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1993年,四大天王之爭“元年”。
粵語歌壇資歷最淺,卻一手改寫香港樂壇格局的郭富城,無可避免,直面了關(guān)于“最受歡迎男歌手獎”這個話題。
他說,自己資歷尚淺,會繼續(xù)努力,不會心急去拿這個獎。
而后來發(fā)生了什么?
這很有趣。
這一年,是郭富城踏足粵語歌壇的第二個年頭。
他當然是“新丁”一枚。
但與一般的新人不同,他攜紅遍整個華語世界的大勢返港,人氣爆棚、唱片銷量無匹,進而可謂一手“締造”了四大天王這個傳奇。
不管此前此后,都沒有這樣一個新人出現(xiàn)。
與之同時,他又非常清醒。
你有沒有見過任何一個藝人,不論何時,都將“繼續(xù)努力”四個字掛在嘴邊?
甚至在數(shù)年之后,他已經(jīng)成長到橫壓整個香港樂壇的程度,也依然開口便是“繼續(xù)努力”,就連主持人和頒獎嘉賓,也仍以這幾個字,作為對他的勉勵。
這本身就是傳奇。
說起1993年,郭富城其實損失頗大。
1992年,郭富城以前一年發(fā)行的唱片《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在內(nèi)地連續(xù)賣出兩個銷量月冠,直至斷貨。
用臺灣傳媒大亨邱復(fù)生的話來說,該唱片單內(nèi)地銷量,就已經(jīng)破了百萬張,彼時來講,郭富城就是兩岸三地最紅的歌星。
這也是香港歌手的首創(chuàng)紀錄。
但自此后,郭富城又連續(xù)七張唱片,不被引進內(nèi)地。
本身來講,四大天王因他而起,但恰恰是他,反而就此錯失了,借勢飛得更高并繼續(xù)稱霸“大華語市場”的機會。
直到他解決合約糾紛,并于1994年轉(zhuǎn)投華納唱片,內(nèi)地歌迷才能再次買到他的唱片和磁帶。
然市場風潮已轉(zhuǎn)。
而最強的郭富城,卻即將出現(xiàn)。
他首登紅館,就被傳媒稱,“紅館迎來了自己真正的主人”,其后每兩年一度的郭富城紅館演唱會,都是全港盛事。
從《狂野之城》、《鐵幕誘惑》到《純真?zhèn)髡f》,再從《風不息》、《備忘錄》、《信鴿》到《聽風的歌》,又接續(xù)以《誰會記得我》、《愛的呼喚》、《愛定你》、《唱這歌》、《風里密碼》、《一變傾城》、《游園驚夢》、《真的怕了》、《著迷》和《旅途·愉快》。
這一連串的專輯名背后,是一個歌手的形象、歌路、曲風、聲線、唱腔、唱功的急行軍和蛻變,以及無止境的探索。
你可以在任何相鄰的每兩張專輯之間,聽見他的進步、突破和變化。
從顫音、假聲、真聲力量,到音域突破、混聲唱法和共鳴打磨,他對音樂的癡迷與天賦,全數(shù)可以在他的歌聲中被見證。
歌舞雙絕的背后,是艱苦卓絕的努力。
對應(yīng)的是什么?
從叱咤樂壇至尊歌曲大獎,到叱咤樂壇大碟IFPI大獎和男歌手銀獎。
再從至尊舞臺大獎、飛越大獎,到新城勁爆男歌手、連莊并四年三奪TVB最受歡迎男歌手,以及全球華人最受歡迎男歌手和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
他甚至以粵語專輯《愛的呼喚》,時隔五年,再奪內(nèi)地唱片銷量月冠,也憑同名主打歌,第二度奪得叱咤樂壇至尊歌曲大獎。
也有奪得十大中文金曲全球華人至尊金曲獎的《渴望無限Ask For More》。
在TVB意圖面向整個華語樂壇的TVB8金曲榜上,他不但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手獎,甚至以一動一靜的《動起來》和《渴望無限Ask For More》,連莊了金曲金獎。
如果說,從1993年到2000年,都算作香港樂壇的四大天王時代,郭富城一人,就可稱“半壁江山”。
這絕無半分虛夸。
該怎么形容郭富城?
天賦龐雜驚人,又“卷”到極致,兼真摯謙遜。
完美戰(zhàn)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