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道家修真之路,自古以來最重視的便是先天元氣的保養(yǎng)?!兜赖陆洝吩疲?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老子在此已然點出了"抱一"之妙法?!侗阕印芬嘣疲?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于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也。"可見先天元氣乃生命之根本。
然世人在紅塵中奔波勞碌,七情六欲耗散真氣,五臟六腑失其和調,待到察覺時,往往已是先天虧損,后天難補。
歷代真人留下諸多恢復元氣的秘法,其中最為神妙的當屬"守一不動九字術"。此法不見于尋常典籍,唯有得道高人方知其奧妙。傳說修煉此法者,能夠重新聚合耗散的先天真氣,恢復生命本源之活力。但這究竟是何等玄妙的法門?又為何被道門視為不傳之秘?
張明德盤坐于靜室蒲團之上,雙目微閉,神情專注。已是亥時三刻,他在此姿勢上堅持了整整兩個時辰,然丹田依舊空虛如舊,那種久違的溫熱感始終未能生起。
年屆三十五的張明德,本是省城中頗有聲望的儒商。自幼熟讀詩書,深諳儒家經義,后入商海經營,憑借誠信立身,十余年來家業(yè)頗豐。五年前一次偶然機緣,他接觸到了道家修真之學,從此便對此道深深著迷。
起初只是為了養(yǎng)生健體,后來卻發(fā)現(xiàn)此學問博大精深,遠非想象中那般簡單?!肚f子》有言:"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張明德深感此話之妙,遂拜入當?shù)氐赂咄氐幕壅娴篱L門下,開始系統(tǒng)學習道家養(yǎng)生之法。
慧真道長乃當代難得的高人,精通《黃庭經》、《太乙金華宗旨》等道門典籍,更兼修儒釋兩家學問,在當?shù)厥苛种邢碛惺⒆u。張明德初見道長時,正值春日融和之際,道長端坐蒲團,神態(tài)安詳,雙目炯炯有神,雖已年過六旬,卻容顏如四旬許人,實乃修道有成之征象。
"貧道觀施主面色,雖有福澤之相,然眼神略顯渙散,夜間必有不安之象。"慧真道長初見張明德便如此說道。
張明德心中暗驚,近日來他確實夜不能寐,每至子時前后必然驚醒,然后輾轉反側,直至天明方能稍眠。但他并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道長如何得知?
"道長法眼如炬,弟子確有此癥。敢問此為何故?"張明德恭敬詢問。
"《黃帝內經》云:'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子時一陽來復,正是陽氣初生之際。若此時驚醒難眠,乃是陽氣不足,無法潛藏于陰的緣故。而陽氣不足之根源,在于先天元氣的虧損。"
慧真道長的一番話讓張明德茅塞頓開。原來身體的各種不適,皆與這"先天元氣"有關。從那時起,他便開始跟隨道長學習基礎的道家養(yǎng)生功法。
最初的幾個月里,張明德修煉頗為精進。每日卯時即起,面東而立,修煉"朝元功";午時小憩,練習"靜心訣";戌時打坐,修"還元術"。如此日復一日,身心確有明顯改善。不僅夜間安睡,精神也比從前飽滿許多。
更令張明德欣喜的是,隨著修煉的深入,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處理商務時也變得更加從容不迫。以往遇事急躁,現(xiàn)在卻能泰然處之;以往與人爭辯,現(xiàn)在卻能以德服人?!墩撜Z》有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張明德感到自己正在向君子之道邁進。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商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張明德面臨的事務越來越繁重。那段時日里,他幾乎日日奔波于各地,與客戶洽談,處理各種商務糾紛。《孟子》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雖然事業(yè)蒸蒸日上,但修煉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最初張明德還能堅持早課,但隨著應酬增多,連這點時間也難以保證。各種宴請、會議、差旅接踵而至,生活完全被俗務占據(jù)。修煉之事自然也就漸漸荒廢了。
