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杭州登云大橋上,一對小夫妻因為28萬存款吵翻了。
男的三十多歲,安徽來的,想拿錢回去蓋房還債,女的想在杭州買房定居。
最后男的跳河死了,現(xiàn)在事情都處理完了,剩下的人更慘。
今年八月,杭州登云大橋上,一對小夫妻吵得不可開交。圍觀群眾還以為是普通的小兩口拌嘴,誰能想到,幾句話沒說完,男的直接翻過護(hù)欄跳下了河,當(dāng)場失蹤。
后來的三天里,警察、消防、民間救援隊沿著運河一遍遍搜。等人打撈上來,已經(jīng)沒了氣。整個過程,只有一個詞能形容:荒唐。
可要說起這場悲劇的起因,說實話,更讓人堵得慌——28萬存款,一場夫妻拉鋸,一條人命,一地雞毛。
錢從哪兒來的?
這對夫妻,男的姓劉,安徽人,三十出頭,在杭州干裝修,女的是江西人,在某連鎖便利店做收銀。兩人是在小商品市場認(rèn)識的,算不上多轟轟烈烈的愛情,但也真心過日子。
從2017年到2025年,倆人靠著一磚一瓦地干活、每月一百兩百地存錢,攢下28萬——這在漂泊多年的打工夫妻眼里,不是個小數(shù)目。
平時也沒太大矛盾,租住在橋西一帶的老小區(qū),一室一廳。沒房沒車沒孩子,有點小積蓄,按理說應(yīng)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但問題就出在這28萬上——這筆錢,是兩人共同名下的儲蓄卡里存的,沒立協(xié)議,也沒人管理。
錢要怎么花?
事情的導(dǎo)火索發(fā)生在7月底。
男的劉某偷偷轉(zhuǎn)了5萬塊回老家。女的一查賬發(fā)現(xiàn),頓時炸了。
“你轉(zhuǎn)錢干嘛?”
“蓋房子,還債。”
“咱不是說好買房付首付了嗎?”
“我爸媽那邊急著用?!?br/>“你咋不跟我說一聲?”
“跟你說你就不同意啊?!?/p>
三天時間,兩人吵了四次。房間門都快吵爛了,樓下鄰居報警一次,店長打電話勸一次,最后干脆互不搭理,回家吃飯都背對著坐。
女的堅決要在杭州買房,她盯上了拱墅那邊的新樓盤,知道政策剛放開,外地戶口可以落戶、首付還有優(yōu)惠。她覺得這是兩人改變命運的機(jī)會。
男的呢?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家里漏雨的老房子手機(jī)里拍了一堆。他說:“做人不能忘本,得讓爸媽住上好房,弟弟生意賠錢了,我不幫,誰幫?”
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后一夜的沉默
案卷記錄里有這么一句讓人心里拔涼的話:“兩人出事前一天晚上,還睡在同一張床上,但從頭到尾沒說一個字。”
女的坐在床邊刷手機(jī),男的背對著她翻來覆去睡不著。
誰都不肯先開口。誰都憋著那口氣。
到了第二天下午,兩人出門走路,途經(jīng)登云大橋時又吵了起來。
女的想讓男的把那5萬轉(zhuǎn)回來。男的說他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弟弟。
說到激動處,男的突然翻過欄桿,說了句:“你說我沒擔(dān)當(dāng)?我讓你看看到底是誰毀了這個家!”
幾秒鐘后,人就沒影了。
設(shè)備再好,也救不了心死的人
那天,巡邏的輔警剛好就在附近,沖過去拉了,但還是慢了一步。
人掉進(jìn)水里的時候,正趕上退潮,水流急得很。幾個路人試圖跳下去救,都沒抓住。
打撈那天,整條運河邊圍滿了人,警車、藍(lán)天救援隊、消防隊,一個不少。三天后,尸體被打撈上來,女的當(dāng)場癱坐在地上,哇地一聲哭出來。
可這哭不是悔,而是“這事真完了”的崩潰。
法院判下來,錢還是得分
死者的父母從安徽趕到杭州時,已經(jīng)是事發(fā)第五天。兩位老人看起來七十不到,一夜之間頭發(fā)白了一圈。
他們帶著兒子的骨灰盒回了老家,說是“帶他回去看看”,其實也是沒辦法——杭州那頭媳婦搬走了。
法院后來調(diào)解,28萬存款里的剩余部分,按照夫妻共同財產(chǎn)原則,兩人各得一半。扣掉花銷和打撈費用,每人得了6.5萬多。
那媳婦收了錢之后,沒再露面。房子退了,號碼換了。走得干干凈凈。
弟弟說:“哥其實不用還這錢”
更諷刺的是,男的弟弟后來說:“哥說想幫我,其實我也沒催過,我都沒要他非得還。”
而女的后來也哭著說:“我也不是不認(rèn)他爸媽,我只想讓我們有個自己的家。”
可惜,這些話,說晚了。
男的太要強(qiáng),心里有事不說;女的太硬氣,講原則不講余地。
夫妻睡在一張床上,話卻越來越少。
最后連一個“對不起”“算了吧”的機(jī)會都沒留。
橋上裝了防墜網(wǎng),可擋不住悲劇
現(xiàn)在,登云大橋兩邊都裝上了防墜網(wǎng)。橋頭還設(shè)了“心理疏導(dǎo)站”,有人專門輪班夜巡。
有警察說:“我們現(xiàn)在值夜班,不光帶手電筒,還帶浮具、繩索、投擲器,全副武裝?!?/p>
可懂行的人都知道,這些設(shè)備再好,也救不了一個“心死的人”。
有時候,人沒跳河,是因為還在想辦法;一旦翻過去,其實早就活不下去了。
人沒了,留下的才是最難過的
女的后來被拍到一個人拖著行李箱走,穿著很普通,一臉憔悴。
她什么都沒說,也沒參加調(diào)解,只是請了律師走程序。
老兩口坐在法院門口,看著判決書,不說一句話。旁邊有人問:“你們還打算告她嗎?”他們搖頭:“算了?!?/p>
有人說這事是女方太狠,也有人說男方太慫。但真細(xì)想,其實都不是壞人。
只不過,兩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執(zhí)念里,拉也拉不回來。
村里人說“這孩子孝順”,但孝順換不來命
男的在村里口碑挺好,干活老實、掙錢寄家。村支書說他“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可這個“好孩子”終究沒扛住現(xiàn)實的擰巴。他想扮演好兒子、好丈夫,可兩頭都壓住了,最后把命搭進(jìn)去。
女的其實也沒錯,她也只是想過個穩(wěn)妥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家,有個戶口,有個未來。
可誰都太擰了。
最后調(diào)解那天,兩家人一句話沒說
調(diào)解書簽字那天,場面說不上冷清,但說不上熱鬧。
男方父母坐一邊,女方的律師坐另一邊。兩邊沒有交集,沒有對視,更沒有告別。
錢分完了,人散了。
橋還在,但人沒了。生活沒辦法重啟,只有“遺憾”兩個字,在空蕩蕩的房間里回響。
你怎么看待這對小夫妻的結(jié)局?
感情和現(xiàn)實沖突時,真的只能“魚死網(wǎng)破”嗎?
你身邊有沒有類似的故事?歡迎評論區(qū)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