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按鈕,方便以后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1944年8月8日,方先覺拔槍自殺,子彈打偏了。47天血戰(zhàn),1.7萬中國軍人對抗11萬日軍,傷亡比例1:4.6。
這是抗戰(zhàn)史上唯一一次日軍傷亡超過中國軍隊的城市保衛(wèi)戰(zhàn)。衡陽為什么能創(chuàng)造這個奇跡?答案就在這47天的細節(jié)里。
日軍"一號作戰(zhàn)"與衡陽危局
1944年4月17日夜,東京大本營。
參謀總長杉山元將一份作戰(zhàn)計劃放在昭和天皇面前,計劃代號"一號作戰(zhàn)"。日軍要在中國打通一條從華北直達越南的大陸交通線。
這個計劃源于絕望。
太平洋上,美軍正在步步緊逼,馬里亞納群島失守,日本本土已在B-29轟炸機航程內(nèi)。美軍飛虎隊從衡陽起飛,20多架重型轟炸機直接轟炸了臺灣新竹海軍機場。
臺灣是日軍的生命線。東南亞運往日本的石油、橡膠,都要經(jīng)過臺灣海峽。轟炸臺灣,等同于轟炸日本本土。
衡陽必須拿下。
5月,長沙陷落,日軍第11軍司令橫山勇意氣風發(fā)。他手下有5個師團,11萬兵力,按照計劃,3天拿下衡陽,7天打通西南交通線。
橫山勇看錯了對手。
站在衡陽城頭的,是國民革命軍第十軍軍長方先覺。這個安徽蕭縣人,人稱"方大炮",脾氣暴躁,治軍嚴厲。
方先覺手里只有1.7萬人。
第十軍剛從常德戰(zhàn)場撤下來,滿目瘡痍。第3師師長周慶祥,第190師師長容有略,預備第10師師長葛先才,暫編第54師師長饒少偉。四個師加起來,連一個滿編師都湊不夠。
6月初,方先覺下了一個決定:把衡陽變成一座要塞。
他讓工兵把城南和城西南的山丘,從半山腰開始往下削成四五米高的人工斷崖。削到地平線再往下挖,變成阻礙敵軍前進的壕溝。
這種工事,日軍從未見過。
《日本帝國陸軍最后決戰(zhàn)篇》這樣記錄:"我軍既難以接近,也無法攀登,此種偉大之防御工事,實為中日戰(zhàn)爭以來所初見。"
日本人給這種工事起了個名字:"方先覺壕"。
6月22日,30萬衡陽市民開始撤離?;疖囈允畮追昼娨惶说乃俣韧祥_,車頂、車廂、車底都掛滿了人。在這些逃難的人群中,有一個小女孩,她叫陳喆,后來的筆名是瓊瑤。
湘江大橋被炸毀,衡陽機場被炸毀,衡陽變成了一座孤城。
6月23日上午,日軍第68師團逼近衡陽市郊。
血戰(zhàn)開始了。
血肉長城——47天孤城死守
第一槍是暫編54師打響的。
這支部隊本來不歸方先覺指揮,是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薛岳的嫡系。按照薛岳的命令,在54師和日軍接火后就應該迅速撤離。薛岳壓根不看好方先覺,認為衡陽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饒少偉沒有撤。
他看到日軍第68師團黑壓壓地撲過來,咬咬牙:"弟兄們,跟他們拼了!"
6月28日拂曉,日軍第68、116師團發(fā)起第一次總攻。
五桂嶺成了絞肉機。
這座海拔不到200米的小山,扼守衡陽南大門。方先覺把前敵指揮所設(shè)在距離五桂嶺僅200米的地方。
一顆炸彈落在他身邊,沒有爆炸,參謀長建議后撤,方先覺揮揮手:"不撤!我與陣地共存亡!"
預備第10師30團2營營長徐聲先,站在五桂嶺陣地上,對著手下喊:"弟兄們,我不是為勛章而戰(zhàn),我倒是要在此槍林彈雨中,'衡'量一下日本這個將落的太'陽'!"
日軍沖鋒了。
方先覺的"三不打"指示傳遍全軍:"看不見不打,瞄不準不打,打不準不打,每一顆子彈都要日本鬼子的命!"
日軍第68師團長佐久間為任中將親自督戰(zhàn)。一顆子彈飛來,佐久間為人倒下了。這是日軍在華作戰(zhàn)期間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lǐng)之一。
7月3日,日軍第一次總攻失敗,橫山勇下令停止進攻。
10天后,日軍卷土重來。
7月11日晨,第二次總攻開始,這次,日軍動用了毒氣彈。
黃綠色的毒氣在衡陽城內(nèi)彌漫,守軍戴上防毒面具繼續(xù)戰(zhàn)斗,面具不夠,就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張家山陣地,預備第10師3營獨力苦戰(zhàn),連長陣亡了,副連長頂上。營長陣亡了,副營長繼續(xù)指揮。五桂嶺爭奪戰(zhàn)中,半天里連續(xù)陣亡了5個營長。
7月15日,日軍第二次總攻再次失敗。
橫山勇急了,大本營的電報一份接一份,東條英機親自過問衡陽戰(zhàn)況。
7月30日,日軍第三次總攻。
這次,橫山勇投入了4個半師團的兵力。第58師團、第40師團、第34師團,連同原有的第68、116師團,超過9萬日軍對衡陽發(fā)起最后的攻擊。
8月6日,日軍第58師團突破190師陣地,容有略師長身負重傷,仍在指揮作戰(zhàn)。
8月7日,日軍從小西門涌入市內(nèi)。
巷戰(zhàn)開始了。
文書拿起了步槍,軍醫(yī)放下了手術(shù)刀,看護兵背起了手榴彈,連留在城里的老百姓,都抄起了菜刀。
第3師第9團團長鞠震震,在虎形巢陣地與日軍肉搏,壯烈犧牲。
方先覺在中央銀行地下室召開了最后一次軍事會議。
"弟兄們,我們對得起國家。"方先覺環(huán)視四周,"現(xiàn)在輪到國家對得起我們了。"
會議室里一片沉默。
8月7日19時,方先覺向重慶發(fā)出最后一封電報:
"敵人今晨由北門突入以后,即在城內(nèi)展開巷戰(zhàn),我官兵傷亡殆盡,再無兵可資堵?lián)?,職等誓以一死為報國家?
