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Ribbons
小紅書ID:@TAR
演員、導(dǎo)演、主持人、教師
街頭健身、槳板沖浪 (SUP)
騎行與跑步愛好者
冷水中的覺醒
盛夏的亮馬河畔,洋氣的餐館被太陽曬得好像沒了脾氣,零星的人坐在岸邊的樹蔭下。微風吹拂著河面,水光瀲滟。我遠遠就看見Ted倚在他的槳板旁,板面上細密的劃痕在陽光下閃著光。他穿著寬松的運動衫,腳上的拖鞋看得出來已陪伴他很久,臉上掛著禮貌的笑容。那種溫和中帶點俏皮的笑,瞬間就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第一次見面,我便感受到他身上那種輕松自在的氣場,說起話來不緊不慢,聲音柔和,給人一種奇特的安定感。我們才坐下沒幾分鐘,話題自然而然地滑向槳板。他眼神中閃現(xiàn)出的熱情不像是在回答采訪,更像是一個老朋友在分享自己鐘愛的玩具。
聊起與槳板的邂逅,他認為實屬命運的巧合。那時的他,自覺平衡感不佳,聽說槳板這項運動對于訓(xùn)練平衡感很有幫助,于是在朋友的強烈建議下,他報名了一次周末體驗營。那是年初,京城的空氣寒涼,河水更甚。
四下無人,在教練的幫助下,他顫顫巍巍地踩上槳板,腿緊得像木棍,一邊試圖站起來,一邊心里默念:“真冷,我沒帶換衣服?!毕ドw微顫,腳掌像貼在冰面上一樣不知所措,重心總在忽左忽右地搖擺,仿佛隨時會摔進水里。他試著慢慢撐起身體,每一次手臂發(fā)力,槳板下的水面就回以細碎的漣漪,像在竊笑他的笨拙。風輕輕吹過,他連頭都不敢抬,只敢盯著板面前方那一小塊穩(wěn)定的區(qū)域,生怕自己下一秒就會變成一只落湯雞。
就在他幾次差點跪倒之后,某個瞬間,身體忽然找到了平衡。那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風不再是干擾,水仿佛也開始托住他的重量。他輕輕劃出第一槳,板子緩緩向前滑行,像一艘小船穿行在鏡面之上。水聲、風聲、槳入水的回響交織成某種和諧的旋律。那一刻,他的臉上終于浮現(xiàn)出笑容。緊張與不安漸漸褪去,只剩下一種來自身體與自然同步之后的愉悅——他真的做到了,第一次站起來劃行,雖不完美,卻足夠驕傲。
由力至形的修行
從此,他的身體逐漸適應(yīng)水的節(jié)奏,技巧也慢慢從生澀走向熟稔。他開始沉迷于不同水域中的練習,從城市河道到大海潮汐,從平靜湖泊到風起浪涌之地。SUP給予他的,不僅是肌肉的反饋與心率的提速,更是一種新的身體知覺——風向、流速、槳的角度、腳掌的壓力,所有微小的感知在水上被無限放大。
“槳板的最大魅力,是它不設(shè)門檻,”他說,“你可以用它靜靜滑行,像一場緩慢的旅程;也可以激烈搏槳,把自己推進比賽的強度之中?!彼绕渲杂谀切┧查g的細節(jié)——槳尖入水的角度,腰腹發(fā)力的順暢,轉(zhuǎn)向動作中的重心傾斜。在他的表達中,SUP已不是一項運動,而是一種動態(tài)的身體語言。
他開始教授槳板,最初只是想把這項愛好分享出去,卻沒想到在教學中,他看見了更多動人的故事?!坝行W生怕水,不會游泳,但他們站起來的那一刻,那種由內(nèi)而外的轉(zhuǎn)變,比任何技巧都震撼。”他還記得一個女孩,上課第一天甚至不敢把雙腳放上板面,始終緊抓著岸邊的繩索。陽光明亮,湖水平靜,她卻始終微微顫抖,眼神游移。于是他蹲下,與她同視線交流,不提技術(shù),只聊小時候玩水的記憶。他耐心地演示動作,在板上緩慢示范每一個重心變化,甚至用雙手托住她的膝蓋,感受那微小的顫動,直到她終于鼓起勇氣,站起、劃動。
