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當特朗普突然宣布將對印度藥品征收最高250%的關稅時,全球金融市場瞬間炸開了鍋。這記重拳不僅把美印關系推向懸崖邊緣,更讓所有與俄羅斯做生意的國家都捏了把冷汗——因為就在幾天前,美國財政部長剛剛對中國發(fā)出警告:如果繼續(xù)購買俄羅斯石油,就準備迎接懲罰性關稅。一場以關稅為武器的經(jīng)濟絞殺戰(zhàn)正在上演,而中印這兩個大國的反應,或?qū)氐赘膶?1世紀的地緣政治規(guī)則。
特朗普這次對印度下手之狠,確實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從7月30日他公開宣稱"印度經(jīng)濟已死",到8月6日正式簽署行政令將整體關稅拉高至50%,前后不過一周時間。最致命的是針對制藥業(yè)的250%關稅——要知道印度每年向美國出口超過100億美元的藥品,供應著美國40%的仿制藥。
特朗普(資料圖)
這種打擊無異于直接掐住印度經(jīng)濟的咽喉。特朗普的算盤很明顯:要么把產(chǎn)業(yè)鏈逼回美國,要么就讓印度付出慘痛代價。
但莫迪政府的反應比所有人預想的都要強硬。就在特朗普簽署關稅令之際,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已經(jīng)飛抵莫斯科,與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密談。印度外交部更是直接回懟:"采購俄油是為了14億人的能源安全,美國的行為極其不幸。"更耐人尋味的是,莫迪已經(jīng)確定要在8月底訪問中國參加上合組織峰會——這分明是在告訴華盛頓:你們不是唯一的選項。
中國面臨的壓力其實更大。在瑞典舉行的中美貿(mào)易談判不歡而散后,美財長直接放話要對中國石油進口征收關稅。但中國外交部的回應堪稱教科書級別:"中國將根據(jù)自身國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關稅戰(zhàn)沒有贏家,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這句話看似平和,實則暗藏機鋒。要知道中國手里握著的反制牌可比印度多得多——從限制稀土出口到對波音飛機加稅,從拋售美債到推動人民幣石油結算,每張牌都足以讓美國市場抖三抖。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這套"關稅大棒"的邏輯其實很直白:先用50%的關稅收拾印度這個"軟柿子",再拿這個案例來恐嚇中國。但這位精于算計的總統(tǒng)似乎忽略了兩件事:第一,中國不是印度,其反制能力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第二,印度雖然實力稍遜,但玩起地緣平衡術來可是祖師爺級別的?,F(xiàn)在莫迪左手拉著普京,右手挽著中國,擺明了要告訴美國:21世紀的世界,早就不再是你說了算的單極格局。
這場博弈背后是赤裸裸的能源戰(zhàn)爭。美國給俄羅斯劃下的"最后通牒"已經(jīng)從50天壓縮到10天,要求普京必須按美國的條件結束烏克蘭沖突。而切斷俄羅斯的石油收入,就成了最關鍵的施壓手段。但問題在于,當中印這兩個占俄油出口80%的國家拒不配合時,美國的制裁就像是用漁網(wǎng)攔長江——看似聲勢浩大,實則漏洞百出。更諷刺的是,就在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的同時,美國企業(yè)卻在用實際行動拆臺,生怕被政治博弈殃及池魚。
全球供應鏈正在這場博弈中劇烈震蕩。歐洲企業(yè)則擔心成為下一個打擊目標,特朗普已經(jīng)放話要歐盟"投資6000億美元,否則加征35%關稅"。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玩法,正在把全球經(jīng)濟推向衰退邊緣。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或許沒想到,他的關稅大棒正在成為多極化世界最好的催生劑。當美國還在用20世紀的手段搞單邊脅迫時,大國們已經(jīng)聯(lián)手搭建起21世紀的新舞臺。外交部那句"關稅戰(zhàn)沒有贏家"的潛臺詞其實是:游戲規(guī)則,該改改了。在這個意義上,2025年8月的這場關稅風暴,或許會被歷史學家標記為美國霸權衰落的又一個里程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