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4日,連續(xù)四天,日“三加丸”號漁船非法進入我釣魚島領海,中國海警艦艇依法對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警告驅離。
但日本漁船不僅不跑,還敢與我方艦艇對峙。
在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勝利80周年這個節(jié)骨眼上,日本首相石破茂打破了以往慣例,擺出一副出人意料的姿態(tài)。
最近的東亞,局勢多變,日本首相石破茂上任不久,就接連在釣魚島和歷史問題上,上演了兩出讓國際社會費解的大戲,外人看熱鬧,以為日本又在故意生事,懂行的人卻發(fā)現(xiàn),這背后藏著石破茂的政治豪賭。
先說釣魚島那出戲,八月初,日本一艘“三加丸”號漁船一連四天闖入釣魚島海域,雖然近年這種事不少,但這次有點特別,面對中國海警的強勢驅離,漁船居然象征性地對峙了幾分鐘才逃離,這場戲,究竟是演給誰看?
答案并不復雜,主要有兩類觀眾。
第一個觀眾,遠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日本長期以來都是美國“印太戰(zhàn)略”中圍堵中國的關鍵棋子,尤其當下,中美貿易談判氣氛緊張,華盛頓自然需要盟友們站出來表態(tài),拿出“態(tài)度”。
日本心里清楚,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很大程度上都系于美日同盟,因此,在釣魚島這個敏感點上制造一些小摩擦,成了成本相對較低,又能向美國“表忠心”的方式。
這就像小弟見到大哥跟人起了摩擦,總得跳出來虛張聲勢一下,證明自己是和大哥一條心,石破茂政府對漁船闖入事件的“詭異沉默”,其實就是一種默許,心照不宣地配合了這場“政治表演”,行動上做足挑釁,官方層面卻不激化矛盾,這種分寸拿捏,正是為了完成給美國看的“作業(yè)”。
第二個觀眾,正在日本周邊海域進行“海上聯(lián)合-2025”軍事演習的中俄兩國,演習區(qū)域離沖繩不遠,科目甚至包括實彈反艦打擊。
這讓日本如坐針氈。日本與中俄兩國都有領土爭議,釣魚島問題懸而未決,南千島群島問題更是俄日關系的一根刺,中俄海軍在家門口“秀肌肉”,日本感受到的壓力可想而知。
既然背后的美國大哥沒有立即出面為它站臺,日本就覺得自己必須親自做點什么,以示“骨氣”,于是,派艘漁船去釣魚島“碰瓷”,便成了傳遞強硬信號的方式。
只可惜,這種色厲內荏的姿態(tài),在中國海警的實力面前不堪一擊,除了自討沒趣,并未撈到任何實際好處,所以說,在釣魚島這盤棋上,石破茂政府更像個被動的棋手。
他被地緣政治壓力推著走,既要滿足美國要求,又要向中俄表達不滿,最終只選擇了一場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的挑釁,他上臺后對華示好的姿態(tài),在這種結構性壓力面前,顯得那樣脆弱。
如果說釣魚島風波是石破茂在地緣政治上的“兩難”選擇,那么他在日本投降八十周年紀念日問題上的姿態(tài),則更像是一場赤裸裸的國內政治“豪賭”。
焦點在于,石破茂正在考慮打破幾十年慣例,可能不會在“戰(zhàn)后八十周年”這個重要節(jié)點上發(fā)表正式的首相講話,要知道,從前的日本首相,無論真實想法如何,至少都會在這個日子發(fā)表聲明,或多或少提到對過去戰(zhàn)爭的“反省”,這早已成了不成文的政治傳統(tǒng)。
但如今的石破茂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韙,選擇當一個“沉默的首相”?這背后,是他個人政治地位岌岌可危的焦慮。
不久前,他領導的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遭遇重挫,這嚴重動搖了他的執(zhí)政根基,黨內外要求他下臺的聲音此起彼伏,對于權力不穩(wěn)的領導人來說,最緊迫的任務就是找到新的支持力量,鞏固地位。
他的目光,投向了日本國內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右翼保守派,這股勢力長期厭惡日本政府的“道歉外交”,他們認為日本不應年復一年地為歷史罪行反復“謝罪”,石破茂早在擔任自民黨政策調查會長時,就表露過類似“反省談話不應年年重復,否則會變成形式主義”的想法。
如今,他打算將這種想法付諸實踐。這是一場精心算計的政治交易,通過在歷史問題上保持沉默,石破茂等于向右翼勢力遞上了一份投名狀,他非常清楚,此舉必將招致中國、韓國等曾遭受日本侵略國家的強烈譴責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但他賭的是,這種外部壓力,可以被轉化成鞏固內部支持的動力,他用國際上的失分,來換取國內右翼勢力的鐵桿支持,從而穩(wěn)住自己的首相寶座。
這種做法,是把深刻的歷史反思,當作了廉價的政治籌碼,為了短期的政治私利,不惜挑戰(zhàn)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基本共識,不惜傷害鄰國人民的感情。
如今我們把這兩盤棋合在一起看,石破茂的形象就清晰了,他不是一個簡單的莽夫,而是一個在內外壓力下,精于算計的政客。
釣魚島的“表演”,是為了安撫外部的美國,歷史問題上的“沉默”,是為了討好內部的“鐵桿”右翼。這兩手看似矛盾,實則服務于同一個目標:保住自己的相位。
靠這種投機和豪賭換來的政治生命,注定是不穩(wěn)固的,在地緣政治上,一味充當美國的馬前卒,只會讓日本喪失戰(zhàn)略自主性,在中日關系改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損害的是日本自身的長遠利益。
而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更是飲鴆止渴。它或許能帶來一時的政治紅利,卻會讓日本在國際社會中日益孤立,永遠背負著歷史的包袱,無法成為一個真正被鄰國信任和尊重的“正常國家”。
石破茂上臺時,曾有“不想當首相”的言論,如今看來,不過是欲擒故縱的姿態(tài),面對權力的誘惑,他選擇了最危險的一條路。在釣魚島的交鋒中,中國贏得了場面。而在歷史與未來的交鋒中,石破茂如果一意孤行,他個人和整個日本,都將是最終的輸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