水面上那一瞬的微風,像獎勵般掠過她的臉龐,而她的笑,則像是剛剛開啟了某扇通往自由的大門。從此,每次教學他都不再只關(guān)注“劃得好不好”,而是更在意學生“有沒有信心”。他明白,有些成就不是劃出幾公里的距離,而是克服了內(nèi)心那片“看不見的水域”。
教學成了他與人建立深層連接的方式,而那些初次站起、笑著落水、跌跌撞撞卻堅持到底的瞬間,也成為他心中最珍貴的“水上日記”。
獨行與共舞
Ted習慣每周安排兩到三次上水時間,夏天幾乎天天泡在水里。和許多熱衷于獨行的水上玩家不同,他偏愛與朋友同行。他說:“一個人上水時,你得關(guān)注所有細節(jié):風速、水況、裝備安全;可一群人一起,歡笑和意外會填滿整個旅程?!?/p>
他曾獨自劃行前往日本一座必須乘船抵達的小島,那里的水如玻璃般澄澈,他站在槳板上,透過水面看到海龜悠然劃過——那種奇幻感,至今記憶猶新?!拔矣绕湎矚g穿越海蝕洞的瞬間,像進入一個天然雕刻的殿堂,光線和回音仿佛都被重新編排?!?/p>
比起陸上的徒步旅行,Ted更愿將槳板稱為“水上的遠足”:它有節(jié)奏、有風景、有意外,也有獨特的心流體驗?!坝写芜B續(xù)兩天挑戰(zhàn)兩片湖面,每次都劃到8.88公里—不知道為什么,就是覺得這個數(shù)字很順—那種狀態(tài)下,你不再思考,只是隨著動作流動。就像冥想,只不過發(fā)生在水上。”
回響 邊界變得模糊
槳板并沒有取代他的日常,而是慢慢滲入其中。他像騎車通勤一樣,視它為身體與城市之間的緩沖方式。他母親也在他的帶動下學會了劃槳,如今常會發(fā)來劃行照,一家人以水為媒,建立起新的聯(lián)結(jié)。
他還提到一個有趣的邂逅:某次在河上遇到一位從底特律一路劃槳到北京的槳手?!澳且豢涛液鋈灰庾R到,水上的路徑,沒有盡頭?!?/p>
他說,如果要用三個詞形容槳板,那會是:“流動、整合、動作?!边@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內(nèi)在秩序。他的夢想是順著世界上的大河漂流,或是在湖海交匯之地開一間俱樂部—“能同時劃槳和沖浪的地方,才算真正的‘水上理想國’?!?/p>
Q&A
如果槳板是一種人生哲學,它最像你生活中的哪一部分?
探索和平衡。像踩著香蕉皮在生活中滑行,還要裝得很穩(wěn)。SUP教我順水推舟,也教我怎么在浪里站穩(wěn)腳跟。
最近一次槳板的“出神時刻”在想什么?
在湖上獨劃,目標是8.88公里。進入flow后,腦子像被清空,只有風、水和我——一不小心,還以為要開悟了。
有沒有一個“專屬于你和水的秘密”?
水是朋友,但朋友也會“教你做人”。永遠順著水走,不然水會用自己的方式提醒你誰才是老大。
Pitt
小紅書ID:@不賴的皮特Pitt
互聯(lián)網(wǎng)項目經(jīng)理
國家中級槳板教練
國家一級槳板裁判
自媒體博主
初遇
Pitt打趣地說,作為i人,他是因為“某種獨特的聲音”而愛上槳板:站在水中央時的那種靜謐,你和整個世界之間只剩下水的語言。
2014年,迪拜的陽光炙烤著沙灘,Pitt在一場公務(wù)出行的間隙,偶然看見遠處海面上,一人立于巨大板面,穩(wěn)穩(wěn)劃過海平線。他形容那一刻“如目睹某種未來場景”,一種極簡的運動形態(tài),卻蘊藏著優(yōu)雅與力量。彼時他甚至不知這項運動名為何,回國后,經(jīng)過一番研究,他便買下了人生第一塊槳板。
2015年大連的早夏海水,還帶著鋒利的涼意。Pitt死死盯著腳下晃動的板面,小腿肌肉繃得發(fā)酸。這個出門連傘都懶得帶的男生,此刻滿腦子卻是“我沒有帶換洗衣服,我可不能掉水”的真實擔憂。但當他終于直立于板上,劃出第一槳時,那種“漂浮”的感覺直達心底。他說,那一刻,“像是和水締結(jié)了某種契約”。
馴水記
