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王陽明
王陽明帶兵打仗,所到之處,都會站在當?shù)匕傩盏牧鰜砜磫栴},想問題。王陽明在作任何決定的時候,都會從良知出發(fā)。他認為天地萬物本是一體的,人民困苦,也就相當于自己身受困苦。這個時候他不僅在當?shù)夭扇〈胧椭嗣裉与x苦海,還上書朝廷幫助其解決困難。
金錢、地位、名利……都是身處之物,就算富可敵國,終有一天,它們都會離你而去。所以,擁有財富、擁有榮譽,不光是光環(huán)那么簡單,更多的是一種責任。顧及的不只是個人而已,造福社會才是長久的可行之道。
正像王陽明說的,君子尊重并賞識賢德的人,而小人只顧自己享樂,只顧貪圖自己的利益。貪婪的本質(zhì)是不安定,它像是長在人內(nèi)心深處的一棵毒草,不斷地腐蝕著本來清凈的心靈。它時而蟄伏,時而膨脹,人若不能擺脫就只能受制,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過于貪婪而沒有節(jié)制只能招致生活的懲罰。無論是貧還是富,只要你能夠幫助到別人,就不應(yīng)該吝嗇自己的善心。
兩個同村的砍柴人相約去村西的山上砍柴,這兩個砍柴人一個年長,一個少壯,都是砍柴的一把好手。但是相比之下,由于歲數(shù)和經(jīng)驗的差別,年長的這個砍柴人還是比少壯的這人顯出更大的能力。
兩人來到山上,拿出砍刀砍柴,村西的這座山,山勢不高而且樹木繁茂,一開始兩個人的進度都相差不多,過了兩個多小時,天氣漸漸炎熱起來,少壯的砍柴人躺在地上休息了一會兒,而年長的那位依然砍柴不止,并且已經(jīng)從山的這邊移到了山的那邊。眼看就要比預(yù)計的時間提前一個多小時砍完柴。
◇學(xué)會善待他人◇
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坦誠待人,助人為樂,收獲的就是善意的果子,香甜而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