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茰I」
言論通常都是因碰撞而生。
比如雙周一成與四大天王,作為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分別統(tǒng)治香港影壇與樂壇的無雙巨星,自然就容易被拿來做對比。
這其實并沒什么不好,也不存在什么根本上的立場之爭。
而前者專精一門,后者駁雜跨界,當(dāng)真對比起來,顯而易見,四大天王這個陣營,會占上些許上風(fēng)。
有人就不太高興了。
他說,“四大天王就是個噱頭,雙周一成那是實打?qū)嵈虺鰜?。比什么呀??/p>
該怎么看?
1971年,成龍開始做龍虎武師。
這是一個什么職業(yè)?
簡單點說,大概就是以命換錢的行當(dāng),他們替代主角去做跳樓、跳車、火燒和挨打等危險動作,算是動作電影領(lǐng)域里的“最底層”。
很多人做一輩子,除了滿身傷病,一無所有。
成龍或要算命運(yùn)比較好的,雖然同樣搏命和一身傷病,但他最終成長為了,華語影壇有數(shù)的動作巨星之一。
但剛?cè)胄械臅r候,除了挨打,就是各種危險動作。
比如,被李小龍當(dāng)沙包打。
1973年,李小龍猝然離世。
香港動作電影領(lǐng)域群龍無首,成龍與許多動作演員一樣,病急亂投醫(yī),要么一窩蜂去模仿李小龍,要么到處求劇本,古裝也演,喜劇也演,但皆沉浮無路。
直到1978年,他主演了《醉拳》和《蛇形刁手》,又在次年自導(dǎo)、自演了《笑拳怪招》,一舉奪得香港票房年冠,緊接著過檔嘉禾電影,以自導(dǎo)、自演的《師弟出馬》,再次奪得香港票房年冠,遂名聲大振。
很顯然,這種將功夫與喜劇相結(jié)合的路線,已被市場接受。
他已然接班了李小龍。
其后。
他陸續(xù)推出《A計劃》、《警察故事》、《龍兄虎弟》、《奇跡》、《飛鷹計劃》和《重案組》這一系列揉合了時裝、喜劇和動作、搏命的電影,完全確立了個人風(fēng)格。
而在與“雙周”的市場競爭中,其《紅番區(qū)》、《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wù)》、《一個好人》和《我是誰》等電影,堪稱無可匹敵的頭部存在。
巔峰之處,闖入好萊塢,晉身“兩千萬片酬俱樂部”。
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華語影星。
1976年,周潤發(fā)影壇出道。
苦于窮困潦倒,他簽下無數(shù)不看細(xì)則的合約,所以頗多粗制濫造、毫無營養(yǎng)的作品,甚至許多年后,還被一紙合約所困,被迫低價拍片。
幸好他在電視劇領(lǐng)域早早跑出。
1980年,一部《上海灘》將他推到一線小生位置,誰人不識許文強(qiáng)?
但在電影這個圈子里,很有趣,大家都知道,他是大明星,但他也一直都是“票房毒藥”,似乎怎么拍,都沒有票房。
用莊文強(qiáng)的話來說,全香港都在為他著急。
出道十年后,命運(yùn)轉(zhuǎn)軌。
1986年,他一口氣拍了十一部電影,終于憑一部《英雄本色》爆發(fā),登頂香港票房之巔,一掃此前陰霾。
自此開始,他以《英雄本色》、《八星抱喜》和《賭神》,在四年內(nèi)三奪香港票房年冠,將正春風(fēng)得意的成龍,壓得無法抬頭,又在差不多同期的四年內(nèi),創(chuàng)下連莊并三奪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的傳奇紀(jì)錄。
后于巔峰時刻,轉(zhuǎn)身好萊塢,沉浮十年,再回歸華語影壇。
以好萊塢成績論,或謂乏善可陳。
但他在華語影壇的地位,一直都是頂尖之選。
《無雙》或是其最后強(qiáng)音。
1988年,周星馳影壇出道。
一開始,其實也不顯山不露水,看不出來有什么特別之處。
但當(dāng)時間來到兩年后,他一口氣拍了十一部電影,最后以一部跟風(fēng)周潤發(fā)《賭神》的《賭圣》爆發(fā)登頂,奪得香港票房年冠。
這只是開始。
整個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從《賭圣》開始,他接續(xù)以《逃學(xué)威龍》、《唐伯虎點秋香》、《審死官》和《喜劇之王》,創(chuàng)下五奪香港票房年冠、三破華語片影史票房紀(jì)錄的驚天紀(jì)錄,甚至在1992年,獨攬香港十大票房榜的前五名。
他一個人,就是香港影壇的半壁江山。
新世紀(jì)后,神話仍在。
他沒有選擇像周潤發(fā)和成龍那樣奔赴好萊塢,而是留在了香港,并在以《少林足球》、《功夫》和《長江七號》三次出手,并兩次推高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jì)錄之后,轉(zhuǎn)身幕后。
進(jìn)入一零年代,他以一部《美人魚》,創(chuàng)下逾三十三億票房的恐怖紀(jì)錄。
作為“雙周一成”陣營最后崛起的一位,他卻也是促成神話的關(guān)鍵人物,僅出道兩年,就輕松擊敗兩位“大人物”,傲然稱王。
其間沒有半分取巧。
誰能不服?
