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對華心態(tài)已經(jīng)越發(fā)明顯,在美國降低關稅后,韓國立即表態(tài)要以美日韓同盟為中軸,阻止中國破壞所謂的國際秩序。
根據(jù)美媒《華盛頓日報》報道,該媒體近日專訪韓國外交部長趙顯,其中提到中韓關系,這位韓國最高外交官表態(tài)稱,要警惕中國的崛起,以及中國帶來的挑戰(zhàn)。
韓國要與美國、日本合作,確保中國不會破壞所謂的“國際秩序”。韓國外長趙顯明確強調,這是本屆韓國政府的立場。
趙顯在談到地緣政治挑戰(zhàn)因素時聲稱,韓國在東北亞地區(qū)面臨,“中國給鄰國造成一些困擾”的問題,還提到中方在南海和黃海的活動。趙顯評價稱,中國快速實現(xiàn)經(jīng)濟增長,并成為各方的競爭對手。
最后韓國外長甚至還對中國發(fā)號施令,聲稱希望跟中國保持良好關系,但是也要求中國對中韓關系,乃至地區(qū)事務遵守“國際法”。
需要注意的是,韓國的這番表態(tài),在美韓貿易協(xié)議簽訂之后,考慮到這個背景,韓國對中韓關系的立場,就顯得更加耐人尋味了。
根據(jù)央視新聞報道,在一場被韓國輿論,形容為“生死時速”的談判中,韓美雙方最終在8月1號前達成協(xié)議,將原本8月1號即將生效的,25%對等關稅降至15%。韓國政府付出的代價是,承諾向美國投資高達3500億美元,其中1500億美元用于,美韓造船合作“馬斯加”項目,2000億美元投向半導體,與新能源電池等領域。
盡管從規(guī)模來看,韓國吃了巨虧,又出錢又出關稅,但是對于韓國、日本和歐盟,這些美國的盟友來說,韓國的關稅降低,已經(jīng)是特朗普給的“恩賜”了。縱觀西方社會的主流輿論,基本都是在吹噓,他們跟美國實現(xiàn)了“共贏”。
那么在韓國和美國的經(jīng)貿協(xié)議里面,有沒有藏著貓膩,涉及到危害中國國家利益的內容?我可以這么說,明面上肯定沒有,私底下肯定有。
比如韓國《朝鮮日報》8月4號報道說,駐韓美軍的作用和性質,可能會發(fā)生重大變化。
韓美雙方在首次外長會談達成一致,正式提出了重新調整駐韓美軍角色,從以遏制朝鮮為主,轉向以應對中國為核心的,駐韓美軍“同盟現(xiàn)代化”。
可見雖然李在明政府上臺,給韓國政壇帶來了一定風向,但是韓國政壇的整體氛圍,其實沒有多大的轉變。
韓國和日本一樣,近年來在美國煽動下,其國內的右翼勢力明顯占據(jù)了主流,無論是外交還是軍事、經(jīng)濟方面,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已經(jīng)走進了美國設計好的陷阱,一時半會兒是不太可能走出來的。
這提醒我們對待韓國,不應該過分強調,所謂的“親華”派別,這不僅會給我們的工作造成被動,甚至有可能引發(fā)嚴重的外交誤判,在韓國那邊我們是吃過虧的,應當有所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