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
野外安全注意事項
在野外作業(yè)的過程中,神秘的大自然有時會給我們設置一定的危險,這些危險會給我們帶來職業(yè)病害和傷亡事故,所以“如何規(guī)避危險安全作業(yè)”其意義重大不言而喻。這里從網(wǎng)絡搜集整理了一份野外勘測作業(yè)安全指南,希望能借此提高我們的野外作業(yè)安全意識!
如果是在攀登過程中,遇到暴風雨,或因野獸受驚而引起亂石時,必須采取避險的措施。一般當發(fā)生滾石時,往往帶有很大的聲音,最初是"叭叭"的沖撞聲,慢慢地變成巨大的隆隆聲。同時,當滾石向下滾動時,開始是左右斜沖跳躍的,進入斜槽后,則成直線滾落。這時要鎮(zhèn)靜地觀察滾石的方向,迅速地躲到安全地帶,萬一來不及,切記不能慌張。在判明滾石的方向后,當滾石快要到自己跟前時迅速躲開它,或利用附近可以遮身的基巖、陡坎、巨大石塊等地形地物,躲避滾石襲擊。如系體積很小、散碎性的滾石,也可將背包舉到頭上防護。
如果已經(jīng)受傷無法行動,又沒有同伴在周圍的話,不要做不必要的掙扎,節(jié)省體力和能量等待救援。
林區(qū)作業(yè)
1、提前向當?shù)厝罕娏私庾鳂I(yè)區(qū)域地形,有無陷阱、夾具等危險,禁止單人野外作業(yè)。
2、一定要對當天路線長短困難程度有個清楚的認識,不要為了減負少帶或者不帶食物或者水!
3.隨時確定自己的方位,與同行人員保持聯(lián)絡,作業(yè)路線上留下標記。
4、野外工作服要長袖、最好有反光條。一要防止寒帶森林中(多蛇)、潮濕密林中(多蚊蟲)有害小動物的叮咬。二要防止感染森林腦炎、接觸性皮膚過敏癥。鞋子一要舒適,二要防滑。
5、能不過河就不過河。
6、不吃不認識的野果。最缺水的不一定是沙漠,還有叢林與沼澤,水多但無法飲用!叢林有一些植物可以為人體提供水分,但切勿亂嚼植物。輕則越來越渴,重則中毒而亡。
7、過夜要燒好篝火,起到警示捕食者的作用。但要控制好野火,別引發(fā)了火災。
8、進入林區(qū)要時刻注意防火,不要吸煙。生火時看清風向、風速,選擇在下風處生火,離開時,切記熄滅殘火。
9、每天晚上回去先把電子設備充滿電,例如相機、GPS,手機,有條件的話給電子設備帶上防摔防水的保護套,固定在皮帶等比較保險的地方。
迷路
1、到高處去,應該盡快爬上最近的高大的山脊觀察,一來可以確定自己的位置,二來也便于發(fā)現(xiàn)人活動的跡象,一旦發(fā)現(xiàn)跡象要毫不猶豫地到這些地方去。在森林中,找到人也就找到了希望。
2、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人家,要想辦法找到水流,一般來說,在林區(qū),道路、居民點常常是臨水而建。沿著水流的方向走,既能最終走出山林,又有可能找到人家,即使找不到人家,找到水源也是生存所必需的。
3、如果這一切都做不到,那么,確定出發(fā)地的方向后,沿著同方向的山脊走,一方面可以繼續(xù)觀察環(huán)境,另一方面,只要方向不錯,總可以找到某個有人的地方。
4、觀察四周的小路和路旁的野草,剛走過的路,草會被踩倒,而且草倒的方向是向前的;沒有人走過的路,草是直立的,草間會有許多蛛網(wǎng)。
5、在無法判明道路的情況下,請千萬不要盲目自尋出路,這時應當原地等待救援,保持清醒的頭腦利用地形地貌和一切可利用物搭建簡單的庇護場所(盡量選擇朝陽處),以便應付惡劣天氣,在此過程中不要進行大運動量的操作,避免大量出汗,防止感冒和保持體能。
