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戰(zhàn)區(qū)》報道,當地時間8月5日,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兼副總理理查德·馬勒斯表示,日本最上級護衛(wèi)艦改進型(新FFM方案)贏得了SEA 3000招標,澳大利亞將斥資100億澳元(約65億美元)購買11艘最上級護衛(wèi)艦改進型。
30FFM護衛(wèi)艦是澳大利亞可選艦中,質價比最為優(yōu)秀的護衛(wèi)艦,對于澳大利亞而言,選擇最上改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日本向澳大利亞出口護衛(wèi)艦意味著日本正式突破了和平憲法關于外銷武器的限制,并且澳大利亞購買日式護衛(wèi)艦,也意味著澳大利亞將和日美兩國一起,一條路走到黑。
最上級是澳可選護衛(wèi)艦中最強的存在,核心問題在于最上來自日本
2024年2月澳大利亞啟動了SEA 3000招標,以購買一艘成熟的護衛(wèi)艦,取代澳大利亞海軍現役的8艘澳新軍團級(安扎克級)護衛(wèi)艦。參加該競標的方案共有4個,分別是日本三菱最上級護衛(wèi)艦改進型、德國蒂森克虜伯MEKO A-200、韓國大邱級改進型,以及西班牙Navantia的阿爾法 3000。
由于四者競標的都是澳大利亞護衛(wèi)艦項目,即便是基礎型不同在競標澳大利亞招標的時候那也得強化或削弱,所以四款護衛(wèi)艦的艦載武備也都是大致相同的。即32單元MK-41垂發(fā)、8發(fā)魚叉、飛魚、NSM,一架10噸級直升機的機庫,盡管主炮方面可能存在奧托76和奧托127的區(qū)別,但這年頭主炮本就是邊角料,不是很重要。
而最上改相較于,MEKO A-200、大邱改、阿爾法 3000可以說擁有明顯優(yōu)勢。
艦載武備處于同一水平時,基本上就是通過雷達和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隱身水平,分高下。大邱改和阿爾法3000存在頭重腳輕的問題,當下的澳大利亞購買先進護衛(wèi)艦又不是打算在澳大利亞本土活動, 西班牙和韓國的方案很難滿足需求,因此兩國方案在24年年底就踢出項目。
韓國大邱改Ocean 4300方案
相較于90年代投入使用的MEKO A-200平臺、2020年代才投入使用的最上級護衛(wèi)艦平臺,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顯而易見的更高。
最上級更新的艦體也意味著更大的改進潛力,最上級改在后續(xù)升級中,完全能夠通過壓縮生活條件的方式增強戰(zhàn)斗力。更高的干舷還意味著最上級可搭載7.7米的打擊型MK-41。而MEKOA-200這個快30年的老平臺,改進潛力都快挖掘殆盡了。
在隱身設計方面,還在用卷簾門的MEKOA-200現任那沒法和采用硬質艙門的最上改相比,更別說最上級這東西連船錨都能塞進艦艏蓋板之下藏起來了。最上級護衛(wèi)艦的外形是肉眼可見的簡潔,屬于一看隱身性就差不了的存在。
更別說最上級還擁有雷達方面的優(yōu)勢,MEKOA-200是單面旋轉盾,最上級則是3組4陣面+綜合桅桿。在艦載武備處于同一水平時,整個北約體系框架內的艦艇,比最上級好的是真的沒有幾個,參加澳大利亞招標的其他三款艦,性能是明顯比不上最上改。
用來競標澳大利亞護衛(wèi)艦的最上改,三維從原先的132.5米、16.3米、5500噸。增加至142米艦長,17米艦寬,6200噸排水量。雷達也進行了強化,且得益于7.7米的的打擊型MK-41,最上改能搭載戰(zhàn)斧巡航導彈。其他三個方案性能真的是肉眼可見的不如最上改?。?/p>
澳大利亞要買的最上改
至于最上級護衛(wèi)艦設計新穎雷達豪華,導致價格要比德國方案貴20%也沒太大的問題,畢竟艦艇總得考慮后續(xù)戰(zhàn)場環(huán)境。日本不同于造船業(yè)稀爛的德國、西班牙,不可能因造船業(yè)拉胯而延期或者漲價,這對于近些年深受其害的澳大利亞而言至關重要;日本也不同于缺乏高性能護衛(wèi)艦建造經歷的韓國,日本能夠又快又好的交付最上改。
所以說斥資百億澳元購買11艘最上級護衛(wèi)艦確實是個合適的選擇。
澳大利亞在確定日本贏得競標之后,澳大利亞將繼續(xù)推動競標后的采購流程,力爭在在2026年與三菱重工、日本當局正式簽訂購買合同。澳版最上前3艘為日本原裝進口,后8艘由日本轉讓技術之后,在西澳大利亞的亨德森造船廠建造。首艦預計2029年交付,2030年服役。
如果說研發(fā)最上級護衛(wèi)艦的國家是法國、意大利、德國,那么澳大利亞買最上,就僅僅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北約體系內的軍購案而已。問題是制造最上級護衛(wèi)艦的國家是日本。
日本“和平憲法”第九條明確規(guī)定,日本禁止擁有洲際彈道導彈、長距離戰(zhàn)略轟炸機、攻擊型航空母艦等攻擊性武器,更不被允許出口進攻性武器。結果日本現階段斬獲了澳大利亞護衛(wèi)艦的訂單,這實在是個壞消息。
日本向澳大利亞出售護衛(wèi)艦,轉讓造艦技術,在澳大利亞建造造艦設設施,顯然意味著日本進一步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美國松綁日本對付、帶領英澳、使用日韓來對付中國的亞太小北約策略已經顯露無疑。
軍艦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在商言商,澳大利亞選擇價格更貴的日本方案,而非性能差一點,但價格也更便宜的德國方案,就意味著澳大利亞在接下來會繼續(xù)緊隨美國對付中國,澳大利亞會更加看中艦艇的性能。
選擇日本護衛(wèi)艦有助于,深化澳日關系,讓艦艇盡快交付,澳大利亞護衛(wèi)艦還能以日本離島為基地,參與日美兩國針對中國的活動,強化澳大利亞和日本之間的協同作戰(zhàn)能力。澳大利亞的選擇已經顯而易見的顯示,澳大利亞會登上美國的戰(zhàn)車,成為美國對華遏制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階段澳大利亞在買日本先進護衛(wèi)艦了,054B護衛(wèi)艦該上量,054A也該繼續(xù)改了。畢竟總不能指望054A對付澳大利亞的強化版最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