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 張柏芝一出道就被奉為“玉女掌門人”,可表面清純的她實際上卻并不簡單。
張柏芝仗著“凍齡神顏”,讓粉絲“三觀跟著五官跑”。
可單出美貌這張“牌”,向來都是死局!
就連曾經(jīng)的“靠山”,都沒忍住跟她“反目成仇”。
舊愛的一句話,戳破了多少事
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里,張柏芝正賣力地講著自己怎么為兒子們做飯,一副好媽媽的樣子,一旁的大張偉隨口追問,孩子們具體喜歡吃什么菜。
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問題,她卻卡住了,支吾了半天,最后含糊地給了個答案:老大愛中餐,老二愛西餐。
大張偉沒放過她,繼續(xù)問下去,所謂的中餐和西餐,到底是什么,她憋了半天,才說是“米飯”和“漢堡”。這個回答讓現(xiàn)場氣氛瞬間有點冷。
但公眾的記憶力沒那么差,她說自己“從來沒有吃過肉”,可網(wǎng)上她大口吃肉的照片一搜一大把,她說自己拍戲敬業(yè),可以“吊鋼絲一吊就是十幾個小時”,甚至忙到“連續(xù)十幾天不睡覺”。
可轉(zhuǎn)頭又在另一個節(jié)目里說,自己能“一睡就睡十幾天”,這些話,一次兩次是夸張,說多了,聽的人心里就得打個問號了。
除了這自相矛盾的說辭,大家最關(guān)心的莫過于她的感情生活,而前男友的一句話,道出了她感情波折的原因,不是太癡情,也不是看錯人,而是太花心!
1999年,陳曉東和張柏芝兩人因為合作一首《留給最愛的說話》走到一起,愛得轟轟烈烈,他們在媒體鏡頭前大方牽手、擁抱,是當時最受矚目的一對,張柏芝甚至花了700萬港幣買房,所有人都以為那是他們未來的家。
可這段感情只維持了一年。許多年后,當張柏芝和謝霆鋒的婚姻出現(xiàn)問題,有記者去問陳曉東的看法。他沒有回避,只淡淡說了一句:“她好像不止跟他在一起”。
前任的這句“補刀”,讓她在與謝霆鋒、王菲的糾葛里,苦心經(jīng)營的形象瞬間站不住腳了。
從前的恩人,后來的仇人
如果說前男友的指責還帶著私人恩怨,那么向太陳嵐的徹底反目,則讓她在公眾面前的信譽跌到了谷底,向太曾是張柏芝的“貴人”。當年張柏芝父親惹了黑道,沒人敢簽她,是向太站出來一手擺平,把她簽進公司,給了她一部《喜劇之王》,讓她一夜爆紅。
向太待她如親女兒,處處維護,可這份恩情并沒能維持下去,張柏芝被指向太隱瞞,私下和謝霆鋒在菲律賓結(jié)了婚,這讓向太感覺受到了背叛,之后,關(guān)于她工作上耍大牌的傳聞越來越多,向太替她收拾爛攤子,也漸漸感到心寒。
終于,兩人徹底鬧翻,“老死不相往來”,向太不再維護她,而是變成批評者,向太在微博上公開說她“撒起謊來,眼睛都不眨一下”,甚至嘲諷她有“精神病”,腦子不正常,在她生下第三胎后,向太更是直斥其“本性難移”,一個曾經(jīng)最袒護她的人,用最狠的話,把她的另一面揭開了。
一個人為什么會習慣性地說謊?向太在氣頭上的一句話,或許道出了部分真相,她說張柏芝心理扭曲,都是“童年遭遇”害的。這句話,把人們的目光引向了她那個不為人知的過去。
她的童年確實不幸,父親好賭,母親愛社交不管家,家里總是吵吵鬧鬧。她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缺吃少穿又缺愛的環(huán)境里。她長得太漂亮,這種美貌對一個沒有保護的小女孩來說,不是幸運,反而是危險,總會招來一些不懷好意的目光。
為了保護自己,她很小就學會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著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用謊言把自己包裹起來,這是她在那種環(huán)境里活下去的辦法,這種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早已刻進了骨子里,后來帶進娛樂圈,也就成了她性格的一部分。
臉蛋,是她最后的底氣
這種矛盾的性格,在2008年的照騙事件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事情發(fā)生后,她的“玉女”形象碎了一地,當阿嬌開發(fā)布會哭得梨花帶雨,事業(yè)停擺時,張柏芝第二天卻像沒事人一樣,照常去拍廣告,表現(xiàn)出一種超乎尋常的冷靜。
私下里,據(jù)說她曾向公婆下跪敬茶求原諒,抱著兒子時手腳都會發(fā)抖,幾年后,她竟然在飛機上偶遇陳冠希,還主動過去合影,而這件事,也成了壓垮她和謝霆鋒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總是在這種極端的狀態(tài)里來回搖擺,她搞砸了愛情,也失去了最重要的朋友和別人的信任,但她有一樣東西始終沒丟,就是她那張臉。這張臉是她最大的資本,也是她最大的底氣。
無論她做了什么,只要這張臉還在,就總有人愿意為她買單,讓她能一次次地重新回到大眾面前。
結(jié)語
現(xiàn)在,張柏芝45歲了,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生活,她的人生,外界看來滿是爭議,一地雞毛,別人說她謊話連篇,說她人設(shè)崩塌,這些評價似乎并沒有真正影響到她。
她依然我行我素地參加節(jié)目,分享生活,活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或許對她來說,經(jīng)歷了那么多大風大浪,別人的看法早就沒那么重要了。她守著她的孩子,守著她認為重要的東西,用自己的方式把日子過了下去。
我們作為看客,看到了她身上太多的矛盾點,信她,還是不信她,似乎都有理由。但說到底,那都是她的人生。或許,我們能做的,也只是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包括她選擇的生活方式。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