6、前往陌生地段前除了應攜帶小型強光手電和救生哨等求救工具外最好帶上一塊紅綢布,可在需要時撕成長條寫上姓名和前往地域等簡短迅息,綁縛在路途中轉折點處的樹枝或石塊上供后人辨別。
7、白天可多收集點潮濕的殘枝敗葉、雜草,點燃后可借燃燒產(chǎn)生的大量煙塵向外界示警。夜晚可利用強光手電向天空和附近山頂(或者比較醒目的各方位都能夠看見的巨石、獨立大樹等標志性物體)進行一定規(guī)律的晃動照射,間歇敲擊所攜帶的一切可發(fā)出清脆響聲的物品向外界報警,在山體上還可采取不斷向山下推落大石頭的方法利用石頭滾落產(chǎn)生的動靜和聲響向外界示警,同時點燃篝火用于取暖和驅趕蚊蟲和獸類。
8、測繪人員一般會攜帶GNSS接收機,在沒有手機信號,接收不到差分數(shù)據(jù)的情況下,可前往無遮擋或者樹木較稀疏的地方,利用儀器自身接收衛(wèi)星信號進行自主定位,避免在同一個地方繞圈。
9、野外作業(yè)人員可裝備北斗短報文終端,在沒有移動信號的情況下,依托北斗衛(wèi)星,進行定位與短信息通訊,緊急情況下,可一鍵發(fā)出求救信號。利用北斗RDSS短報文實現(xiàn)全國范圍內,無距離限制的數(shù)據(jù)傳輸,在無手機信號的地區(qū)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監(jiān)控,采集和控制管理。
野獸、螞蝗
1、偶遇熊裝死是不對的,最好弄出噪音(可以吹口哨),遇到熊母子有多遠走多遠。一般只在兩種情況下主動襲擊人類:
①你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間;
② 你站在熊和熊的食物之間。
所以當你在有熊出沒的地方行進時,最好在身上帶上鈴鐺,一路上吹口哨,熊能聽見,知道是人類來了,會躲開的。
2、當發(fā)現(xiàn)有狼跟隨時,盡快回到公路或安全營地。狼怕火, 可以利用這一點脫險。千萬不要想著把那只跟隨的狼消滅即可脫險,相反,這樣只會引發(fā)狼群的仇恨,當狼群想復仇或想救援被捕捉的狼時,會召集其它狼群(直到它們認為有絕對實力獲勝為止)一起進攻,這時,火也無法讓其退縮。
3、打草驚蛇是常用的辦法,在一些潮濕的草叢、林間及灌木叢里,或者大雨前后,都是蛇出沒的地方和時間。不論是否有蛇,都應拿一根棍子,邊走邊打草,使蛇驚嚇而逃。在營地扎營時,如果有防蛇的必要,應當帶上一些雄黃粉之類的驅蛇之物,將其撒在帳篷或者營地四周,可以避蛇。如果蛇已被驚動并且立起前身準備攻擊時,大家不要驚慌,要原地不動,慢慢地拿出手巾之類的東西,拋向別處以將蛇的注意點引開,隨后,要么用帶叉的長棍滅之,要么避開。
4、防螞蝗,有兩種辦法 :
① 一種是防范,即將褲腳扎緊,撒上點風油精,在腿上、手上涂一些萬金油等刺激性的藥物。如果在螞蟥多的地方區(qū),還要不時地察看(挽開褲袖)。
②一種是斗爭,即干脆挽起袖子(手和褲),讓皮膚暴露出來,一旦有螞蝗叮上就很容易覺察(螞蝗一般是深褐色),這時大膽地用手將其扯下來(用指甲掐或煙火燙),再用手將它捏在手中搓弄,直至干死。
滑坡、泥石流
1、雨季來臨如果處在易發(fā)生泥石流的地區(qū)工作,要設置觀察預報人員,特別注意山體情況;
2、發(fā)生滑坡、泥石流時,必須遵循滑坡、泥石流的規(guī)律采取應急措施。如果處在粘性泥石流之上時,則要向兩側移動,但動作不能太猛,以免深陷其中,萬不可向上或向下跑。如是稀性泥石流,則要迅速地以可攀援的大樹或巖石為目標斜向跑出,同時躲避石塊的沖擊。
