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出了本回憶錄,叫《應許之地》。書里講了他咋踏入政壇,又咋住進白宮,還講了他處理金融危機這些事。
在書里,他還提到中美關系。他覺得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的爭奪中,常常是以犧牲美國利益為前提的。
中國商品大批沖進美國市場,搞得那邊產品價格一個勁往下掉。這可苦了美國工人,工資也跟著被壓得越來越低。
可實際情況當真就像這樣嗎?
2008 年,美國爆發(fā)金融危機,那場面簡直亂成一鍋粥。關鍵時刻,中國站了出來,拉了各國一把,給大家爭取到緩和危機的時機,不然還不知道得亂成啥樣,最終這場危機才慢慢化解了。
奧巴馬在回憶錄里抖出猛料,美國精英們心里早有擔憂。14年前,他們就察覺到,美國要跟中國公平競爭,那可太難了。
2007年春天那會,美國財經媒體上開始頻繁冒出些讓人心里打鼓的新聞。
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怎么就破產了?是次級房貸違約案像瘋了似的猛增,直接把這家公司給拖垮了。
一場眼看就要襲來的金融危機,正跟美國經濟死磕,把美國經濟往溝里帶!
美國國會為救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倆房地產公司,大手一揮,直接批了2000億美元救助金。
當時,這倆民營公司給美國差不多九成的房貸做了擔保,就因為這,它們都被歸進新成立的聯邦住房金融局的政府保護機制里頭了。
雖說美國官方大力摻和進來,可市場還是跟快散架了似的,眼瞅著就要崩了,就像個窟窿,還越變越大。
2008年,奧巴馬在總統(tǒng)競選里脫穎而出,成功拿下勝利。轉年,也就是2009年,他宣告正式上任。
奧巴馬剛上臺,為應對金融危機,立馬就采取了不少招。像簽署了個高達7870億美元的投資法案,還搞起減稅,大把大把地擴大支出。
緊接著,奧巴馬把“輪量寬松”的規(guī)模給擴大了。
啥叫“輪量寬松”?簡單說,就是在利率快到0的時候,央行直接印錢,去買市面上流通的國債。這政策可太極端了,非得利率到0才能用。
奧巴馬執(zhí)政那時候,連著搞了三次救市行動。一番折騰下來,美國經濟總算是有起色了,失業(yè)的人也少了。
然而,“輪量寬松”這政策,可把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跟貨幣體系攪得七零八落。
好多國家都跟著美國的政策走,結果導致全球基礎貨幣供應量一個勁地往上升,眼瞅著新一輪膨脹馬上就要來了。
咱中國可沒像其他國家那樣,腦子一熱就印鈔票。中國把勁都使在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發(fā)展上了,這多靠譜、多負責!
一番激烈討論后,咱國家拍板,要從四個方向入手,刺激咱國內的經濟。
首先得大力搞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這塊尤其要重視。其次,得打造創(chuàng)新型經濟,不能老是走老路。再者,要強化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像加大教育投資就得落到實處。最后,不能太依賴出口了,得想法子降低這種依賴性。
金融危機一來,亞洲那些主要貨幣,都開始“跌價”了。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中國甩出大招,掏出4萬億資金,一口氣實施10項措施。這10項措施里,有緊鑼密鼓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有快馬加鞭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大力推動鐵路和公路建設等。
這對亞洲經濟短期內的復蘇起了大作用,各國紛紛點贊,還為中美交流合作打下了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