作為一個INTJ人格者,Pitt對“控制感”有著近乎執(zhí)拗的偏愛。他談到競速槳板時,語速明顯加快。“這項運動對發(fā)力的要求非常高,要在高頻劃行中保持核心穩(wěn)定,同時不斷調(diào)整節(jié)奏與槳角。”
與大眾想象中“輕松漂浮”的印象不同,Pitt指出,槳板運動是一項調(diào)動全身的復(fù)合訓(xùn)練,尤其核心肌群與下肢控制最為關(guān)鍵,這些肌肉負責穩(wěn)定身體,提供前進的動力。他笑稱:“你在水面上看著風輕云淡,其實身體在全力對抗重力與水流?!?/p>
他尤為著迷于在復(fù)雜水域中練習技巧——側(cè)風、暗流、波涌……每一個變量,都是一場肌肉與心智的雙重較量?!熬拖裨趧又袑ふ异o的那個點,找到之后,一切就流動起來了?!?/p>
他不斷嘗試不同的槳法與站姿,在迎風時調(diào)整發(fā)力的角度,在逆流中學會用最小的動作完成方向轉(zhuǎn)換,在波浪拍來前半秒提前轉(zhuǎn)身、下壓重心、讓身體成為槳板的延伸。他摔得多,也學得快。每一次“撲通”落水都是一次身體的提醒,也是一次直覺的訓(xùn)練。他開始習慣用余光捕捉水面的輕微變化,用腳趾感知板下的張力,用呼吸去穩(wěn)定重心與節(jié)奏。
日復(fù)一日地練習中,他逐漸掌握了那些原本只能憑經(jīng)驗應(yīng)對的突發(fā)狀況。風變得急了,他能瞬間低身穩(wěn)板;水勢突轉(zhuǎn),他能如動物般迅捷地調(diào)整劃行方向。對他而言,那些從前的不確定,如今都成為可預(yù)判、可掌控的節(jié)奏。他不再是水上被動的旅人,而是主動掌舵的行者——每一次劃槳,都是與自然達成默契的證明。
靈魂“浮標”
盡管以技術(shù)著稱,Pitt并不拘泥于競技槳板的定義。在他眼中,槳板的魅力在于“多元融合”:它可以是身體的挑戰(zhàn),也可以是思緒的放空,可以是孤獨的靜修,也可以是好友共聚的嘉年華。
他記得在千島湖的一次日落劃行中,偶遇了一群全國各地的槳板愛好者。大家圍坐岸邊,分享各自與水的精彩故事。有人講起在亞馬遜雨林劃槳誤入野生鳥類保護區(qū),有人展示與鯨鯊共浮的水下影像……火光微弱,晚風輕拂,水面映著橘紅與墨藍交錯的霞光,大家的笑聲與故事在這片湖灣中回蕩。那一晚沒有匆忙的日程,只有人、自然與板的純粹相處。有經(jīng)驗者傳授技巧,有新手躍躍欲試地計劃下一次遠行;有人即興唱起歌,也有人默默望著湖面發(fā)呆——仿佛每個人都在這一刻找到了“心流狀態(tài)”。
Pitt說,那一刻他意識到:“這項運動所承載的,不只是個體對抗自我的修行,更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巨大連接?!?/p>
未竟之航
現(xiàn)在的Pitt每周保持兩到三次槳板訓(xùn)練,冬季練力量,夏季上水。他也時常抽出時間參與教學與推廣活動,尤其是在SUP Polo等年輕水上運動投入精力,希望更多人能在水上找到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他的夢想是一次沿海南島長距離的海岸穿越,或是在黃河水域挑戰(zhàn)復(fù)雜水況的劃行。他也希望能在杭州開設(shè)一家面向大眾的槳板俱樂部,“把水的哲學,傳遞出去”。
在Pitt眼中,槳板不是一塊板子,而是一面鏡子。“你在水上劃行的樣子,就是你與世界相處的樣子?!彼p聲說:“水是誠實的,你不能騙它,也不能騙自己?!?/p>
Q&A
如果槳板是一種人生哲學,它最像你生活中的哪一部分?
槳板就像人生中的“平衡大師”+“冒險顧問”,一邊探索新世界,一邊努力不掉水。
最近一次槳板的“出神時刻”在想什么?