3、滑坡的發(fā)生較泥石流遲緩,滑坡體也較為堅實。如提早發(fā)現(xiàn),也能設法跑出。
4、如面臨被泥石流淹沒的危險,則要努力給自己制造一定的呼吸空間,用手將頭部保護起來,并用雙臂和手將面部圍成一個空間以備呼吸。
踩滑
不小心踩滑在山坡“翻滾”運動時,身體卷曲雙手護住頭部,脊椎和頭部一定要保護好。
火災
當林區(qū)出現(xiàn)火災預兆(煙味、燒焦味、野獸和鳥類向同一方向奔跑和飛馳、煙霧等)時,應當迅速尋找并撤離到安全地點(林中曠地、河邊等)。
沙漠、荒漠作業(yè)
1、作業(yè)前必須了解該區(qū)域醫(yī)院位置、水源、居民、道路信息等情況;必須配備通信器材,保持人員間的相互聯(lián)絡;
2、必須配備判定方位的工具,如導航儀、指南針之類;
3、保證有足夠的飲用水儲備,合理飲水,禁止未經(jīng)檢驗飲用新發(fā)現(xiàn)水源水和未經(jīng)消毒處理水;
4、進入沙漠前將輪胎適量放氣,沙漠行車若有車轍則跟隨駛過的行車痕跡走,保持高車速通過沙漠區(qū)域;
5、氣溫38℃以上高溫時,且沒有降溫設施的情況下,應停止作業(yè)。工作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
6、在沙漠中應穿著淺色衣服,避免皮膚暴露在陽光下;
7、身體的大部分水分流失都是通過汗水發(fā)生的,用寬松輕便的衣服遮蓋盡可能多的皮膚,這將會使你的皮膚出汗、減緩蒸發(fā),從而減少水分流失;
8、進入沙漠前確保車輛有足夠的燃油
沙塵暴
保護我們的呼吸系統(tǒng),把頭部全部武裝起來,用我們隨身攜帶的防風眼鏡、帽子、口罩、紗巾全部都用起來。若有沙塵進入眼鏡,切忌用手搓揉,以免引起細菌性眼病,應盡快用隨身攜帶的清水沖洗,可以使沙塵流出。遇到沙塵暴最好的辦法是趴在地上,面部朝下,靜待沙塵天氣過去后再起來,這是最明智的選擇,切勿選擇與沙塵暴賽跑?;氐椒块g后應及時清洗面部,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洗個澡,及時更換衣服,保持身體潔凈舒適。房間內落滿灰塵要及時清理,用濕抹布擦拭,以免造成室內塵土飛揚,吸入呼吸道。一旦發(fā)生慢性咳嗽或氣短、發(fā)作性喘憋及胸痛時,應盡快到醫(yī)院檢查、治療。
中暑
表現(xiàn)是體溫過高,從而導致眩暈,甚至昏厥。但在初期他可能只是一些輕微的不適感,比如惡心、頭暈、小便發(fā)黃、失去力氣,這種不適感必須要引起足夠的注意。氣溫38℃以上高溫時,且沒有降溫設施的情況下,應停止作業(yè)。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及時補充水分。
缺水
1、找水:干枯的河床外彎最低點、沙丘的最低點;茂密的蘆葦下、芨芨草下;
2、沙漠植物的根部可以榨取汁液飲用;仙人掌是天然的水庫。
3、根據(jù)沙漠中的動物來尋找水源,食草動物不會遠離水源,只要找到它們經(jīng)常路過踏出的小徑,向地勢低的地方尋找,可能發(fā)現(xiàn)水源。
4、沙漠里的水礦化程度非常高,必須凈化消毒,在經(jīng)過沉淀,過濾后,應使用凈水藥片或醫(yī)用碘酒對水進行消毒,每1升水滴入3-4滴碘酒,攪拌搖晃后,靜置20-30分鐘后,即可飲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