慧真道長曾多次規(guī)勸:"《道德經》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修道如行舟逆水,不進則退。施主現(xiàn)在雖覺無恙,但已種下隱患。"
但張明德當時正值事業(yè)巔峰,意氣風發(fā),并未將道長的話放在心上。他以為修煉只是一種保健手段,暫停一段時間應該無大礙。而且身體狀況看起來還算不錯,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完全不像有什么問題的樣子。
豈料天有不測風云。去年春上,張明德的商號突遭重創(chuàng)。幾個長期合作的大客戶忽然毀約,理由是找到了更優(yōu)惠的供應商。更有甚者,竟有傳言說這些客戶是被競爭對手用不正當手段拉走的,但張明德卻苦于找不到證據(jù)。
一時間資金鏈緊張,原本計劃中的幾個大項目不得不擱置,手下伙計的薪酬也開始拖欠。更雪上加霜的是,錢莊那邊不但拒絕了他的借貸申請,還要求提前歸還之前的部分銀兩。
那段時日里,張明德每日都處在巨大的精神重壓之下。白天要應付各路債主和客戶,夜間還要熬油點燈制定挽救商號的對策。飲食起居極不規(guī)律,有時一日只進一餐。
更讓張明德煎熬的是,為了挽救商號,他不得不采用一些以前絕不會考慮的手段。拖欠貨商的款項、違約退掉小單、甚至向幾個至交好友借了重利。每一個決定都讓他內心痛苦萬分,但為了商號的存亡,似乎別無他法。
《大學》有云:"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張明德深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違背了儒家的基本準則,但在現(xiàn)實的重壓下,他感到自己已經身不由己。
危機雖然最終熬過去了,但代價是沉重的。商號雖然保住了,但元氣大傷,規(guī)模不及從前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張明德感到自己的身心都受到了重創(chuàng)。
那些久已消失的癥狀又重新回來了——失眠、疲乏、善忘,而且比從前更加嚴重。有時連續(xù)數(shù)日睡不安穩(wěn),白天頭昏腦脹,處理事務時常常出錯。記憶力的衰退更是讓人憂心,有次與重要客商洽談,他竟然忘記了對方商號的名稱,場面極其尷尬。
最讓張明德恐慌的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對許多事情都失去了興趣。以前最喜歡的詩書不愿讀了,收藏多年的古玩也不想看了,甚至連與友人雅集都覺得是負擔。整個人仿佛被抽走了什么重要的東西,空虛得令人害怕。
"道長,弟子這是怎么了?"三個月前,張明德再次叩拜在慧真道長面前。此時的他已經消瘦了許多,精神狀態(tài)更是差到了極點。
慧真道長仔細觀察了他的氣色,然后長嘆一聲:"你這是傷了根本啊。"
"弟子愚鈍,請道長明示。"
"先天元氣?!侗阕印吩疲?人無賢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你現(xiàn)在就是元氣耗散,魂魄不安的征象。"
張明德聽得云里霧里:"先天元氣究竟為何物?"
"《易經》有言:'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個太極,便是先天元氣的本源。它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動力,與生俱來的生命真火。正常情況下,這種元氣會隨著年歲增長而緩慢消耗,但若是過度透支,就會出現(xiàn)你現(xiàn)在這種情況。"
慧真道長的話讓張明德如醍醐灌頂。原來自己這些年來在商場上拼搏,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卻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本源。
"道長,弟子還有救嗎?"張明德滿懷希冀地問道。
慧真道長沉默良久,最后說道:"有,但極難。一般的調養(yǎng)方法對你已經無效了。你現(xiàn)在的情況,需要用到更為高深的修復法門。"
"什么法門?"
"世間有一種上古傳下來的修煉之法,據(jù)說能夠重新聚合散失的先天真氣。但這種方法已經失傳很久了,就算有人掌握,也不會輕易傳授。"
"敢問此法名為何?"張明德急切地詢問。
慧真道長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說了出來:"守一不動九字術。"
聽到這個名字,張明德心中頓時升起一股莫名的激動。雖然不知道具體內容,但僅僅是這個名字就讓他感到了某種強烈的召喚。
"道長,弟子懇請..."
