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回出兵,陷我重地,都虧眾頭領(lǐng)照應(yīng)。一次摻毒酒內(nèi),被我發(fā)覺,便先敬他一杯,他從容接過,說要先奠亡友,把酒潑了。我豈不知?”
柴進這段話,在通行本《水滸傳》中是找不到的,因為此話出自程善之的《殘水滸》——因為很多人懷疑通行本《水滸傳》的后五十回并非施耐庵先生原著,于是就出現(xiàn)了很多續(xù)書,《殘水滸》就是其中之一,這本續(xù)書好久好在實現(xiàn)了“惡有惡報”:高俅、高衙內(nèi)、董平、李逵都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宋江也被捉進天牢準備開刀問斬,而魯智深、武松等人則投歸老種經(jīng)略相公種師道麾下,成了不受奸臣迫害的種家軍軍官。
即使僅看《水滸傳》前七十回,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宋江絕非良善之輩,如果盧俊義、秦明、朱仝等人真是有良知的好漢,就一定會對宋江恨入骨髓,做夢都想將其食肉寢皮。
我們細看《水滸傳》就會發(fā)現(xiàn),“大周(史稱后周)”嫡系皇族柴進,可能就是梁山最早的隱形寨主,白衣秀士王倫不過是他招兵買馬聚草屯糧“滅宋復(fù)周”的白手套而已。
王倫可能是想脫離柴進的掌控,所以才拒絕柴進送來的林沖,結(jié)果最后被林沖干掉了——林沖原本跟晁蓋沒什么交情,而且以他八十萬禁軍教頭的身份,也未必會瞧得起村長、鄉(xiāng)村學(xué)究和道士、漁夫。
大宋江山,就是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欺負孤兒寡母竊取的,柴進作為周世宗柴榮的嫡系子孫,想復(fù)國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廣交江湖豪杰,肯定其志不小,這一點他對宋江說得很清楚:“遮莫做下十惡大罪,既到敝莊,但不用憂心。不是柴進夸口,任他捕盜官軍,不敢正眼兒覷著小莊。便殺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庫的財物,柴進也敢藏在莊里?!?/p>
十惡不赦排在前三的罪名是一謀反二謀大逆三謀叛,柴進連殺害朝廷命官的罪犯都敢窩藏,而且十分注重收留刺配之人,這一點連開酒店的人都知道:“專一招接天下往來的好漢,三五十個養(yǎng)在家中。常常囑咐我們:‘酒店里如有流配來的犯人,可叫他投我莊上來,我自資助他?!?/p>
不用筆者分析解釋,讀者諸君也知道柴進這樣做的深意,而且比《天龍八部》里的慕容博、慕容復(fù)的野心還要大得多。
將心比心,我們都能理解柴進的不甘心,通行本《水滸傳》后五十回中柴進居然成了梁山招安的“聯(lián)絡(luò)官”之一,在征方臘時還打入敵人內(nèi)部做了駙馬,這都是不合常理的,最后只好自圓其說,讓柴進辭官歸隱:“我亦曾在方臘處做駙馬,倘或日后奸臣們知得,于天子前讒佞,見責(zé)起來,追了誥命,豈不受辱?不如聞早自省,免受玷辱。”
柴進不會愿意招安,即使他愿意,朝廷也不可能相信,所謂的丹書鐵券、免死金牌,后來的朝代也有,但后來的鐵券上一般都會寫“謀反不赦”,也就是普通刑事案可以免責(zé),但扯旗造反者是一定要殺掉的。
柴進要興復(fù)大周可以理解,不為朝廷所容也很正常,那么宋江為什么要把柴進視為最大威脅,就值得大家來聊一聊了。
首先一點,如果您是宋江,也會認為柴進是一個堅定的反招安派:前朝皇族即使沒有謀反之心,也是當朝重點監(jiān)控對象,柴進囂張地招攬亡命且入梁山為盜目,即使宋江可以赦免,柴進也不可饒恕,更何況高俅的堂弟高廉,還間接死于柴進之手。
宋江讓柴進也進京聯(lián)絡(luò)招安,柴進居然跑前跑后張羅,如果周世宗柴榮九泉之下有知,也會被這個“不孝子孫”氣得從陵墓爬出來。
當然,柴進聯(lián)絡(luò)招安是通行版后五十回的情節(jié),而且未必是施耐庵先生原著,所以我們有必要來看一看程善之的續(xù)書,那里面的柴進不但野心不小,而且已經(jīng)得到了很多梁山好漢的支持,柴進家里不但有丹書鐵券,還有一份盟書:“柴進把綾幅一展,露出標題四個隸字來,是‘還我河山’,再看后面,都寫的‘重扶周室、再興柴氏’的話頭,乃是一幅盟書。后面是江湖豪杰按訂盟的前后,順著年月日下去,具名簽押。最先列名是梁山泊首領(lǐng)王倫,從晁蓋、吳用、林沖、宋江以下,共有三十多人?!?/strong>
晁蓋到林沖,都是在宋江之前上梁山的,他們署名在宋江之前很正常,大家推柴進為主,也是歷朝慣用手法,程善之是清末明初之人,當然知道袁世凱稱帝的故事——袁世凱一開始也假模假式地表示要讓朱煜勲當皇帝,朱煜勲不肯當,袁世凱手下還想上演一出朱煜勲“禪位”給袁世凱的鬧?。骸疤岢鲋烀骱笕?,既合排滿宗旨,又表大公無私態(tài)度?!?/p>
梁山要造反,搬出前朝皇族,自然很有號召力,朱元璋等紅巾軍一開始也是以小明王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為主的——劉福通說韓山童就是宋徽宗趙佶的八世孫。
如果梁山一直反下去,那么柴進就是梁山不可或缺的人物,如果鐵了心招安,柴進就必須除掉,而宋江的心思,早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有柴進在,宋江就難以受招安,而且那盟書跟東漢末年的“衣帶詔”一樣,都是定時炸彈,哪一天公布出來,宋江想招安也不行了。
為了坐穩(wěn)頭把交椅,也為了順利招安,順便消除自己“謀逆”的鐵證,宋江必須除掉柴進,于是就有了本文開頭柴進對石勇、楊林、段景住說的那番話。
除了“毒酒”,柴進還透露了一個秘密:“我如今也不作此想了??墒悄銈児鞲绺缯婧檬侄危暵暱诳?,替我在江湖上招攬人才,誰知道,人才總招攪在他一身。我到忠義堂以后,晁天王不忘記香火情,他箭頭刻字,借史文恭害了晁天王性命?!?/strong>
石將軍石勇是宋江嫡系,柴進把話挑明了,既表示自己不會跟宋江爭位,又說自己掌握著宋江謀害晁蓋的把柄,完全是自保之道。
《殘水滸》是接著通行本《水滸傳》第七十回往下寫的,但遠比據(jù)說非施耐庵原著的后五十回,讓人看著爽快,而且更符合常理。
桃園三結(jié)義講的是忠義,而梁山一百單八將,卻絕大多數(shù)既不忠也不義,互相之間挖坑下套,有些“兄弟”直接被“公明哥哥”坑得家破人亡,要說心底沒有仇恨,那就不是正常人了。
宋江毒殺柴進未遂,雖然不是出自《水滸傳》而是出自《殘水滸》,讀者諸君仍然可以把這兩本書結(jié)合起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梁山頭把交椅上坐的不是晁蓋、宋江,而是大周后裔小旋風(fēng)柴進,梁山好漢的結(jié)局會不會變得好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