上次在千島湖細雨中漂浮,周圍格外安靜,只有槳劃水的聲音與雨水落下的滴答聲,專注到連思緒都打了傘“放空”,真正體會了“劃水也是一種冥想”。
有沒有一個“專屬于你和水的秘密”?
有啊,水是我最誠實的朋友,永遠順著流,順著你,也順著世界。
充氣槳板
便攜收納,適合山水探險、日常使用
充氣槳板最大的優(yōu) 勢是便于收 納與攜帶,卸氣后可裝進背包,適合徒步入山、旅行運輸。對于初學者、城市玩家或輕探險者來說,穩(wěn)定性高且操作簡單,是“從0到1”邁入槳板世界的絕佳起點。
AQUA
Marina BT-21MAP Magma
進階型充氣槳板
這款Magma進階板是多功能水上活動的全能選手,適合立槳、劃槳,甚至變身小艇。雙層導(dǎo)軌增加剛性,尾踢墊讓轉(zhuǎn)向更敏捷,適合已具一定技巧的玩家挑戰(zhàn)更復(fù)雜水域。外型硬朗,性能均衡,是城市到野境的“進階之選”。
AZTRON
TERRA AS-311D
雙氣室槳板
專為女性與輕量級槳板玩家打造,TERRA重量僅9kg,攜帶輕松,尾部踢腳墊和凹槽甲板設(shè)計提升操控感。雙氣室設(shè)計提供額外安全保障,是湖泊、山間水道的完美伴侶,適合追求輕裝探索的使用者。
硬板槳板
海浪中的速度與剛性體驗
硬板適合進階者與沖浪玩家,剛性高、滑行更快,能精 準傳達海浪回饋感。適合對“板感”要求更高的玩家,尤其在大浪或競速場景中,表現(xiàn)更 靈敏、流暢。
MOLOKAI HERO AIR
復(fù)合碳纖硬板
一款全能型競速板。24英寸的寬度使其擁有了極高的速度指標。創(chuàng)新式的STANDING WING防滑墊增寬小翅膀設(shè)計,使雙腳站立位置變寬,獲得了額外的二次穩(wěn)定性。寬尾的設(shè)計讓HERO能應(yīng)對更多的復(fù)雜水域和比賽場景。
材質(zhì)上延續(xù)了MOLOKAI頂級競速板一貫使用的RDS透明融合型雙層拉絲料,加以側(cè)邊獨有的3K Carbon碳纖維加強,以及上下獨立加強筋,讓其擁有了意想不到的硬度。
劃槳選擇
效率、安全與便攜并重
劃槳是槳板的動力來源,輕量、可調(diào)節(jié)、可拆卸是選購關(guān)鍵。鋁槳適合新手,價格實惠;碳纖槳重量輕,適合長途與進階玩家。別忘了確保手柄高度合適、握感
舒適,才能劃得久也劃得遠。
AZTRON
SONIC碳纖維輕量可調(diào)式槳
SONIC競賽槳板槳一經(jīng)推出便是Aztron整個產(chǎn)品線中最先進的槳板槳。配備ERA競賽槳葉設(shè)計,它為專業(yè)競賽選手和運動員打造了一支超輕且動力十足的槳板槳,還包括CNC成型的高密度內(nèi)核、Redtex預(yù)浸碳纖維結(jié)構(gòu),以及競賽風格的握柄,使得這支槳成為絕對的游戲規(guī)則改變者,助你成功登上領(lǐng)獎臺。
AQUA
Marina Guide Carbon
三段式鋁合金可調(diào)式槳
經(jīng)典實用的入門款,結(jié)構(gòu)堅固耐用,可自由調(diào)節(jié)高度,適合家庭共享或新手初學者。三段式設(shè)計便于拆卸收納,可輕松放入槳板背包,是“實用主義者”的好伙伴。
車頂架
解放雙手,帶板出發(fā)不再難
當你不想每次都充氣放氣、又想說走就走時,車頂架就是你的最佳幫手。穩(wěn)定牢固的架構(gòu)、便捷的固定方式,讓你輕松出發(fā),隨時奔赴你心中的“理想水域”。
THULE
槳板/沖浪板車頂架
兼容性強、安裝方便,Thule車頂架提供可靠的固定解決方案。專為槳板板設(shè)計的軟墊與綁帶系統(tǒng),可防止板面刮損,確保運輸安全,是城市自駕沖浪族的高端選擇。
