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7月12日至7月19日期間,鄭州輕工業(yè)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紅色精神”尋訪實踐團在新鄉(xiāng)、赤峰、三明、德州、贛州等地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尋訪紅色印記”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走訪紅色陣地,讓革命先輩的理想信念與犧牲奉獻精神,從書本文字轉化為親身可感的場景與故事,深植愛黨愛國情懷。
陵園肅穆憶英烈,草原熱血永留存。7月12日,內蒙古學子許正威來到赤峰烈士陵園紀念館。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隊員駐足紀念碑前,聆聽講解員講述草原兒女在抗日、解放斗爭中的熱血過往。那些鐫刻在碑上的名字,那些先輩們傳承的革命精神,讓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的赤誠初心。隊員許正威表示,定會銘記英烈事跡,傳承他們的抗爭精神,不負先輩們的犧牲與奉獻。
南康史跡述過往,紅色基因代代傳。7月12日,贛州學子劉彩玉前往江西南康紅色史跡陳列展。在南康紅色史跡陳列館肅穆的光影里,講解員飽含深情的聲音,如同撥動時光的琴弦,將陳贊賢等革命先驅的壯闊畫卷徐徐展開。從領導工人運動的驚濤駭浪,到面對屠刀時信仰如磐的凜然風骨,每一個擲地有聲的名字背后,都是一曲用熱血譜寫的生命絕唱。通過與南康紅色文化研究人員的交流,隊員們了解到紅色史跡的保護現狀與傳承規(guī)劃。革命先驅的故事深深觸動劉彩玉的心弦,這些珍貴的紅色記憶,讓她感受到基因傳承的熱度,將積極向身邊人宣講這些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太行公仆精神在,一心為民初心傳。7月13日,實踐團來到了河南新鄉(xiāng)。在太行公仆吳金印展覽館內,斑駁的鋤頭、泛黃的工作日記與詳實的影像資料,串聯起吳金印扎根基層50余年的奮斗歷程?!皡菚洰斈陰ьI群眾在懸崖上鑿渠引水,手上的繭子比石頭還硬。”展覽館負責人張志偉指著展柜中一雙磨穿鞋底的膠鞋,向實踐團成員講述道,“他常說‘干部干部,先干一步’,這句樸實的話,就是他一輩子的寫照。”實踐團成員們表示,要將這種"一心為民"的基因內化于心,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踐行公仆精神。
三洄河畔軍民情,同心力量照千秋。7月16日,隊員張?zhí)┿憗淼饺Ш蛹t色基地。隊員們深入參觀"烽火歲月""紅色印記"等主題展廳,通過革命時期的戰(zhàn)斗武器、烈士手稿、軍民互助老照片等展品,系統(tǒng)了解當地軍民的英勇抗爭與奮斗歷史?!暗叵侣摻j站傳遞情報”“村民冒死掩護傷員”的故事,生動展現當地軍民英勇抗爭與同心同德。隊員們聆聽這些故事,深刻感受到軍民一心匯聚的磅礴力量,是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堅實依靠。
建寧戰(zhàn)地憶往昔,無畏信仰勵前行。7月19日,實踐活動的最后一站來到了福建三明建寧中共蘇區(qū)反“圍剿”紀念館。這里承載著紅軍反“圍剿”的厚重歷史。聽黨史專家講解,在這些關鍵戰(zhàn)役里,紅軍憑借智慧與勇氣,依靠群眾力量書寫壯麗篇章,隊員們深刻領悟到“軍民魚水情”的強大力量,它是決定戰(zhàn)爭走向的關鍵支撐。在實踐結束時實踐團成員吳志輝表示,智慧、勇氣、果敢、堅韌、為人民服務等這些寶貴的精神不僅是曾經制勝的法寶,也是如今寶貴的精神財富。
此次"傳承紅色基因,尋訪紅色印記"社會實踐活動,這次紅色尋訪讓隊員們真切觸摸到歷史的溫度——從太行公仆到草原英烈,從蘇區(qū)戰(zhàn)場到贛南印記,每處足跡都閃耀著信仰的光芒。作為新時代青年,隊員們表示會將這份精神力量化為行動,讓紅色基因在青春中延續(xù),讓革命精神綻放新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