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瞭望臺#
最近,俄羅斯外交部發(fā)了個聲明,一下子在國際上炸開了鍋。聲明說,俄羅斯以后再也不守著那個“單方面不部署陸基中短程導彈”的自我限制了。聽起來有點專業(yè)?簡單說,就是美俄之間的《中導條約》雖然廢了,但俄羅斯還是自己給自己劃了條線,承諾暫時不研發(fā),不部署中短程陸基導彈。現(xiàn)在,這個自我約束被俄羅斯親手撕掉了。
這個《中導條約》是當年美國和蘇聯(lián)在1987年簽的,目的就是讓大家一起把手頭上的中短程陸基導彈全銷毀了,誰也不許生產、試驗和部署。這玩意兒當年是冷戰(zhàn)快結束時的一個大成果,被認為是控制核軍備競賽的重要一步??上О?,好景不長,這倆國家后來鬧掰了,互相指責對方偷偷搞小動作,不老實遵守合約。結果呢?2019年,美國和俄羅斯先后宣布暫停履行條約,到八月份這條約就徹底完蛋了,變成一張廢紙。
條約廢了之后,俄羅斯挺有意思的。雖然美國人開始搗鼓那些條約原來不讓搞的導彈了,可俄羅斯卻單方面宣布:我暫時還是不會在相關地區(qū)部署那種導彈,除非美國人先動手。這姿態(tài)擺了有六年之久。為啥要這樣?普京可能盤算著,一來不想立刻陷入燒錢又危險的軍備競賽漩渦;二來想站在道德高地上,顯得自己很克制,給外交上留點空間和回旋余地,意思就是:你看,我夠意思了吧?
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這幾年,美國人可沒閑著,在歐洲那頭,波蘭、羅馬尼亞這些地方,美國把能打1000多公里的陸基“戰(zhàn)斧”導彈系統(tǒng)給安上了,瞄準鏡都直接對著莫斯科了。在亞洲這邊更熱鬧,美日加緊聯(lián)合研究中導,菲律賓也點頭答應接收美國的導彈系統(tǒng)。
這下好了,俄羅斯的家門口都被美國的導彈給“頂”上了,這感覺就好像你跟鄰居說好大家都不在院子里擺大炮,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人家悄悄把炮口對準了你家窗戶。俄羅斯人一看,合著這自我限制成了單方面捆住自己手腳的繩子了?那還守它干啥!
所以,這次廢掉自我限制,俄羅斯的說法就是“你不仁別怪我不義”,是對美國步步緊逼的對等回應,算是忍無可忍下的被迫反擊。
至于俄羅斯為啥選在這個時候發(fā)聲明掀桌子?那就不得不提普京最近剛炫耀的大殺器了。就在外交部發(fā)聲明前幾天,普京和好兄弟白俄羅斯總統(tǒng)一起宣布:咱們那“榛樹”高超音速中程彈道導彈,正式量產了,而且第一波已經交到部隊手里了!
這“榛樹”導彈可不是吃素的。它能飛多快?十倍音速起步!快到在它面前,現(xiàn)有的各種防空反導系統(tǒng)基本就是擺設。更嚇人的是,這家伙能帶常規(guī)彈頭也能帶核彈頭,普京自己都說它常規(guī)彈頭的威力就“接近小當量的核爆炸”。更恐怖的是,“榛樹”導彈射程高達5500公里,從俄羅斯本土或白俄境內發(fā)射,足以覆蓋整個歐洲大陸,打倫敦、柏林這些地方,也就十幾分鐘的事兒。所以說,這可不是一般的導彈,它是俄羅斯用來“非對稱作戰(zhàn)”,打破對方優(yōu)勢的核心武器之一,現(xiàn)在能量產列裝,對俄羅斯來說意義巨大:技術上有了硬支撐,心理上對對手的震懾力飆升。
當然,俄羅斯廢掉中導自我限制,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部署自由。
雖然榛樹導彈射程巨大,部署在俄羅斯腹地,就能覆蓋整個歐洲,但是它的造價也很高,比洲際導彈低不了多少,所以服役數(shù)量注定不會太多。俄羅斯想要有效威懾歐洲,就得依靠更多射程更短的中程導彈,比如射程1500公里的伊斯坎德爾K。而這些導彈想要攻擊歐洲縱深目標,就得靠前部署了。
咱們前面就聊了,俄羅斯說過,只要美國不在俄附近部署原來條約不讓搞的中導,我就自愿限制,不首先搞,不往敏感地方部署?,F(xiàn)在呢?美國人的中短程導彈都扎堆出現(xiàn)在歐洲和亞洲的關鍵位置了。那還等什么?普京一拍桌子:寇可往,我亦可往!
這樣一來,俄羅斯的中導就可以部署到白俄羅斯,或者加里寧格勒,這樣一來,發(fā)射的導彈幾分鐘就能砸到波蘭、德國這些地方的美國基地。這對俄羅斯來說,就是把原來單方面的枷鎖砸碎,獲得與美國對等博弈的關鍵資本。美國導彈能懟到我家門口,我的導彈就能杵到你盟友的心臟地帶!