浮力裝備
劃得盡興,安全不打折
無論是湖泊、海灣還是溯溪,自由感的前提是安全感。浮力背心和浮力袋能有效支撐身體,防止落水后體力流失,是每一位槳板愛好者不可忽視的基本裝備。
NRS CHINOOK
多功能浮力背心
這款背心集合浮力、收納與活動自由性于一體,特別適合槳板釣魚或長時劃行者。多功能口袋設(shè)計讓你隨身攜帶小物,透氣結(jié)構(gòu)也提升了穿著舒適度,是安全與實用的兼?zhèn)渲x。
NABAIJI
OWS 500浮力袋
簡約設(shè)計,輕便貼身,適合新手體驗或短時劃水。充氣結(jié)構(gòu)易于收納與攜帶,價格親民,適合休閑玩家作為基本防護裝備,是初入槳板圈的首選“保命裝”。
防曬裝備
擋住紫外線,劃得更持久
長曝在烈日下,陽光直射和海面反射會讓紫外線傷害倍增。選擇一套快干、防曬、透氣的衣物裝備,能大幅提升水上時長與舒適度,讓你專注劃行,享受過程。
OAKLEY
Plantaris太陽眼鏡
全新Plantaris太陽鏡靈感源自大自然中的有機形態(tài)與生物構(gòu)造,專為熱愛槳板運動的人設(shè)計。這款太陽鏡采用創(chuàng)新的可調(diào)節(jié)鏡腿設(shè)計,末端分叉成類似青蛙腳趾的兩部分,并覆以透明硅膠尖端,露出內(nèi)部如葉脈般的鈦合金芯結(jié)構(gòu),穩(wěn)固舒適,專為運動而生。
QUIKSILVER
UPF50+長袖防曬服
經(jīng)典沖浪品牌出品,兼顧防曬功能與美觀設(shè)計。彈性布料貼身舒適,UPF50+高防護力,適合長時間陽光照射下的水上運動,是既能防曬又能拍照出片的好選擇。
防水袋
小物不濕身,方便又安心
鑰匙、手機、錢包這些物品下水時最怕沒處放。防水袋能妥善 保護隨身物品,建
議大小各備一只,分別裝干物與濕物,既便于收納也可避免交叉污 染。
SEATOSUMMIT
70D輕量防水包
(5L/10L/20L)
高防水性與極輕重量結(jié)合,適合不同裝備量需求。滾口封口設(shè)計確保密封,色彩鮮明便于分類,是水上活動或山野露營的必備收納好物。
毛巾衣
擦干、換衣一體
野外更方便
在沒有更衣室的戶外場域,一件毛巾衣可快速擦干身體,還能充當臨時更衣室,
特別適合營地、水邊、車尾收板后的清理與保暖,是體貼又實用的小裝備。
DECATHLON
成人款沖浪毛巾衣
速干材質(zhì),吸水迅速且體積輕巧,配有連帽設(shè)計,既能保暖也方便更衣。適合戶外營地或海邊沖浪使用,是水陸之間轉(zhuǎn)換時的“貼身溫暖小房間”。
NORTHCORE
Beach Basha Changing Robe
毛巾斗篷
以厚實材質(zhì)與大尺碼設(shè)計著稱,保暖性優(yōu)異,適合寒冷天氣下使用。剪裁寬松,可輕松更換泳衣,是專業(yè)沖浪玩家與四季玩家的不二選擇。
水袋背包
隨時補水,不用上岸
劃槳板時無法隨意放下槳板上岸喝水,尤其在夏季高溫與長距離劃行中,水袋背包能讓你邊劃邊喝、及時補水,維持穩(wěn)定體能輸出,是高效的水上續(xù)航方式。
CAMELBAK
M.U.L.E. Pro 14L水袋包
專業(yè)騎行與探險設(shè)計,背負系統(tǒng)穩(wěn)固貼身,配有3L大水袋,適合長距離槳板或混合騎劃行程。背包內(nèi)部分隔清晰,能裝手機、防曬、食物等小物,是槳板旅程中的多面手。
編輯-原曉
新媒體編輯-錦鯉
攝影-Kunn Liu
形象-石大昭
文字-大頭
制片、選角-水顏
美術(shù)-Iwai
模特-李靖
服裝助理-阿莫、小邱
圖片-大頭、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