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各位是否留意到,當前水果市場價格正呈現(xiàn)逐步攀升的趨勢。
與此同時,市場上涌現(xiàn)出許多我們過去鮮有接觸的水果種類。
這些水果不僅價格昂貴,外觀也常常奇特新穎。
極大地激發(fā)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然而近日,央視揭露了一起“水果欺詐事件”,徹底揭開了這些水果偽裝的面紗……
“進口”陽光玫瑰
若您是葡萄愛好者,想必對陽光玫瑰這一品種一定有所耳聞。
它與巨峰葡萄幾乎共同主導(dǎo)了整個葡萄消費市場。
陽光玫瑰以其無需剝皮的食用便利性,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不過,陽光玫瑰的售價通常也相對較高。
近期,市場上更是出現(xiàn)了標榜為日本進口的陽光玫瑰。
不知從何時起,“進口”一詞逐漸與高品質(zhì)畫上了等號。
盡管售價昂貴,但仍有大量消費者愿意為此買單。
然而實際上,這可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
從這些所謂“日本進口”的包裝來看,除了些許日文標識外,幾乎沒有其他明確的進口信息。
甚至連生產(chǎn)商、產(chǎn)地等關(guān)鍵信息都無從查起。
此外,若您了解我國對日本水果的進口政策,便會意識到這些葡萄根本不可能是合法進口的。
去年九月,我國更新了多項進口水果相關(guān)政策。
其中明確規(guī)定,目前獲準進入我國市場的日本水果僅有蘋果與梨。
若這些葡萄被冠以“日本進口”之名,那只有兩種可能性。
要么是商家故意誤導(dǎo)消費者,要么就是非法走私。
而前者的可能性顯然更大。
除葡萄外,桃類水果也是此類欺詐行為的重災(zāi)區(qū)。
“爆炸桃”
眼下正值桃子成熟季。
在眾多桃子品種中,有一種名為“爆炸桃”的品種格外引人注目。
這種桃子表面帶有明顯的自然開裂痕跡。
商家借此為其命名“爆炸桃”,并宣稱其口感更甜、營養(yǎng)價值更高。
因此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消費者爭相購買。
但事實上,這也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據(jù)桃農(nóng)介紹,帶有裂痕的桃子通常被歸類為次品。
在收購環(huán)節(jié)幾乎無人問津,屬于自然生長過程中形成的畸形果實。
所謂更甜、營養(yǎng)更高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相反,這類桃子因裂口長時間暴露在外,極易滋生細菌。
若食用不當,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商家之所以熱捧“爆炸桃”,無非是想借助其新奇的外表吸引顧客。
畢竟“物以稀為貴”,所以“爆炸桃”的價格并不便宜。
金西梅
如果說葡萄和桃子還算常見,那么金西梅則顯得相對陌生。
這種水果外觀鮮艷誘人,讓人一看便產(chǎn)生食欲。
因此盡管并不常見,但只要出現(xiàn)在市場,總能引發(fā)關(guān)注。
同時,它的價格也相當不菲。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款新品種的西梅。
由于尚未大規(guī)模種植,因此市面上較為少見。但事實上,它與西梅毫無關(guān)聯(lián)。
它的真正身份其實是未成熟的幼桃。
或許有人會感到驚訝,畢竟外形差異巨大。
但事實就是如此,金西梅其實就是那些未完全發(fā)育的小桃子。
有種植經(jīng)驗的果農(nóng)都知道,桃樹結(jié)果時,為了保證果實品質(zhì),會主動疏除部分發(fā)育不良的小桃。
這些被舍棄的小桃,最終卻被某些人加以利用。
經(jīng)過加工處理后,搖身一變成了“金西梅”。
這些小桃原本的外觀與金西梅并不一致。
為了掩蓋其原本苦澀的口感,商家對其進行了特殊處理。
同時,為打造吸引人的外觀,也添加了不少食品添加劑。
原本普通的小桃子,就這樣變成了“金西梅”。
由于添加劑的存在,若長期或大量食用這類水果,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總結(jié):
雖然央視此次僅曝光了這幾類水果,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未被曝光的還有不少。
例如使用膨大劑的西瓜等。
這些通過人工干預(yù)手段培育出的水果,往往只是依靠外表吸引消費者。
其實際口感與營養(yǎng)價值未必理想,甚至可能對健康構(gòu)成潛在威脅。
因此,我們在選購水果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判斷力。
切記“病從口入”的道理。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起底“水果騙局”!這些“智商稅”水果要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