"貧道只是聽說過,并不會這門功法。"慧真道長搖頭道,"而且就算有人會,以你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人家也未必愿意傳授。"
"這是為何?"張明德不解地問。
慧真道長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吧。想想自己這些年來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洞髮W》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當你真正明白'知止'二字的含義時,或許機緣就會出現(xiàn)。"
從那日起,張明德開始了痛苦的自我審視。他不得不承認,雖然在商業(y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其他方面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健康沒了,快樂沒了,甚至連最基本的內心安寧都沒了。
《論語》有言:"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張明德發(fā)現(xiàn)自己不知從何時起,已經從一個重義輕利的儒商,變成了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為了追求更大的成功,他可以背信棄義;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可以損人利己;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他可以不擇手段。
更讓他痛苦的是,當他真正擁有這些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內心比以前更加空虛?!独献印吩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他現(xiàn)在終于理解了這句話的深意。
三個月來,張明德嘗試了各種方法來改善自己的狀況。請?zhí)t(yī)診脈、練太極導引、學佛家禪定、甚至還到名山大剎中住了半月。但所有這些努力都收效甚微,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依然沒有根本性的好轉。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張明德總會想起慧真道長提到的那個"守一不動九字術"。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內容,但他有一種直覺,這也許是他擺脫目前困境的唯一希望。
但問題是,到哪里去尋找這樣的高人呢?張明德托了許多關系,訪了許多方士,但得到的回答都大同小異——要么沒聽說過這個名字,要么說這只是傳說,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的修煉方法。
就在張明德幾乎要絕望的時候,轉機出現(xiàn)了。
那是一個尋常的午后,張明德正在書房中翻閱《抱樸子》,試圖從中尋找一些關于先天元氣的記載。忽然家中仆人來報,說門外來了一位道長,自稱是慧真真人的師兄,特來拜訪。
張明德心中一動。慧真道長從來不曾提起過什么師兄,怎會突然有人登門拜訪?但出于禮貌,他還是吩咐仆人將客人請到正廳。
進來的是一個看起來五十余歲的中年道士,身著樸素的青布道袍,相貌平平,并無特殊之處。但張明德卻感到,當此人一踏進廳堂,整個房間的氣氛似乎都發(fā)生了變化,變得肅穆而莊嚴。
"貧道玄一子,見過張施主。"來人作了個稽首,聲音平和卻帶著某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道長遠來,有失遠迎。"張明德連忙還禮,"敢問道長與慧真真人是何關系?"
"慧真師弟修為精進,常在貧道面前提及施主之事。"玄一子坐下后,仔細打量了張明德一番,"聽說施主近來身體欠佳?"
張明德不知該如何開口。雖然慧真道長可能已經把情況告訴了這位師兄,但當著陌生人的面談論自己的身體問題,還是讓他感到有些難為情。
玄一子似乎看出了他的顧慮,主動說道:"施主近來可是夜不能寐?而且常感疲乏,處事提不起精神?"
這話說得極準,張明德不禁點頭稱是:"道長所言不差。弟子現(xiàn)在的狀態(tài)確實很糟,各種方法都嘗試過了,但效果甚微。"
"這很正常。"玄一子淡然說道,"施主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一般的體虛或心病,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所致。用尋常的方法,自然無法奏效。"
"那...道長可有良方?"張明德小心翼翼地問。
玄一子沉默了很久,然后說:"慧真師弟提過,施主在尋找一種叫做'守一不動九字術'的修煉法門?"
聽到這個名字,張明德的心臟幾乎停止了跳動。難道眼前這個看似平常的道長,竟然知曉這個傳說中的秘法?
"正是,弟子確實在尋找此法。"張明德努力保持鎮(zhèn)定,"敢問道長可知此法詳情?"
玄一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施主認為這種方法真的存在嗎?"
"弟子...弟子不敢確定。"張明德老實回答,"但弟子希望它存在。因為弟子現(xiàn)在實在是走投無路了。"
玄一子點頭,似乎對這個回答頗為滿意。他站起身來,準備告辭:"如果施主真的想要學習此法,三日后戌時,到城外青松觀來尋貧道。記住,要準時前往,不可遲到分毫。"
三日后戌時,張明德如約來到城外青松觀。這是一座清幽的小道觀,香火稀少,愈顯靜謐。玄一子已在大殿中等候,燭光搖曳下,神情顯得格外莊嚴。
"施主準時而至,可見誠心。"玄一子點頭示意他入座,"在傳授之前,貧道先問一句:施主可知何為'守一'?"
張明德思忖片刻:"《道德經》有云'抱一',想必與此相關?"
"正是。'守一'乃是道門無上心法,而'九字術'則是具體的修煉次第。"玄一子緩緩說道,"此法確能聚合散失的先天真氣,讓人重獲生命活力。歷代修煉此法者,無不脫胎換骨。"
張明德聞言大喜,正要叩拜求教,玄一子卻擺手止住:"但是,此法修煉極有講究,稍有差池便前功盡棄。特別是第一步'不動'功法,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說到這里,玄一子忽然停住,深深看了張明德一眼:"至于具體如何修煉,如何才能真正恢復耗散多時的先天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