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在做事中度過。
至于如何做事,則答案不一,千人千相。
其實,生命從不是圓滿無缺的圓,而是一場“半”的修行。
半爭半讓,半進半退,才是聰明的做法。
盡我所能,是向前的勇氣
《增廣賢文》中說:“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功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敗之有余?!?/p>
成就一番事業(yè),需要傾盡全力;達成心中所愿,往往要耗時良久。
人生路上,切不可“躺平”度日,更不能渾渾噩噩、敷衍了事。
努力做事,拼盡全力,不是為了誰,而是為了自己。
生命中最大的遺憾,并非跌倒時的狼狽不堪,而是“我本可以”卻未曾盡力的嘆息。
不要等歲月流逝,才讀懂人生,卻已錯過奮斗的黃金時光。
真正的勇者,都帶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
心之所向,即便荊棘叢生,也要奮勇攀登;情之所系,哪怕風雨如晦,亦會堅守如初。
盡我所能,不是偏執(zhí),而是對生命的沉沉熱愛。
哪怕結局未知,至少不曾辜負自己內心的渴望。
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敬我不能,是退后的智慧
《史記》有言:“進退盈縮,與時變化,圣人之常道也。”
聰明人善于順應時勢的變化,凡事伸縮有度、進退自如。
恰似一場棋局,落子無悔,卻也需懂得何時該收手,何時該布局。
人生最難的,有時不是奮勇前進,而是懂得何時止步。
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成真,不是所有的奔赴都有回響。
機遇、緣分、能力……皆有定數(shù),強求反而讓結局不美。
若一味執(zhí)著于不可得之物,終會迷失在執(zhí)念的迷霧中。
只有著眼大局、適時后退,方能走出迷局、行穩(wěn)致遠。
真正的成熟,是學會退后,求而不得時,懂得釋懷;事與愿違時,順應自然。
敬我不能,并非懦弱無能、畏難不前,而是沉潛蓄力、待時而進。
放下執(zhí)念,才能騰出手,接住生活饋贈的另一種可能。
一半爭取,一半隨緣
面對自己的人生,既懂得竭力爭取自己想要的,也懂得隨緣放棄不屬于自己的。
爭取和隨緣,這二者并不矛盾,重要的是懂得把握一個度。
過度的爭取,會讓自己身心疲憊;過度的隨緣,也會讓自己失去很多機會。
欲壑難填,腳步就會越來越沉重,最終只會被壓得原地踏步;
輕言放棄,斗志就會像無根浮萍,最終只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所以,人生在世,一定要懂得一半爭取,一半隨緣。
想要的盡力去追,但不把執(zhí)念當信仰;失去的坦然放手,不把遺憾當枷鎖。
如此,方能既有乘風破浪的勇氣,又有隨遇而安的底氣。
就像園丁種花,精心澆水施肥,也接受有的種子就是不會發(fā)芽。
若事成,是歲月嘉獎;若事敗,是人生尋常。
人生就像是一場華麗的冒險。
每個人都既是冒險的主角,又是欣賞風景的觀眾。
以“盡我所能”的熱血奔赴山海,用“敬我不能”的豁達擁抱遺憾,才是聰明的做法。
本期編輯 | 孫渴
?人民論壇新媒體出品
資料來源 |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馥馥在隔壁等;圖片已獲授權
點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