雙周一成確實威名赫赫。
尤其在香港影壇,三人以強(qiáng)悍無匹的實力,構(gòu)筑起了一道極高的門檻,就連功夫皇帝李連杰,都沒法越雷池一步。
這確實是“打”出來的江山。
轉(zhuǎn)頭來看香港樂壇。
張學(xué)友出道連續(xù)兩張粵語唱片賣破二十萬張銷量,郭富城出道連續(xù)三張普通話唱片賣破百萬張銷量、回港首張精選集和粵語專輯銷量皆破三十萬張,黎明出道第二年,奪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銷量大獎,劉德華在封王當(dāng)年,粵語唱片銷量達(dá)八白金。
這是封王之前。
其后八年。
他們不但拿走幾乎所有香港樂壇大獎,也壟斷了整個香港樂壇唱片銷量的前四名和演唱會市場,甚至包括所有大品牌的廣告代言,以及在幾乎任何重大場合,皆為壓軸。
這是整個華語樂壇,都未曾出現(xiàn)過的驚天盛況。
再往后看,他們不再囿于香港樂壇這一畝三分地,更處處稱王,驕橫無敵。
總有人喜歡說,誰人的某首歌曲,傳唱度甚至要超過四大天王,誰人又終結(jié)了四大天王,好像四大天王就是最軟的柿子,誰都能來捏一捏。
但請恕直言,這些人提及的任何歌手,在四人面前,都不堪一擊。
恰如周杰倫所說,自己不是天王,天王只有“四大天王”。
這當(dāng)然就是“打”出來的結(jié)果。
而他們?nèi)绾慰缃纾?/p>
郭富城在一九九八年,以《風(fēng)云雄霸天下》擊敗雙周一成。
零零年代過后,四大天王一邊仍在樂壇攻城略地,一邊在短短幾年之內(nèi),相繼晉級為影帝,并在巨星缺位的年代,由劉德華和郭富城“雙天王”,支撐起香港影壇。
這就相當(dāng)恐怖了。
何謂“雙天王”?
二人各自手握三個香港票房年冠,加起來入榜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五十九次,五次沖破內(nèi)地十億票房門檻,并有八座“三金”影帝獎杯在手。
以作品論,有《風(fēng)云雄霸天下》、《無間道》、《投名狀》、《寒戰(zhàn)》、《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戰(zhàn)2》、《追龍》和《無雙》這八部頂級商業(yè)電影,又有《父子》、《殺人犯》、《最愛》、《桃姐》《浮城大亨》、《踏血尋梅》和《臨時劫案》等或文藝或現(xiàn)實類型片。
單以影壇此績?yōu)閰⒄眨袔兹四苓^?
盡可組團(tuán)。
以上僅擇要而列。
其實無論“雙周一成”,還是“四大天王”,他們的地位和榮耀,都來自本身驚人藝業(yè)與不懈努力、拼搏的結(jié)果。
恰如開篇所言,一者專精、一者駁雜,皆成就極大。
厚此薄彼、踩一捧一,沒有任何意義。
以為然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