,整個過程2-4小時。
3. 身體很快復原:造血干細胞就像“野草”,生命力超強!捐完后,身體1-2周就能把捐出去的補回來,不會留后遺癥。
如何加入中華骨髓庫?
1. 報名當“后備軍”:18-45歲、身體健康的人,在紅十字會指定的醫(yī)院或獻血點獻血時,填完同意書并留取5毫升血,就能加入中華骨髓庫。這就像把你的名字寫進“救命名單”里,不清楚的也可以撥打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省管理中心辦公室熱線028-84352128。
2. 等一個“緣分”:全球70多億人,配型成功就像大海撈針,全靠運氣。但一旦有患者和你配上了,工作人員會聯(lián)系你,確認要不要捐獻。
3. 成為“超級英雄”:同意捐獻后,做個體檢,確定沒問題就能救人啦!你的干細胞會火速送到患者身邊,幫TA重獲新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