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實關聯(lián)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在現代社會似乎越來越成為一句空話。不少老人在子女家中備受冷落,甚至淪為"添亂的人"。子女嫌棄老人礙事,給老人安排最差的居住條件,卻不知老人曾為他們付出多少。我今天要講的,就是我親身經歷的故事。
"媽,您就將就一下吧,走廊鋪個床墊也能睡。"
兒媳李芳指著不到一米寬的走廊,臉上掛著歉意,眼神卻閃爍不定。她身后是我辛辛苦苦掏錢給兒子買的這套三室一廳,客廳寬敞明亮,臥室舒適溫馨,可我卻只能分到一塊走廊空間。
"你們三室一廳,就給我安排個走廊?"我艱難地咽下一口氣,"那小書房總可以騰給我吧?"
"媽,您不知道,小書房現在是我工作室,平時要接單做設計的。另外兩間,一間是我們的臥室,一間是小宇的兒童房。真沒地方了..."
李芳一邊說一邊整理走廊上的小床墊,臉上寫滿了敷衍。門口堆著我剛從鄉(xiāng)下帶來的行李,兩個不大的箱子,裝著我六十多年的全部家當。
"那好吧。"我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畢竟,來城里是為了幫他們帶孫子的,將就一下也無妨。
當晚,我輾轉難眠。走廊上人來人往,一點隱私都沒有。每次有人上廁所,都會帶起一陣風,掀開我薄薄的被子。夜里小宇哭鬧,我趕緊起身去哄,被絆了一跤,膝蓋青了一大片。
李芳聽到動靜,探出頭來:"媽,您小點聲,別吵到我們休息。"
看著她轉身回房"砰"地關上門,我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這就是我盼望已久的天倫之樂嗎?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在走廊上的生活越來越艱難。
冬天到了,走廊成了整個房子最冷的地方。夜里寒風從門縫鉆進來,我只能裹著厚被子瑟瑟發(fā)抖。兒子工作忙,很少管家里的事;兒媳則對我的處境視而不見,甚至抱怨我占用了太多公共空間。
"媽,您能不能把您的衣服收一收?走廊上掛這么多,影響我們家觀感。"李芳一臉嫌棄地看著我掛在墻上的幾件衣服。
"可我沒地方放啊..."我輕聲解釋,"要不給我騰個柜子?"
"家里柜子都滿了,您就將就一下吧。"她說完就走開了,留下我一個人站在走廊上,不知所措。
最讓我心寒的是,我每月的退休金都交給了兒子,說是貼補家用。可我發(fā)現,李芳幾乎每周都在網上買新衣服,兒子也換了新手機,唯獨我需要的保暖內衣,他們卻說家里經濟緊張,讓我等等再說。
一天晚上,我正準備睡覺,聽見臥室里兒子和兒媳的對話。
"你媽真是麻煩,走廊上總有她的味道,我朋友來都笑話我們。"李芳的聲音清晰地傳出來。
"忍忍吧,她幫我們帶孩子呢,省了不少錢。"兒子的回答讓我心如刀絞。
"要不把她送回老家吧?老宅子雖小,但她一個人住夠了。"
"再等等,小宇還小,我媽帶著省心..."
我站在走廊上,淚水無聲滑落。原來在他們眼里,我不過是個廉價的保姆,一旦沒了利用價值,就該被扔回老家。
事情的轉折發(fā)生在我住進來的第三個年頭。
那天,小宇在客廳玩耍,不小心把開水壺打翻,滾燙的熱水正要澆到他身上。我看到這一幕,想也沒想就沖上去,用身體護住了他,自己的手臂卻被嚴重燙傷。
"奶奶疼!奶奶救了我!"小宇哭著喊道。
李芳聞聲趕來,看到場景大驚失色:"媽!您怎么這么不小心,讓小宇靠近熱水壺!"
我愣住了,手臂上的疼痛似乎比不上心里的刺痛。辛辛苦苦幫他們帶孩子,出了事還要被指責。
"我是為了救小宇才..."我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她打斷。
"行了行了,先去醫(yī)院吧。"她語氣冷漠,連一句感謝都沒有。
在醫(yī)院里,醫(yī)生給我包扎傷口,說幸好處理及時,否則會留下疤痕。李芳全程玩手機,連句關心都沒有。回家路上,她甚至抱怨說這個月的醫(yī)藥費要從我的退休金里扣。
那一刻,我心如死灰。我突然意識到,這個家里沒有我的位置,也沒有對我的尊重。我決定回老家,即使那里冷清,至少有我自己的尊嚴。
當晚,我默默收拾行李,準備第二天一早就離開。臨睡前,我看了看這個住了三年的走廊——它見證了我所有的委屈和心酸。我的心里既悲傷又釋然,至少我不必再忍受這種屈辱的生活了。
"明天,我就回家。"我對自己說,心里有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