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59歲的鉗工師傅馬建國剛把最后一把扳手放進工具箱,廠長陳志華就像發(fā)瘋一樣沖進車間。
"老馬!你絕對不能走!"陳志華死死抓住馬建國的胳膊,"出大事了!"
馬建國冷冷地推開他:"陳廠長,我的退休手續(xù)不是辦完了嗎?"
"可是..."陳志華的聲音在顫抖,"那臺價值3000萬的瑞士設備徹底癱瘓了!整條生產(chǎn)線都停了!"
馬建國聽到這話,臉色微變。
然而他接下來的話,讓陳志華徹底絕望了...
2024年5月15日早上8點,這是馬建國在宏達機械廠的最后一天。
從1983年技校畢業(yè)進廠,到現(xiàn)在整整41年。從18歲的懵懂青年到滿頭白發(fā)的老師傅,他把一生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這個廠子。
但現(xiàn)在,新來的總經(jīng)理孫偉強有不同的想法。
"馬師傅啊,時代不同了。"三個月前孫偉強這樣對他說,"現(xiàn)在都是數(shù)控化、智能化,你們這些傳統(tǒng)的鉗工技術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了。"
馬建國當時就不服氣:"什么叫跟不上時代?這些機器出了毛病,還不是要靠人修?"
"現(xiàn)在的設備都有自診斷功能,壞了直接換備件就行。"孫偉強不以為然,"哪還需要什么鉗工技術?"
可馬建國心里清楚,有些故障不是換備件能解決的。特別是那些進口的精密設備,每一個零件的配合都有嚴格的公差要求,差一絲一毫都會影響整機性能。
廠里最貴的設備是一臺瑞士進口的數(shù)控加工中心,價值3000萬。這臺設備是整條生產(chǎn)線的核心,一旦停機,每小時損失10萬。
"這臺設備太嬌貴了,動不動就報警。"操作工小劉經(jīng)常抱怨。
每次設備出問題,廠里都是第一時間叫馬建國。他總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找到故障原因,有時候只是調(diào)整幾個螺絲,設備就恢復正常了。
"馬師傅就是有經(jīng)驗。"大家都這么說。
可孫偉強不這么看:"什么經(jīng)驗?就是瞎蒙?,F(xiàn)在的設備都有故障代碼,按照說明書操作就行了。"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孫偉強專門聘請了瑞士廠家的技術工程師常駐工廠。
"以后設備有問題,直接找外國專家,不要再依賴這些老師傅了。"
"爸,你也該歇歇了。"兒子馬強勸他,"工作了這么多年,身體要緊。"
馬建國點點頭,心里卻五味雜陳。
他太了解那臺瑞士設備了。表面上看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毛病不少。主軸軸承每隔三個月就要重新調(diào)整,刀庫的換刀機械手經(jīng)??D,冷卻系統(tǒng)的壓力也不穩(wěn)定。
這些問題瑞士工程師也知道,但他們的解決方案永遠是一個:換備件。
一個軸承要8萬,一個刀具要5萬,一次維修下來少說也要30萬。而在馬建國手里,很多問題只需要重新調(diào)整就能解決,成本幾乎為零。
"孫總不是說要降本增效嗎?怎么維修費用比以前高了三倍?"財務經(jīng)理私下里抱怨。
可孫偉強有自己的邏輯:"這叫規(guī)范化管理,不能因為省錢就讓老師傅亂搞。萬一搞壞了怎么辦?"
馬建國的退休手續(xù)辦得很順利。
人事部門給了他一筆豐厚的退休金,還舉辦了簡單的歡送儀式。
"馬師傅,感謝您41年來為公司做出的貢獻。"孫偉強在儀式上這樣說,"希望您退休后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馬建國淡淡地點頭,心里想著:說得好聽,還不是嫌我們這些老家伙是負擔。
他開始收拾自己的工具。這些工具都是他這些年一點點攢起來的,有些是師傅傳下來的,有些是自己改制的。每一把都有故事,每一件都舍不得。
"這些工具以后用不上了。"他對老伙計老張說。
老張嘆了口氣:"是啊,時代變了。"
就在馬建國收拾最后幾件工具時,車間里突然響起刺耳的報警聲。
那是瑞士設備的故障警報!
