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董卿曾說過:“人生需要全力以赴,但是不能太著急?!?/strong>
想要在“慌亂”的年代里不慌不忙地活著,真不容易。
多少人在那名為“成就”的奔忙途中,心浮氣躁,力竭而神疲,如同被什么無形鞭子抽打著往前趕,卻忘了,最深沉的力量,往往蘊藏在從容不迫的節(jié)奏之中。
我們這代人身處喧囂塵世,仿佛被無形力量催促著,時時處處皆在“趕”。
我們趕著求學,趕著立業(yè),趕著功名,趕著人前顯赫。仿佛一停頓,便要被這滾滾時代浪潮拋在身后。
這“趕”,如影隨形,如芒在背,使心神片刻不得安寧,將我們珍貴心力皆耗散于焦灼之中。
何至于此?是外物所迫,亦或內(nèi)心所驅?究其根本,這“趕”字背后,藏著對生命時序的強橫僭越與對生命自身力量的不夠信任。
我們太執(zhí)著于那些速成的表象、立竿見影的成果,仿佛慢了一拍便是萬劫不復。
老子早已洞見這急躁之弊:“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滨谄鹉_尖難以久立,跳躍著趕路反而難以致遠。
當我們一心只盯著遠方模糊的終點,便失了踏實腳下的功夫,耗散的是心神,擾亂的是天序。
這“急”字,猶如一柄無形利刃,割裂了當下與未來,也割裂了行動本應有的從容與力量。
而所謂“全力以赴”,其精髓豈是這浮躁喧囂的“趕”?它要求的是心力的高度凝聚與全情投入,是一種“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境界。
此力源于內(nèi)心深處的專注與沉靜,如鑿井者,深知泉源所在,便一錘一鑿,不厭其深,不憚其慢,心無旁騖,只管向下。
楊絳先生與其丈夫錢鍾書先生,正是這般沉潛的典范。錢先生為翻譯《毛選》,字字推敲,句句琢磨,耗時長久,精雕細琢。
楊先生則默默支持,守護著這份慢工細活的從容。這般“全力以赴”,是沉靜中積蓄的磅礴之力,是時間深處綻放的恒久光芒。
真正的全力以赴,是心與力那微妙而恒久的和諧。它要求我們既不可懶怠虛擲光陰,也不可因急躁而自毀心志。
如《中庸》所言:“君子居易以俟命?!本影灿谄揭滋?,盡己所能,而后安然等待天命之回應。
這“居易”是全力以赴的實踐,這“俟命”是超越焦慮的從容等待。此中智慧,正是對生命節(jié)奏的深刻尊重——精進不倦,卻也不強扭時序的瓜。
生命自有其節(jié)律,如同四季輪轉,草木榮枯,非人力可強令其加速。
當我們真正領悟了全力以赴中那沉靜的力量,便能在喧囂塵世中覓得一方心靈凈土。
耕耘時,心無旁騖,只專注于手中一鋤一犁;等待時,心境澄明,如觀云卷云舒,花開花落。
心與力在此刻達成平衡,如琴瑟和諧,奏出生命最深沉穩(wěn)重的樂章。
董卿那質樸之言,實在為現(xiàn)代人開出了一劑清涼散。全力以赴,是為生命注入真誠的重量;不能太著急,是讓靈魂保有呼吸的余地。
最深的根總在無聲處扎下,最亮的光常在沉靜中蓄積。
當急流裹挾眾生之際,愿我們皆能修得這份“不著急”的定力——心似靜湖映明月,力如深流潤厚土。
我們無需在喧囂中證明自己的存在,生命的光華本就在每一個不慌不忙、全情投入的此刻悄然沉淀。
人生這盤棋,不必步步爭先,只需落子無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