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軍中女將軍,獲軍銜,是軍中的一段傳奇。她們用實際的行動證明了女子的威武,證明了女子也能吃很多的苦。
1936年,她與毛主席第一次見面,毛主席親切的握著她的手說:“女同志最辛苦了,你們能繼續(xù)堅持著就是最厲害的?!?/strong>她潸然淚下,像是所有的苦有了傾訴對象,這份苦也便是值得的。
1976年,毛主席逝世,舉國悲痛。她失聲痛哭,在悲傷中過往與毛主席的回憶閃過,她永遠記得毛主席說的“辛苦了?!?/strong>而她吳朝祥也想對毛主席再說一聲:“您辛苦了?!?/strong>
一、毛主席的問候
革命的浪潮在全國聲勢浩大之時,一群又一群的革命積極分子前仆后繼,不論男女他們都在這場浪潮中尋找著組織。
吳朝祥和當時大多數(shù)的女子一樣,農(nóng)民家庭沒錢吃飯,而她們就成為了犧牲物,成為了童養(yǎng)媳。這樣的生活要比原生家庭更加的難,做什么都要看眼色,什么活也都是她們的。
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有的人會選擇就這樣過一生,而有的人則更可能會選擇為尋找光明,爭取改變著什么。
吳朝祥吃了很多苦,因此等待也便沒有那么難了。她知道了紅軍的故事,也知道了他們是為解救百姓的。而她也在等待著這場解救。
1933年,吳朝祥十四歲,她加入了婦女獨立營,是由紅四方面軍統(tǒng)一管轄的,而營中與她經(jīng)歷相同的人有很多,她們即使在革命行動中也很累,但還是會說:“這些累不算什么,這些累都是有意義的?!?/strong>
吳朝祥和營中女同志將長長的麻花辮剪掉,穿上了紅軍軍裝,規(guī)整著裝的同時,腰間還有能給敵人致命一擊的手槍、刀。她們很開心也很重視這一次又一次的任務。
婦女獨立營的女戰(zhàn)士們干的工作與男子無異,甚至在訓練、教育上是相當嚴格的。怎樣使用手槍、一定的近身攻擊等,她們上陣殺敵也能一展英姿。
1934年吳朝祥等人需要保護我軍物資,而她們?nèi)蝿諏嵤┑淖璧K是兩百多公里的山路,以及沒有足夠運輸?shù)墓ぞ摺?strong>這時,吳朝祥等人就是這場行動的重要工具了。
她們的肩頭就是存放物資的地方。很多瘦弱的女同志,肩上扛著的是看起來比她們自己還要重的物資、糧食,腳上是與她們不匹配的行走速度,從早到晚,她們不敢有片刻停歇。
絲毫沒有注意到已經(jīng)磨出血的肩頭和腳底板。1935年,長征時吳朝祥擔任著團內(nèi)的政治部主任。
1936年,吳朝祥見到了心心念念的毛主席。
毛主席見到吳朝祥說“女娃娃叫什么呀?”
其實毛主席知道她叫什么,但自己介紹自己,也是不一樣的。吳朝祥很激動,說:“我叫吳朝祥,終于見到您了?!?/strong>
毛主席笑了起來,緊接著說:“我也終于見到你這個厲害的小娃娃了,你們吃了那么多苦,可是咱們紅軍部隊的大功臣呢?!?/strong>
二、吳朝祥-中國女子大學
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婦女成為了一支重要的力量,大批婦女是當時我軍部隊不可或缺的,婦女的運動也需要她們在全國各地展開。
1939年,毛主席專門在會議上強調(diào)了這一事宜,并明確指出了婦女的重要性。針對這一背景,中國女子大學提上了日程,并得到了眾人的支持。
中國女子大學的選址定在了延安這個紅色革命的地方,由于資金有限,其也非常接地氣的在土窯洞里展開了思想宣傳和教育,吳朝祥則在其中擔任總務處的處長,任務之中,她也在學習和提高著。
學校開辦之初,學員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五百多人的學校初具規(guī)模,甚至還有華僑等。學校規(guī)模不小,每個人的經(jīng)歷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她們的想法是一致的。
在出身、文化、年齡等問題上,雖有不同,但她們也能從不同人的經(jīng)驗中學得長處。并且隨著學校的規(guī)模不斷增大,人員人數(shù)也達到了上千人。
吳朝祥在其中擔任著重要的職責,她始終堅信著毛主席的領導。并記著毛主席在開學典禮上說的話,毛主席說:“婦女也能頂大事,你們只有站起來,我們的抗戰(zhàn)和革命也就能勝利了?!?/strong>
這一刻吳朝祥此前的顧慮已經(jīng)消散,她雖沒有文化,但革命的文化熏陶一點都不少。在延安的多年里,吳朝祥經(jīng)歷了很多,而與毛主席的接觸越多,她的革命思想也就越發(fā)的牢靠。
三、吳朝祥的精神
吳朝祥一家都在革命的行動中,她的丈夫月軍,也是紅軍一名出色的戰(zhàn)士,他們相互影響中感情越發(fā)的深刻。
長征、抗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等這對戰(zhàn)士夫婦,絲毫沒有退讓。吳朝祥就像是紅四方面軍解救著自己一般,解救著更多的老百姓。
吳朝祥夫婦都是國家的貢獻者。建國后,他們的生活是很好的,但在他們家始終掛在嘴頭的是:“毛主席勤儉節(jié)約,我們要學習,百姓們生活難,也需要我們這樣?!?/strong>
因此,吳朝祥家不管在哪,門外都會有一處小菜園子,春天播種之時,她帶著一家老小,在小菜園子里種菜。吳朝祥手把手的教,孩子們學得也很開心,在這之中,吳朝祥也把吃苦耐勞的精神傳達給了他們。
從翻地開始,她帶著孩子們體會農(nóng)民耕種一年的不易。收獲之時,吳朝祥和孩子們都很高興,孩子問:“媽媽,好多菜啊,我們能吃好久了。”
但吳朝祥卻說:“吃不了多久,但可以讓很多人吃到?!?/strong>
吳朝祥會將菜給自己留一部分,剩下的會給其他生活困難的人一同享用,算是一種幫助,也算是一種勞動成功的價值所在。
吳朝祥的這一行動持續(xù)了很長的時間,早在延安時期,她就和其他的婦女們在開荒種地,甚至是種棉花。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戰(zhàn)士們的吃食情況,還能及時補充營養(yǎng)。
看到一個個堅挺的棉花,毛主席和吳朝祥等人是最高興的。因為冬天不用挨凍了,她們的服裝問題也解決了。
吳朝祥上能在戰(zhàn)場上帶隊打仗,下能與婦女們展開后方教育建設工作。1949年,吳朝祥威風凌凌,她騎著馬在街中走過,百姓們驚喜的說:“快看,快看,是女戰(zhàn)士?!?/strong>
結語
1955年授銜儀式上,吳朝祥是我國中校,也是授銜儀式上占比很少的女戰(zhàn)士。1961年,吳朝祥為上校軍銜,她繼續(xù)吃苦耐勞,在新中國的建設上開始著新的斗爭。
吳朝祥是女戰(zhàn)士,更是我軍戰(zhàn)爭史上的一段傳奇,她的故事將世代相傳,她的名字將千古流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