馬建國心里一緊,這聲音他太熟悉了。根據(jù)報警的節(jié)奏,應該是主軸系統(tǒng)出問題了。
"怎么回事?"操作工小劉大喊。
"主軸溫度異常,自動停機了!"另一個工人回答。
車間主任趕緊叫來了瑞士工程師漢斯。
漢斯是個40多歲的德國人,戴著金絲眼鏡,總是一副很專業(yè)的樣子。他拿著平板電腦檢查了半天,搖搖頭說:"需要更換主軸軸承,這個軸承已經(jīng)超過使用壽命了。"
"要多長時間?"車間主任問。
"軸承要從瑞士訂貨,至少需要兩周。"漢斯回答。
兩周!生產(chǎn)線停產(chǎn)兩周,損失至少1400萬!
消息很快傳到了孫偉強那里。
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有沒有別的辦法?"
"可以用代用品。"漢斯說,"但精度會下降30%,而且只能維持一個月。"
精度下降30%意味著產(chǎn)品質(zhì)量大幅下滑,客戶肯定不會接受。而一個月后還是要停機換軸承。
這時,車間主任弱弱地說了一句:"要不...問問馬師傅?"
孫偉強臉色鐵青:"馬師傅已經(jīng)退休了!而且這種精密設備,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修的!"
"可是..."車間主任還想說什么,被孫偉強打斷了。
"沒有可是!按漢斯工程師的方案執(zhí)行!"
然而,代用軸承裝上去不到半小時就出問題了。
設備運行時發(fā)出異常的金屬摩擦聲,主軸振動嚴重,加工出來的產(chǎn)品尺寸偏差巨大。
"不行!這樣下去設備會報廢的!"漢斯急忙停機檢查。
檢查結(jié)果讓所有人都傻眼了:不僅代用軸承損壞,連主軸本體都出現(xiàn)了劃痕。
"糟糕!"漢斯臉色煞白,"主軸損壞了,需要整個更換!"
"要多少錢?"孫偉強問。
"600萬!而且需要三個月時間!"
整個車間都安靜了。600萬的維修費,加上三個月的停產(chǎn)損失,總共要損失2000多萬!
這下孫偉強徹底慌了。
"有沒有別的辦法?"孫偉強已經(jīng)顧不上面子了。
"只有一個辦法。"車間主任小心翼翼地說,"請馬師傅回來看看。"
"他一個老鉗工,能修得了這么精密的設備?"孫偉強還在嘴硬。
"孫總,試試吧。"財務經(jīng)理也勸,"現(xiàn)在這個損失,公司承受不起啊。"
孫偉強猶豫了半天,最后咬牙說道:"那就...試試吧。"
就這樣,陳志華廠長接到了任務:無論如何也要請馬建國回來救場。
他急急忙忙趕到車間,正好看到馬建國在收拾最后的工具。
"老馬!你絕對不能走!"陳志華死死抓住馬建國的胳膊。
看到陳志華滿頭大汗、驚慌失措的樣子,馬建國心里已經(jīng)猜到了八九分。
"陳廠長,什么事這么急?"馬建國明知故問。
"瑞士設備壞了!漢斯說要600萬才能修好!"陳志華急得快哭了,"老馬,只有你能救我們了!"
馬建國看了看車間里圍觀的工人,又看了看遠處臉色鐵青的孫偉強,心里五味雜陳。
一個小時前,這些人還覺得他是累贅,現(xiàn)在又把他當救命稻草。
"我已經(jīng)退休了。"馬建國淡淡地說。
"我知道,我知道!"陳志華連連點頭,"但是這種情況,只有您能處理??!"
"漢斯工程師不是很專業(yè)嗎?"
陳志華被問得啞口無言。
圍觀的工人們也都低下了頭,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當初聽馬師傅的話,根本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馬師傅,求求您了!"操作工小劉跪了下去,"我們?nèi)叶贾钢@份工作生活,廠子要是垮了,我們就完了!"
其他工人也紛紛下跪:"馬師傅,救救我們吧!"
看到這個場面,馬建國心軟了。
這些工人都是老實人,跟著他干了十幾年,感情深厚。雖然管理層讓他寒心,但這些兄弟們是無辜的。
"我可以看看。"馬建國終于松口了,"但不保證能修好。"
"能看看就行!謝謝!謝謝!"陳志華感激涕零。
馬建國重新穿上工作服,來到了出故障的設備前。
馬建國沒有急著動手,而是先仔細聽了聽設備的聲音。
經(jīng)驗告訴他,每臺機器都有自己的"語言",不同的聲音代表不同的問題。
"聲音不對。"他皺著眉頭說,"這不是軸承的問題。"
漢斯在一旁不服氣:"我用專業(yè)儀器檢測過的,明明是軸承損壞!"
