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美國白宮發(fā)表聲明稱,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將進口鋼鐵和鋁及其衍生制品的關稅從25%提高至50%,該政策于6月4日生效。
這一措施不僅引發(fā)了美國與歐洲多國間的貿易緊張,也迅速波及北美地區(qū)的防務供應鏈體系。在美國關稅新政施行一周后的6月10日,加拿大審計部門發(fā)布報告稱F-35項目成本劇增。這些報告和相關項目的滯后引發(fā)了加拿大社會的關注和討論,可能會影響加拿大對F-35的采購計劃。
美關稅新政引起加拿大社會爭議
盡管這一關稅措施并未直接作用于防務裝備成品,但其連鎖反應卻顯而易見。F-35戰(zhàn)斗機是全球航空產業(yè)鏈協(xié)作生產的產品,大量零部件和材料依賴跨境供應,尤其是航空級鋁材和高強度鋼結構件。隨著關稅新政的落實,F(xiàn)-35的原材料價格在北美同步上漲,疊加制造商對未來成本通脹預期的判斷,F(xiàn)-35的供應鏈成本不得不同步迅速上漲。
2023年,加拿大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式簽署了采購88架F-35A的協(xié)議。協(xié)議原始價格為190億加元(約132億美元)。今年6月10日,加拿大審計長辦公室發(fā)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受通貨膨脹、匯率波動、武器價格上漲和供應鏈緊張等因素的影響,這份上屆政府敲定的F-35采購合同,實際成本已經大幅提升至277億加元(約202億美元),增幅高達46%。若要實現(xiàn)機隊的完全作戰(zhàn)能力,未來還需再投入55億加元,總花費恐怕將超330億加元(約241億美元)。
據(jù)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的報道,加拿大審計長凱倫·霍根(KarenHogan)表示:“加拿大國防部未能充分監(jiān)控影響成本的經濟變量,尤其在匯率和通脹問題上反應滯后?!眻蟾鎻娬{,加拿大政府過度依賴美國武器系統(tǒng)及其后勤保障網絡,缺乏獨立性,給國家戰(zhàn)略帶來了中長期隱憂。而美國6月4日生效的關稅新政,也引起了加拿大政界與社會輿論對以上問題的再次反思,一位加拿大國會議員在接收《環(huán)球郵報》采訪時表示:“美方動輒以國家安全為名推行保護政策,加拿大若繼續(xù)無條件追隨,可能在重大國防決策中失去主導權。”
基建項目與人才隊伍建設滯后
在價格飛漲之外,加拿大F-35的部署工作還遇到了實際問題。根據(jù)加拿大審計長辦公室2024年6月發(fā)布的報告,兩座負責F-35日常部署和維護工作的基地——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冷湖(ColdLake)和魁北克省巴戈特維爾(Bagotville)基地的建設工程出現(xiàn)了嚴重滯后,整體工期將延誤超過三年。
這兩個基地原計劃在2025年之前建成,將支持F-35的接裝、維修與訓練等任務。但截至2025年年初,兩個基地的很多建設工程尚未完成設計評審,更別說動工。報告指出:“如果沒有完備的基礎設施,F(xiàn)-35即便交付了也難以形成有效戰(zhàn)力。”
此外,加拿大的F-35機隊還面臨飛行員短缺的問題。作為一款高復雜度的隱身戰(zhàn)機,F(xiàn)-35的飛行員培訓周期遠高于加拿大空軍目前列裝的CF-18“大黃蜂”戰(zhàn)斗機。目前未經升級的加拿大飛行員訓練體系難以承載大量F-35的訓練任務;按照目前的情況,如果首批4架F-35A如期在2026年交付加拿大,加拿大必然要面臨飛行員訓練和儲備的挑戰(zhàn)。
歐洲替代方案仍在討論中
隨著采購F-35計劃的成本高漲以及相關項目進度的滯后,加拿大政界關于是否應縮減訂單甚至棄購的討論也愈發(fā)頻繁。
此前,在今年年初,加拿大新任總理馬克·卡尼就曾公開建議,希望政府各部門再次“評估歐洲方案”,以提升加拿大的國防工業(yè)自主權并控制預算風險。
所謂“歐洲方案”主要包括瑞典薩博的JAS-39E/F和法國達索的“陣風”。二者雖不是隱身戰(zhàn)機,但近年來升級后在航電系統(tǒng)、電子戰(zhàn)能力和武器系統(tǒng)等方面性能均有所升級,但在采購成本、運維費用、工業(yè)回報和獨立操作性等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尤其是使用模塊化設計的JAS-39E/F具有在簡易空軍基地起降的能力,尤其適用于加拿大北部偏遠地區(qū)。此外,由于JAS-39E/F與“陣風”均承擔北約任務,在通信協(xié)議、指揮鏈路與戰(zhàn)術接口上可兼容F-35。這使得加拿大政府能夠依然保留與美制裝備協(xié)同的能力。
今年4月,面對來自美國的關稅威脅,加拿大政府開始重新評估其對美國國防供應商的依賴。也正是此時,根據(jù)瑞典《每日工業(yè)報》報道,薩博公司正在與加拿大政府協(xié)商,重啟關于戰(zhàn)機采購的談判,并表示了在加拿大本土設立相關戰(zhàn)機裝配線的意愿。但截至目前,加拿大政府就是否采購歐洲制造的戰(zhàn)機依然未有明確定論。
美國政府提高關稅的舉動,無疑是通過對加拿大政府施壓而不斷試探其對“防務自主”的決心,以及政府和民間社會對其保有獨立國防力量的能力。但目前來看,加拿大依然保有戰(zhàn)機采購方面的自主權,畢竟首架F-35依然未交付,而且從既往F-35交付的時間表來看,交付時間還可能會進一步的推遲。(作者 侯嘉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