可能有人覺得普京是不是太強硬了?非得在這時候玩火?其實,他這步棋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來的,最直接的推手,可能還不是那些部署好的美國中短程導彈,而是急著要結束俄烏沖突的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
特朗普最近有點狠,他先是放話,說已經派了兩艘美國核潛艇跑到俄羅斯附近海域溜達,如此公開的威脅,這可是冷戰(zhàn)后頭一遭;緊接著又聲稱派特使要去俄羅斯,直接撂下狠話:俄羅斯要是不立馬在烏克蘭停手熄火,后果很嚴重!言下之意就是要讓俄付出“承受不了的代價”——這面子、里子可都沒給普京留。
按常理,普京應該直接懟回去,但普京不太想這樣,他不希望跟特朗普這個出了名“難預測”的家伙徹底撕破臉。大家還記得嗎?之前梅德韋杰夫說了幾句狠話,就把特朗普給刺激得哇哇叫,一邊罵梅德韋杰夫是“該死的矮子”,一邊就火速派核潛艇過來了。這種對手,硬碰硬風險太高,搞不好就失控了。
那怎么辦呢?普京的算盤打得精,他直接宣布,要在白俄羅斯部署“榛樹”導彈!這一招妙在哪?
一方面,“榛樹”導彈是“準戰(zhàn)略力量”——威力大但還不是洲際核導彈,足以讓美國及其歐洲盟友意識到俄羅斯要動真格的了,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威脅,特別是那飛十幾分鐘就到頭頂?shù)膶棥?/p>
另一方面,這種導彈的射程最遠只有5500公里,打不到美國本土,對美國本土安全沒有直接物理威脅。
還有一點,咱們前面說了,榛樹導彈射程高達5500公里,部署在俄羅斯腹地,就能覆蓋整個歐洲,所以本來并沒有部署在白俄羅斯的必要,普京這么做,更多的是出于政治意義的考量:白俄羅斯距離歐洲腹地更近,部署在這里,對歐洲人的心里沖擊更強,同時也展現(xiàn)了俄羅斯對盟友的強力保護。
總之,普京在白俄羅斯部署榛樹導彈,主要針對歐洲,畢竟現(xiàn)在援助烏克蘭的主力就是歐盟。當然普京這么做,也給了美國巨大的壓力,卻又沒有把槍口直接懟到特朗普的腦門上,避免了最激烈的正面沖突,算是給足了特朗普臺階,又展現(xiàn)了俄羅斯不好惹的態(tài)度。
然而,就在普京高調宣布部署“榛樹”的同一天,他的發(fā)言人佩斯科夫卻說了句看起來有點“泄氣”的話,后者反復強調:核戰(zhàn)爭沒有贏家。這話表面看是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老生常談,但在這個敏感的節(jié)骨眼上說出來,味道可就不一樣了,怎么著也有好幾層意思。
第一層,可能是講給歐洲國家聽的:你們看,為了跟我過不去,美國不惜把你們推到最前線當炮灰!真打核大戰(zhàn),你們是第一批倒霉的!這是在離間美國和歐洲盟友。
第二層,是說給美國聽的,尤其是直接喊話“沖動型選手”特朗普:別忘了!俄羅斯依然是核武庫最大的國家之一,真逼急了,誰也別想全身而退!這既是提醒也是警告。
第三層,也是暗示俄羅斯會保持克制,不會輕易打破戰(zhàn)略穩(wěn)定,讓大家都不安。佩斯科夫這句話,就像是黑暗森林里,在警告對方別逼自己扣扳機的同時,其實自己心里也緊張得要命,得給自己提個醒:一旦開槍就徹底玩完了,所以話要說得足夠明白,但又得留著那一點點回旋的余地。
從三十多年前美蘇在冰島達成“雙零點方案”銷毀中導,到現(xiàn)在俄羅斯在白俄羅斯擺上“榛樹”導彈,這中間走過了三十八年。人類曾經兩次差點真的銷毀了這些可怕的武器,看到了和平的曙光,可兩次都因為猜疑、算計和不信任,重新滑向了對抗的深淵。
普京這次退約行動,看似十分強硬,但這是戰(zhàn)術上的強硬,在戰(zhàn)略上,普京早已被北約推到了墻角,這一點從佩茨科夫的聲明就能看出來。佩斯科夫強調“核戰(zhàn)無贏家”,雖然是對對手的警告,但更像是戰(zhàn)斗民族的困獸猶斗:俄羅斯經濟實力只相當于一個廣東省,卻要與整個西方對抗,所以拼常規(guī)武器是根本拼不過的,只能把賭注壓在核武器上。但是西方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采用切香腸戰(zhàn)術,步步緊逼卻又避免徹底激怒北極熊,逼著俄羅斯打自己最不占優(yōu)勢的常規(guī)戰(zhàn)爭。俄羅斯的歷史就充滿了悲壯的色彩,看來未來也難逃這個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