馬建國沒有理他,而是讓操作工啟動設備,仔細觀察主軸的運轉(zhuǎn)情況。
幾分鐘后,他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
"停機!"馬建國大聲喊道。
設備停下后,他拿出自己的工具,開始拆卸主軸外殼。
"你在干什么?"漢斯急了,"這樣會影響保修的!"
"保修?"馬建國冷笑,"都壞成這樣了,還談什么保修?"
他的動作很熟練,仿佛拆的不是價值3000萬的精密設備,而是普通的機器。
十分鐘后,問題找到了。
"看到?jīng)]有?"馬建國指著一個不起眼的小零件,"這個位置的墊片移位了,導致主軸偏心。漢斯說的軸承損壞,其實是這個墊片問題引起的。"
圍觀的人都看呆了。這么小的一個零件,漢斯用再先進的儀器都沒有發(fā)現(xiàn),馬建國卻憑經(jīng)驗找到了。
"不可能!"漢斯還在否認,"墊片怎么會移位?"
"因為你們換代用軸承的時候,沒有重新調(diào)整墊片的位置。"馬建國解釋道,"這個設備我維修過50多次,每一個零件我都清楚。"
馬建國開始修復設備。
他先將移位的墊片復位,然后檢查主軸的同心度,最后調(diào)整軸承的預緊力。
整個過程用了不到兩個小時。
"試試看。"馬建國說。
設備重新啟動,運轉(zhuǎn)平穩(wěn),沒有任何異響。加工出來的產(chǎn)品精度完全合格!
圍觀的工人們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
"馬師傅萬歲!"
"還是老師傅厲害!"
"600萬就這樣省下了!"
漢斯的臉紅得像猴屁股,灰溜溜地走了。
孫偉強也趕到了現(xiàn)場。
看到設備恢復正常,他心里五味雜陳。一方面慶幸損失避免了,另一方面也為自己之前的輕視感到羞愧。
"馬師傅,辛苦了。"他主動上前握手。
馬建國淡淡地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那個...關于退休的事情..."孫偉強試探性地問。
"我已經(jīng)退休了。"馬建國收拾工具,"這次算是幫忙,以后就不關我的事了。"
說完,他提起工具箱就要走。
"等等!"陳志華急忙攔住他,"老馬,你不能走啊!萬一設備再出問題怎么辦?"
"那就找漢斯工程師啊。"馬建國冷笑,"他不是很專業(yè)嗎?"
看到馬建國態(tài)度堅決,陳志華急得團團轉(zhuǎn)。
這時,車間里的老工人們圍了上來。
"馬師傅,您別走??!"
"廠子離不開您!"
"我們都需要您!"
面對這些真誠的挽留,馬建國心里又開始動搖了。
"馬師傅。"老張拉住他的手,"你要是走了,我們這些老家伙怎么辦?難道真的要被時代淘汰嗎?"
是啊,馬建國走了,剩下的那些老師傅們?nèi)兆訒y過。說不定下一個就輪到他們被"優(yōu)化"了。
想到這里,馬建國停下了腳步。
"我可以不退休。"馬建國終于開口了,"但是有條件。"
"什么條件您盡管提!"孫偉強連忙說道。
"第一,我要擔任設備維護部部長,所有重要設備的維修都要經(jīng)過我。"
"沒問題!"
"第二,恢復師傅帶徒制度,培養(yǎng)更多的技術工人。"
"這個..."孫偉強有些猶豫。
"怎么?舍不得錢?"馬建國反問,"你知道今天如果真的花600萬修設備,夠培養(yǎng)多少個徒弟嗎?"
孫偉強算了一下,立刻點頭:"同意!完全同意!"
"第三..."馬建國停頓了一下,"漢斯可以留下,但不能再干預我的工作。術業(yè)有專攻,讓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
這個條件讓孫偉強最為難。漢斯的年薪可是100萬,如果只是做技術顧問,有些浪費。
但想到今天的教訓,他還是答應了。
然而,就在大家以為事情圓滿解決的時候,馬建國突然從工具箱里拿出了一個文件夾。
"在我正式復工之前,還有一件事要說清楚。"
他打開文件夾,里面是一摞厚厚的資料。
"這是我這些年記錄的所有設備故障和維修方案,總共3000多頁。"馬建國的聲音很平靜,"三個月前你們讓我退休的時候,我就決定把這些資料全部銷毀。"
孫偉強臉色大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