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笑到不敢笑
今年的脫口秀有點猛。
讓山航為空姐提供褲裝,為柳巖7年前的遭遇發(fā)聲,逼得李誕關評。
但另一邊又有不少人說今年的脫口秀好哭不好笑。
他們懷念以前單純好笑的時候。
脫口秀,好哭不好笑
今年脫口秀實火。
一邊是各種段子、演員頻繁出圈。
嘻哈吐槽空姐服裝,絲襪短裙高跟鞋不僅服務不方便,還容易產(chǎn)生安全隱患。
結果沒多久山航就宣布空姐可自選服裝,穿裙子當然可以,穿褲子也不算違規(guī)。
還有最出圈的房主任。
講離婚經(jīng)歷的時候,現(xiàn)場演員集體淚奔,彈幕涌現(xiàn)的全都是“這就是我媽的故事”。
她的遭遇和自駕的蘇敏相同,所以被稱為脫口秀版的《出走的決心》。
職場騷擾、職業(yè)歧視、女性痛經(jīng)、黃謠……各種社會議題在脫口秀上不斷出現(xiàn)。
但爭議也因此而來。
有的人覺得,終于可以扯下遮羞布,公開討論這些事了。
但也有不少人覺得,脫口秀變成了TED演講。
他們覺得這些嚴肅深刻的內(nèi)容,已經(jīng)背離了脫口秀娛樂大眾的初衷。
他們懷念過去沒有太多社會議題、單純好笑的脫口秀。
脫口秀演員高寒也發(fā)帖說,希望脫口秀回到大家都好好講笑話的時候。
言下之意似乎是,現(xiàn)在的脫口秀,不比笑話比別的東西了。
回看過去不難發(fā)現(xiàn),以前的脫口秀也不只有好笑而已。
呼蘭喜歡講個體在歷史洪流中的渺小與無奈。
張博洋談網(wǎng)絡輿論極化,吐槽鍵盤俠為什么不去當算盤俠。
脫口秀的核心屬性一直是娛樂性與批判性的微妙平衡。
但為什么大家偏偏覺得今年的脫口秀社會議題多?受不了今年的議題?
脫口秀,應該只是好笑嗎?
之所以受不了,最根本的,是議題變小了。
脫口秀本質(zhì)是“冒犯的藝術”,需要精準踩中觀眾心理安全區(qū)邊緣——既要制造認知顛覆,又要維持基本共識。
早期脫口秀更多選擇的是普世痛點。
思文聊親密關系,說自己和老公處成了上下鋪兄弟。
楊蒙恩諷刺脫口秀火了之后虛銜太多,會變成行業(yè)泡沫,說這是“遍地是大王,短暫又輝煌”。
卡姆通過模仿黑車司機“沙河沙河走了走了”,生動地捕捉了城市化進程中的世情。
雖然是借個體經(jīng)驗講出來的,但核心落點都是社會現(xiàn)象,因為是大家的共識,所以都在安全區(qū)內(nèi),可傳播性也很高。
但是今年的脫口秀議題逐漸分化。
它的敘事重心由外轉內(nèi),表演內(nèi)容也聚焦于個體經(jīng)驗的情緒表達。
有人吐槽電動車不讓進小區(qū);有人生動解釋什么叫痛經(jīng);有人控訴職場歧視和騷擾。
《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2》里,呼蘭還講了好長一段關于本命年的禁忌和民間習俗。
家庭暴力、性別歧視、學歷焦慮……這些議題不再是普世的社會矛盾,就注定有一部分人get不到。
再加上現(xiàn)在的表達又更傾向于直接宣言,讓人更覺得被冒犯。
過去,脫口秀演員是觀察式表達,通過生活細節(jié)讓觀眾自己得出感悟。
但如今,新生代脫口秀演員的創(chuàng)作邏輯是“傳播優(yōu)先”,而非“喜劇優(yōu)先”。
節(jié)目鼓勵演員選擇“易上熱搜”的議題,短視頻也培養(yǎng)了觀眾“一分鐘三個笑點”的習慣,所以,演員會壓縮鋪墊,直接拋出觀點。
這種結論式的輸出雖然容易造金句、上熱搜,但也會削弱幽默感,讓人覺得又在討論社會議題。
就像《喜劇之王單口季2》,新人演員嘻哈憑借“空姐著裝”議題炸場,但后續(xù)也被質(zhì)疑“吃性別紅利”“靠議題騙票”。
況且現(xiàn)在大家的心理耐受程度也沒以前高了。
經(jīng)濟下行、內(nèi)卷加劇,公眾對沉重議題的耐受度明細降低,本來應該是“情緒止痛片”的脫口秀,如今許多段子反而加劇了焦慮。
今年的脫口秀,家暴、性騷擾、精神內(nèi)耗等話題輪番上陣,雖然帶來了不少話題度,但也有一些觀眾說自己“看完更抑郁了”。
同時,因為現(xiàn)實議題密集轟炸,導致很多觀眾會共鳴疲勞。
早期“自嘲窮”“吐槽職場”能引發(fā)廣泛共情,但同類話題反復出現(xiàn)后,觀眾只會從“原來不只我這樣”的釋然變成“怎么又是這些”的厭倦。
所以在線下劇場中,純粹搞笑的“無負擔段子”反而更受歡迎。
其實,與其說現(xiàn)在的脫口秀不好笑,不如說是越來越多的人不敢笑。
還沒聽到演員們抖了什么包袱、耍了什么梗,就會先聽到“她在挑起矛盾”“這是刻板印象”,“這個該笑”“那個不該笑”。
《脫口秀大會》上,豆豆講了個自己女朋友找不著方向的段子。
從地鐵口出來后打開導航找不著方向,得跟著光標轉一圈,才能知道到底該往哪走。
要是導航出bug,直接當場宕機。
“這前面是墻啊。”
“可導航說要往前走啊?!?/p>
“長城你聽過嗎,秦始皇造長城不就是為了敵軍遇上這堵墻時,不往前走嗎?”
其實還是挺好笑的,方向感差的人應該都有過這種類似的體驗。
但是,他用的是“女生看導航”,所以被認為這是“強化刻板印象”。
本來笑的好好的,到這直接懵了,“我笑錯了?”
評委也是這樣。
步驚云調(diào)侃自己老公,說別人脫下外套,露出的是帥氣polo衫、襯衫,只有她老公,脫下外套里頭是件秋衣。
不僅如此,有的秋衣穿了許多年,已經(jīng)變形了,圓領變成深V,能從領口直接看到褲腰帶。
這是吐槽男人穿衣服不講究,現(xiàn)場觀眾的反響也很不錯,但楊瀾卻說這不對。
因為她覺得步驚云不該如此嘲笑老公的土。
脫口秀本身就是一種冒犯的喜劇,但現(xiàn)在,不管是演員還是評委、觀眾,都對表演的意義和價值非常敏感。
笑點成為站隊測試,每一個人都陷入笑點審查。
一個段子如果涉及性別、階層,就會被迅速貼上“歧視”“刻板印象”的標簽。
如果觀眾笑了,可能被指責“共情施害者”;如果不笑,又被批評“缺乏幽默感”。
但大家都忘記了,它本身應該是一個幽默的喜劇。
先是好笑,再是深刻,而不是反過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