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晚一天來,我的秧苗就都插完了?!鼻宄?時,南方盛夏的陽光已頗具威力,明晃晃地照在水田上。農機手陳勝永抹了把額頭的汗,一邊聲音洪亮地對著田埂上的人喊話,一邊手上熟練地操控著插秧機繼續(xù)在泥水中沉穩(wěn)前行。身旁,他的愛人程其英正利索地將一摞摞青翠的秧苗精準地碼放進送苗架。一排排筆直、勻稱的秧苗線不斷延伸,如同給大地織就的綠色錦緞,在晨光下泛著亮光。
在南方這片土地上,農時緊迫如令,節(jié)氣就是無聲的號角?!拔覀円?月底把所有秧苗全部栽種完成?!标悇儆朗墙髹豆绒r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命的農事服務領隊,他帶領著同伴們一起駕駛著插秧機,在田間一干就是十多個小時。也正是有了“鐵牛”,農機手一天可以鋪展50畝田地,比傳統水稻直播的方式,效率提高了近兩倍?!耙郧八局辈?,碰到高溫天氣排水不暢的話,種子一兩天就可能爛掉,現在就完全不用擔心了!”插秧機投放的秧苗,根根挺拔扎進田里,整齊精準的行距,為后續(xù)管理和大規(guī)模機械化收割鋪平了道路。這臺“鐵?!辈粌H搶回了最關鍵的農時窗口,更提升了稻米的品質與產量。
被問及為何要如此爭分奪秒,“搶的就是這幾天!”陳勝永的回答簡潔有力,“如果寒露風來得早,8月后栽種的秧苗可能會被凍死。7月底栽完秧苗,產量和米質才有保障?!?/p>
今年已是陳勝永與農機相伴的第三十個年頭。“農田里的機器,就沒有我不會開的。”陳勝永語氣里帶著一分驕傲,“谷子長得好,我們就開心?!毕氲浇鹎飼r節(jié),自己還將駕駛著另一臺“鐵牛”——收割機,將這片親手種下的“綠錦”化作金黃的谷粒后收割,他黝黑的臉上露出期待的笑容。
夕陽西沉,時針指向晚上7時。最后一排秧苗穩(wěn)穩(wěn)地植入水田,宣告著當日任務的完成。陳勝永熄滅了插秧機的引擎,轟鳴聲戛然而止,田野瞬間被寧靜籠罩。他站在田埂上,望著眼前一大片在暮色中整齊排列的新綠,長長舒了一口氣。汗水浸透的衣衫貼在背上,帶來一絲涼意?!霸倬团沃@幾個月風調雨順了。”他轉頭對妻子說,疲憊中帶著滿足。
如今,陳勝永不再遠走他鄉(xiāng)打零工,而是穩(wěn)穩(wěn)扎根于這片熟悉的土地。那身后不斷延伸的綠色秧列,是現代農業(yè)從播種到收獲的堅實保障。那些曾經依靠人力在泥水中與節(jié)氣搏斗的艱辛背影,正被越來越高效的機械化作業(yè)溫柔托起;而每一粒承載著豐收希望的金黃稻谷,都印證著腳下這片土地在科技助力下煥發(fā)的蓬勃生機。農業(yè)機械化穩(wěn)健的步伐,正將這份沉甸甸的希望,播撒向更廣闊的田野。
來源:本報消息
撰稿/攝影:吳瓊
視頻:吳瓊、洪楓
值班編校:尹靜彥、徐貴保
值班主任:齊菲斐
值班編委:鄒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