電報最后四個字:"來生再見。"
孤軍無援——最后的電報
蔣介石的回電很快到了:"祝上帝保佑你們。"
就這七個字,47天里,第十軍沒有得到一兵一卒的增援。
這不是蔣介石不想救,各路援軍確實在往衡陽趕。第62軍、第79軍、第100軍,還有粵軍的第63軍??墒牵麄兌急蝗哲娡鈬筷爴踝×?。
最讓人痛心的是遠征軍。
中國最精銳的部隊遠在緬甸,被美國人史迪威死死拖住。史迪威以停發(fā)援華物資為威脅,堅決不允許遠征軍回國增援。
方先覺在絕望中想起了張巡。
唐朝安史之亂時,張巡守睢陽,孤軍作戰(zhàn)300多天,最后彈盡糧絕,城破身死。史書記載,張巡"大呼,眥裂血流,嚼齒皆碎"。
現(xiàn)在輪到他了。
8月8日凌晨2時,日軍已經(jīng)突入衡陽市中心。
方先覺拔出手槍。
"軍座!"副官王洪澤撲上來,"還有傷兵要救!"
槍響了,子彈打偏了。
輜重團長李綬光抱住方先覺:"軍座,死不得!幾千傷兵還指望著您!"
天亮了,日軍沖進了中央銀行地下室。
方先覺被俘了。
8月8日上午8時,衡陽陷落。
日軍第68師團長堤三樹男,在天主教堂接見了方先覺、周慶祥、容有略、葛先才、饒少偉五位將領(lǐng)。
這是抗日戰(zhàn)爭史上最有爭議的一幕。
方先覺到底是投降了,還是被俘了?
三個月后,方先覺等人在軍統(tǒng)協(xié)助下成功脫逃,回到重慶。重慶萬人空巷,夾道歡迎這些"從死神手里逃回來的英雄"。
蔣介石親自接見,授予青天白日勛章。
可爭議永遠沒有停止。
抗戰(zhàn)紀念城的榮光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記錄顯示:中國軍隊死傷1.5萬人,其中7400人捐軀;日軍死傷超過7萬人,其中4.8萬人被擊斃。
這是整個抗日戰(zhàn)爭期間,日軍傷亡超過中國軍隊的唯一戰(zhàn)例。
1946年,抗戰(zhàn)勝利一周年。衡陽人在當年的陣地上收集遺骸。3000多具將士骸骨,堆積如山。
那張黑白照片至今保存在衡陽保衛(wèi)戰(zhàn)紀念館里,頭骨在中間,其他骸骨分列兩側(cè),如山的白骨無聲地訴說著那47天的慘烈。
東條英機下臺了。
8月18日,這位戰(zhàn)爭狂人被迫辭職,衡陽久攻不下,成了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1947年8月10日,國民政府作了一個決定:授予衡陽"抗戰(zhàn)紀念城"稱號,全國唯一。
岳屏山上,一座紀念碑拔地而起。碑面刻著七個大字:"衡陽抗戰(zhàn)紀念城"。碑座為八面體,寓意八方和平,永無戰(zhàn)事。
方先覺的命運,和這座城市一樣復雜。
1949年,他隨國民黨敗退臺灣,在臺灣的日子并不好過,那個"投降污點"像影子一樣跟了他一輩子。
1983年3月3日,方先覺在臺北病逝,臨終前,他要求在墓碑上刻下:"國民革命軍前第十軍戰(zhàn)士方先覺之墓"。
沒有"將軍",沒有"英雄",只有"戰(zhàn)士"兩個字。
更奇特的事情發(fā)生了。
方先覺去世后,幾個日本老兵專程趕到臺灣,在他的墓前灑下了衡陽的土。這些當年的敵人,用這種方式向一個對手致敬。
方先覺的兒子方略,后來成了富商,生意遍布全球,可他有兩個鐵律:絕不踏足日本,絕不用日本車。
有人問他為什么。
方略說:"我爸爸用47天告訴日本人,中國軍人的骨頭有多硬,我用一輩子告訴日本人,中國人的記性有多好。"
一場勝利的失敗,一個英雄的爭議,一座城市的榮光。衡陽保衛(wèi)戰(zhàn)像一面鏡子,照出了那個時代的復雜和殘酷。
今天的衡陽,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可在岳屏山上,那座紀念碑依然靜靜矗立。
風吹過石碑,仿佛還能聽到77年前那聲震天的吶喊:"來生再見!"
參考資料:
新華網(wǎng):《"一死報國,來生再見",他發(fā)出衡陽保衛(wèi)戰(zhàn)"最后一電"》
中新網(wǎng):《衡陽保衛(wèi)戰(zhàn):中國軍隊死傷1.5萬斃傷日軍超7萬》
人民網(wǎng)黨史頻道:《不能忘記,73年前的8月8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