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圈里一張985錄取通知書的照片 下面卻是一句"不想去了"。
沒錯。
這不是個例。今年有個數(shù)據(jù)特別扎心 某985高校新生報到率只有82% 剩下18%的孩子拿到通知書卻選擇了退學。更讓人意外的是 這些孩子里有相當一部分是高分考生 甚至有680分以上的。
01
說實話 我特別理解家長們此刻的心情。
辛辛苦苦十二年 終于拿到了夢寐以求的985通知書 結果孩子說不想去了?這不是開玩笑嗎?
可事實就是這樣殘酷。
那些拿到985錄取通知書卻想退學的孩子 他們到底在想什么?
我接觸過不少這樣的案例。有個孩子考了672分 被某985大學的地質(zhì)學專業(yè)錄取 開學前兩天突然跟父母說"我不想學挖石頭" 要退學復讀。還有個女孩 拿到了985的哲學專業(yè)通知書 卻哭著說"我將來要怎么找工作啊"。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其實背后的邏輯很簡單。這些孩子從來沒有真正為自己的人生做過選擇。
02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
從小到大 是不是都是家長在替孩子做決定?報什么興趣班 上什么學校 選什么專業(yè) 甚至連朋友都要篩選一遍。到了填志愿的時候 家長們盯著分數(shù)線 盯著排名 就是不問孩子真正想要什么。
結果呢?
孩子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 突然意識到"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真正的教育不是讓孩子考上985 而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考985。
有個細節(jié)特別有意思。那些選擇退學的孩子 大部分都是在開學前的暑假里"想明白了"。為什么?因為這可能是他們?nèi)松械谝淮斡袝r間去思考"我到底想要什么"。
沒有了刷題 沒有了考試 沒有了排名。
突然安靜下來的時候 內(nèi)心的聲音才開始清晰。
03
說到這里 你是不是心里一沉?
別急。
我見過太多這樣的故事 最后都有了不錯的結局。關鍵在于 我們怎么看待這件事。
那個說要退學復讀的男孩 最后還是去了那所985 但他在大一就轉了專業(yè)。現(xiàn)在學的是計算機 過得挺開心。那個學哲學的女孩 大二開始輔修了法學 現(xiàn)在準備考研 目標是做律師。
退學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輩子都在過別人安排的人生。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那我早知道就不逼他那么拼了"。錯了。拼搏本身沒有問題 問題在于拼搏的過程中有沒有讓孩子參與決策。
04
看到這里 我想你已經(jīng)明白了。
這件事的關鍵不在于985有多好 也不在于專業(yè)有多重要。關鍵在于我們有沒有培養(yǎng)出一個能為自己人生負責的孩子。
等等 仔細一想好像也沒那么簡單啊。
現(xiàn)在的孩子面臨的選擇比我們當年復雜太多了。專業(yè)分工越來越細 新興行業(yè)層出不窮 連我們這些做教育的都經(jīng)常感到迷茫 更別說18歲的孩子了。
但正因為如此 培養(yǎng)孩子的選擇能力才更加重要。
不是讓他們在高考前突然做選擇 而是從小就讓他們習慣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后果。喜歡畫畫就畫畫 不喜歡就停掉 但要自己承擔停掉的后果。想學鋼琴就堅持 半途而廢也行 但要明白放棄意味著什么。
05
最后想說一句話。
985錄取通知書確實珍貴 但更珍貴的是一個有主見 敢選擇 能承擔的孩子。
如果你家孩子現(xiàn)在正面臨這樣的困惑 不要急著批評 也不要急著勸說。先聽聽他們的想法 了解他們的擔憂 然后一起分析利弊。記住最終的決定要讓孩子自己做 但分析的過程你要陪伴。
說實話 一個18歲就敢質(zhì)疑權威 敢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孩子 未來的路可能走得更遠呢。
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