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部電影,最難的是什么?
導演王兵的回答是:把房子抵押給銀行籌錢去日本找證據(jù)的時候,我一點都不慌,但看著歷史被抹去的痕跡,我慌了。
十一年,三億砸下去,劇本改了243遍,就為還原731部隊那些血腥的真相,可就在開映前三天,這部片子“消失”了。
觀眾刷不到排片,影院不賣票,而它的對手,是一張張外交抗議、一沓子“保護孩子”的聯(lián)名信,還有躲在大洋彼岸的某些大手...
但沒關(guān)系,我們不怕,我們的官方發(fā)聲了,人民日報三天之內(nèi)四次發(fā)聲,就連新聞聯(lián)播也捧場了!
2025年7月31號晚上,多少影迷守著手機刷新購票頁面,滿心歡喜要找《731》的場次下單。
結(jié)果刷著刷著發(fā)現(xiàn)不對勁:其他新片名字都在,唯獨最重要的《731》像被施了隱身術(shù)一樣沒了蹤影。
這讓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準是那個“龍標”,也就是電影公映許可證卡住了....
11年啊!這片子拍得是真不容易。
導演組帶著人,前前后后整整鼓搗了十一年,掏出去的錢據(jù)說有好幾個“小目標”。
劇本翻來覆去改了二百多遍!
更狠的是導演,為了找到最硬的證據(jù),狠心把自己房子押了,跑到日本去刨根問底。
而現(xiàn)場搭的布景那叫一個考究,耗了兩年時間,連手術(shù)刀長啥樣、當年記錄實驗的紙張是啥手感,都照著博物館里的老物件一絲不差地還原。
就是要讓觀眾看到扎心的、不帶水分的真相。
拍那些731干的勾當時,鏡頭太實誠了:活體解剖時人瞳孔的顫動,凍傷后皮肉模糊的樣子……拍攝時就標記成“敏感”了。
為了能跟觀眾見面,劇組真是撓破了頭:很多慘烈的片段調(diào)成了黑白畫面,血腥程度一降再降,在戰(zhàn)爭片里都排不上“前十”了。
可就算這樣,還是有十來組畫面讓人覺得“太過了”。
審查的大人也犯難啊,歷史要真實,但青少年也得保護,雖然導演的本意是叫大家別忘本,不是為嚇唬人,可這條路走得那叫一個跌跌撞撞。
可再怎么避讓,“活人凍成冰棍后腐肉直掉”“手術(shù)臺上受害者瞳孔瞬間放大”這種關(guān)鍵鏡頭,就像血淋淋的手指頭戳進了眼睛皮,審核部門實在難批....
而部分家長的聯(lián)名投訴信,恰巧堵在了審查的關(guān)鍵口子上。
不僅如此,日本外務(wù)省緊跟著遞上了23條外交抗議書,明晃晃兩板斧砍過來:第一斧,不準用“731部隊”這稱呼,必須改成輕飄飄的“舊日軍防疫給水部”;
第二斧,所有暴行畫面得砍掉七成,更扎心的是美國那邊也傳來風聲,好萊塢某些資本力量正暗中施壓,想把國際發(fā)行的路直接堵死。
妥妥是美日打配合,想捂蓋子。
不過咱們審查部門也不是擺設(shè),最終“可能引發(fā)仇恨”成了理由,《731》的檔期就這么給拖后了。
但幸好,事沒完,我們的官方瞧出不對勁了。
8月3日清晨,距離撤檔風波僅72小時,一則加蓋電影局公章的批文引爆全網(wǎng):電影《731》正式定檔2025年9月18日公映!
1931年的9月18號,是日本人動手打響局部侵華的日子,長達十四年的苦難開始了。
94年后的同一天,大銀幕上演他們犯下的731罪行,就跟滿城拉響的防空警報在那一刻“碰”上了!
這意義,太不一般了,更令人震撼的還在后頭:《人民日報》像連珠炮般推出四篇評論:
首篇《銘記,是為了更好前行》直接點題:電影缺位讓3513位遇難者等得太久。
第二篇《歷史不容遺忘》懟著篡改歷史的嘴臉開火:有些名字不能篡改,有些血漬擦不干凈。
第三篇《抵抗遺忘,捍衛(wèi)真相》更犀利:警報聲里解剖刀寒光閃過,這才是真實的1931!
末篇《銘記不為延續(xù)仇恨,而為守護和平》升華主題:記住苦難是為挺直脊梁,不是為掄起棍棒!
央視同步跟上火力。
《新聞聯(lián)播》破天荒地,連續(xù)三天講這片子背后的故事,這些動作,直接把這電影從普通的娛樂項目,拔高成了關(guān)乎國家記憶的“超級工程”。
這么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把那些“這片子涼了”的謠言直接砸得稀碎!
人民日報還特意夸劇組:寧可少掙錢,也要把歷史的原貌拍出來,這種架勢,讓《731》一下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其實許多人都知道,小日子們,屁股總是不端正,不是“忘記”就是想著法篡改歷史。
日本教科書里把“南京大屠殺“寫成“事件”,將731罪行歸為“戰(zhàn)場醫(yī)療事故”,早就不是新鮮手段。
但這次他們算盤打錯了:聯(lián)合某些勢力想通過“血腥論”逼我們自廢真相。
結(jié)果非但沒摁住電影,反而逼得國家直接出手,國家電影局跳過常規(guī)流程特批檔期、央視破例提前官宣,這已不是文藝作品過審的問題,是中華民族在說:這次我們不躲也不刪!
《人民日報》那一篇篇文章里,“真相”兩個字像釘子一樣扎眼。
國家就是要告訴全世界:歷史的定調(diào),咱中國人不會動搖半分!
選在九一八這天上映,那更是一場拿歷史和血寫的記憶來喚醒民族的儀式。
而導演接受采訪時,也反復說過:這片子不是要鼓動大家恨誰,就是為了不忘本。
電影最后有一句話特別戳心窩子:你要是還記得,我就還活著。
把個人的痛變成守護和平的力量,這格局就上去了,而媒體喊話讓全家一起看,就是要讓年輕人知道,面對歷史傷痕,咱骨頭要硬!要昂起頭!要把過去的恥辱,變成現(xiàn)在努力向前的勁!
當年有“不抵抗”的教訓,今天國家的態(tài)度變了:絕不會再來一次!這背后的底氣,就是要牢牢掌握文化領(lǐng)域的話語權(quán)。
《731》的命運轉(zhuǎn)折,標志著一種風向變了:那些嘩眾取寵、搞噱頭的玩意,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警報長鳴,歷史血痕。
《731》這波幾經(jīng)周折的定檔,再加上官媒前所未有的高調(diào)支持,確實刮起了一陣不一樣的風,它不是一部單純的電影那么簡單了。
被刻意掩蓋的真相,終歸會被時間沖刷顯現(xiàn);曾經(jīng)的傷痛如果被深刻記住,同樣也能成為推動前行的燃料。
這部電影的經(jīng)歷似乎在告訴人們一個樸素的道理:只要創(chuàng)作者是真誠面對歷史、尊重史實的,總會找到它被認可的土壤。
相反,那些只想著靠花哨點子、亂搞噱頭博眼球的,注定是泡沫,早晚會被大家戳穿、厭棄。
九月的影院,等著那一場穿越時空的觸動,也等著看看,這股“風”是不是真要變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